疫情影响下,稳健投资“标债”先行

因为一场“意外”,扰动了所有人的春节计划,加长版的假期并没有伴随着热闹,多了一份宁静但也隐含着担忧。

2月2日-9日期间,诺亚为投资者专门准备了宅家学习专题栏目《诺亚家里蹲》——邀请各行各业专业人士为您分享关于A股、家庭健康保障、海外市场、债券、私募股权、房地产和教育规划等方面的投资观点,让宅家时光变得更高效更充实。也让我们祈福中国,祈福武汉,静待这场风波平息。
今天,诺亚财富业资中心标准化资产固收团队总监胡芊蕙为我们分享《疫情影响下,如何做稳健投资》。


演讲嘉宾 | 胡芊蕙(诺亚财富业资中心标准化资产固收团队总监)

编 辑 | 小诺

新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给全国人民的庚子鼠年带来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呼吸道传播疾病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经营、消费等活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持续进行中,全球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也广受影响,疫情会不会改变我们的经济走势?叠加中国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原本熟悉的“固收”市场大规模违约,投资人非标转标的刚刚起步,会不会使得稳健投资变得更难?


以史为鉴:

虽然疫情会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扰动,

但并不能明显改变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数据显示,在SARS疫情爆发的2003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11.1%,二季度便下滑至9.1%。但非典疫情并未改变中国经济整体向好态势:1996年以来,国内经济陷入疲软,而2002年加入WTO、总需求也转头向好使得经济走向出现拐点,虽在2003年二季度受到疫情较为明显的扰动,但二季度之后GDP增速依然保持了稳健增长,并在2004年完成了萧条到繁荣的转换。


从短期来看,受传染病疫情影响,消费和生产活动受抑制,从而弱化经济增长,利好债市;另一方面,恐慌情绪对股市产生冲击,也对债市带来一定利好。


当年非典疫情一度引发利率下行(利好债市):2003年上半年,债券收益率本在宽松的资金面影响下持续下行,4月份中旬直至5月底,债券市场基本被“疫情”负面冲击经济的预期所主导,利率呈现下行态势,十年期国债利率从4月上旬约2.90%回落到5月底的2.70%附近。


疫情影响下,稳健投资“标债”先行


经济下行周期,

“低利率”为标准化类固收产品提供议价能力


在此之前,我想做一个简单的概念介绍。我们平时所说的这种稳健型投资,其大部分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本质就是在约定期限内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权。在投资组合当中是属于风险降低型的资产大类,在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同时,可以为投资现金类组合提供再平衡。

按照能否在公开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又可以划分为“标准化固定收益产品”(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和“非标准化固定收益产品”(包括信托产品、基金资管计划、有限合伙优先类份额、契约型基金等)。

既然是“债”类产品,价格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因素。投资人所购买的固定收益产品或者是标准化债券,它的一个合理定价是由“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这两个变量所决定的。而在同一时间内,“无风险收益率”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非标产品而言,其定价相对来说是越高越好的,这样投资人拿到手的利息会更多。与之相比,标债除了票面的利率以外,还带了一层“交易”属性,流动性更高,可以像股票一样低买高卖获取差价。

所以对于标准化的固定收益市场来说,如果未来的利率是走低的,我现在手头拿的资产相对于未来的资产来说,是有一定议价的能力的。


疫情影响下,稳健投资“标债”先行

“宽货币”+“紧信用”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现实情况。简言之,经济下行周期,商业银行更愿意把钱借给国企、央企、龙头企业,利率低一点都没关系,但是我不愿意把钱用高利率借给那些中小企业,以免引发更高的坏账率。这个基本面就会造成利率的持续走低。加之这次疫情影响,2月3号和2月4号两天时间内,央行就投放了1.7亿的流动性货币,以稳定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但是融资的主体不多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我们利率进一步的降低,这对债市是非常大的利好。


开启“后非标”时代,迎接范式转变

虽然疫情会对经济以及各类投资市场产生明显的扰动,但却并不能明显改变大趋势,短期的波动拉长时间来看影响微乎其微,特别是对于稳健投资目标的投资人来说,掌握大势远比阶段性投机更加重要。

关注市场尾部风险。过去40年我们都乘着国家的发展电梯,都是受益者,在GDP高速增长的增量市场,所有人都在共赢,每个人都在赚钱。但我们还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两年很可能是中国版次贷危机,国内最大的风险是债务拆弹,也是市场的尾部风险。在当下经济环境,面临着流动性来源枯竭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

  • 普遍的企业利润下滑,第一还款来源逐步衰竭;
  • 杠杆率水平过高和资产价格疲软,第二还款来源抵押品价格下跌,难以变现;
  • 筹资性现金流活动,过去依靠央行放水和影子银行通道的机制在资管新规、金融反腐,打击新模式的金融服务业的压力下越来越难。第三还款来源,除了央行,内生的货币创造越来越难。
  •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到12月2日,2019年以来已有157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违约金额已高达1213.51亿元,双双超过2018年全年,再度创下近6年来的新高。156只违约的债券中,近90%的债券主体均为民营企业。

    监管政策随之而来,《资管新规》落地打破刚兑幻觉,金融供给侧改革导致多方面控制放款途径,断贷压力大。行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完全发生了变化,所有参与者创造价值的模式发生了范式转变。2020年也将是标准化资产的春天。

    对此,我们对于未来的一个固收类的投资策略做了一个升级,主要有三部分。重点说一下第一部分就是“固收纯债组合”,以无风险收益率为基础,其显著特点包括:

    1.风险比非标类固收要低;

    2.一张公开的借条:信息公开透明,违约后对发行主体影响较大;

    3.分散风险:债券投资组合,在投标的上充分分散(不仅是数量,还有品种、行业、发行地域等方面);

    4.流动性极好:随时可以交易,还可赚取利差;

    5.主动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可通过债券品种、债券评级、久期、杠杆比例进行调控(管理人的价值所在)。


    疫情影响下,稳健投资“标债”先行

    在期限配置上,建议短期有用途的资金可选择锁定期较短的私募基金,或每日可申赎的公募基金。除短期使用资金外,其他建议拉长投资期限,净值化产品随时可反映资产价格,而资产价格短期内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从而波动(就如当下的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且难以预测),而人性本质上延误波动,在情绪影响下容易做出冲动决策。近十年的历史数据显示,拉长投资期限可有效增强正收益概率。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当下的建议:

    1)短期:我们建议配置一些短债或者是其他的偏债的公募基金,因为短期债市有一些机会,同时它的流动性又特别好,收益率和流动性的两手抓,为未来的一个投资的调仓做一些准备;

    2)中长期:持续关注市场尾部风险,要提前做好“非标”转“标”的准备。注重配置的价值,追求长期稳健复利回报,接受去向风险要收益的概念

    3)最后是建议投资人去拉长投资周期,避免在过程当中情绪影响,获取更大的超额收益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