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一百多年,長到跨越了一個世紀,長到當年的樣子早已不見、失去了蹤跡。一百多年的廣州,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如今的我們可能只能通過影像資料去了解。

無論是作為老廣或是剛剛進入這座城市的年輕人,對於一百多年的廣州你又瞭解多少呢?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1890年的廣州人,大多都有一門手藝傍身

1890年,距今已經過了一百多年了。早在那個時候的廣州,便是重要的通商口岸,當時的廣州有很多典型的嶺南式建築,如今天我們還能看見的騎樓。

當年的陳家祠堂的河涌旁,還停著船艇,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要知道廣州地處嶺南地區,氣候溼熱,從古至今便有把藥材入膳來調理身體的做法,今天廣州人愛喝的涼菜其實中藥調理的一種。在廣州,人們常說沒有什麼小病不是一碗涼菜可以解決的,一碗不行就兩碗。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陳家祠

那個時候的人們,有一門手藝傍身,用來養家餬口。相比現在西關大屋,一百多年的大屋彷彿更加生動,多了一絲韻味。

因為是港口城市、對外的窗口,所以最早解除外界的便是廣州,很多外國人來中國的第一站便也是廣州。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手藝人

1949年的廣州,與今天的老城區很相似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1949年,建國時候的廣州,其實與今天的老城區很相似,而且當年不少老建築都保存了下來,所以至今我們很能看到歷史留下的痕跡。而這些建築,也成了老廣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那時,珠江上各個碼頭都很忙碌,船來船往,1937年建造的愛群大廈還是那時的第一高樓,如今珠江新城的大廈建的是一座比一座高,但是我想經歷過那段歲月的老廣,即使記不住現在的小蠻腰,一定會記得愛群大廈。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當年的騎樓,是大家想住的建築,隨處可見,如今只有老城區才能看到了。曾經叫解放南路的中華南路,如今冷冷清清的樣子你能聯想到當年有多麼繁華嗎?

曾經上九路的中山戲曲是人們最愛去的娛樂場地,也是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常常滿場,每逢新電影上映買票的人都要排起長龍,也是當時最時髦的事情。而長提上六國飯店裡的太業績,相信吃過的老廣肯定不會忘記那個味道吧!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沒有什麼奶茶之類,喝起來一股中藥味的涼茶卻一直都是老廣最愛的飲料。

改革開放前的廣州,江水很藍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改革開放之前的廣州,這裡還是一座安靜的南方小城,天色很淡,江水還是很藍的,珠江上並沒有很多的橋樑,不像現在,來來往往都是遊輪,比起建國時候,這是珠江邊上最高的建築成了南方大廈。

廣州火車站也沒有如今這樣,每年受春運影響,日子反而過得很慢,這份悠閒如同茶樓文化一直傳承了下來,有時候的人們,常常在騎樓一走便是一整天。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當年有很多地方,今天看起來都似曾相識,但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隨著城市的發展,早已不知道如今在哪裡了。

尾聲:

你沒見過的老照片,一百多年前,廣州人大多有一門手藝傍身!

一百多年以後的今天,廣州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如今的它變得更加的強大與繁華,有著全國一線城市的名頭,珠江上的遊輪川流不息,也有了夜廣州的稱呼。

只是,這樣的廣州,對於現在的廣州人來說,你是真的喜歡嗎?請留言告訴我們,一起討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