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日本戰敗,全世界歡欣鼓舞,唯獨這國人傷痛欲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過電臺對外發表講話,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這是日本人第一次他們視為神明的“天皇”的聲音,只是沒想到是以這樣的形式。很多日本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尤其是日本軍人,他們有的人精神崩潰,有的人甚至切腹自殺。

日本的投降,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徹底結束。對於飽受戰爭摧殘多年的世界人民來說,沒有比這更讓人歡欣鼓舞的了。甚至很多日本人都為戰爭結束而感到慶幸,雖然只是少部分。

當年日本戰敗,全世界歡欣鼓舞,唯獨這國人傷痛欲絕

除了日本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也為日本的戰敗而感到悲痛,少部分甚至做了和日本人一樣過激的舉動。

那就是當時的朝鮮人,這裡的朝鮮包括現在的韓國和朝鮮。由於當時的朝鮮半島被日本控制了數十年,很多朝鮮人的思想意識嚴重受到日本的影響。當時一部分朝鮮人為日本的戰敗而傷心欲絕,極少數人甚至跟著日本士兵一起自殺。不過這只是少數朝鮮人的舉動,大多數朝鮮人還是為日本的戰敗而感到歡欣鼓舞的。

很多人覺得中國和日本是仇恨最深的國家,其實朝韓兩國對於日本的仇恨遠勝於我們。朝鮮半島在歷史上曾多次被日本入侵,尤其在宋代之後,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大幅降低。常年蝸居於島國的日本,看著宗主國的實力下滑,就動了佔領朝鮮半島的念頭。

當年日本戰敗,全世界歡欣鼓舞,唯獨這國人傷痛欲絕

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大規模入侵朝鮮,造成400萬人朝鮮人喪生。只不過當時中國的國力雖然有所下降,但還是遠勝於日本,所以明神宗幫助朝鮮將日本人驅逐了出去。

遼東總兵李如松和兵部侍郎宋應昌帶著四萬明朝將士,“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輕而易舉的就擊敗了日本人。當時日本的領導人豐臣秀吉被逼和明朝合談,並將豐臣秀次流放至高野山,自己也在3年後鬱鬱而終。

然而到了明治維新之後,由於清朝政府過於無能,打贏甲午海戰的日本人野心迅速膨脹,甚至定下“先朝後華”的對外擴張戰略。

終於,日本在1910年徹底佔領了朝鮮半島,並和當時的“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整個朝鮮半島盡屬日本。

日本在朝鮮開展了數十年的同化政策,對朝鮮人進行皇民教育,要求韓國人使用日本名字、說日語、唱日本國歌。日本還招募了大量朝鮮人加入日本軍隊,參與侵華戰爭,這些人就是中國人口中的“二鬼子”。

當年日本戰敗,全世界歡欣鼓舞,唯獨這國人傷痛欲絕

這其中就包括韓國總統朴槿惠的父親,同時自己也當過韓國總統的朴正熙。朴正熙韓國政治歷史上被日本“洗腦”最嚴重的人政治人物,他曾經化名高木正雄,在日本的軍事學院上課。

日本侵華之後,朴正熙加入了關東軍,並參與了對華作戰。東三省的日本軍隊被蘇聯擊敗之後,朴正熙僥倖逃回了國內。

由於日本對朝鮮長達數十年的“洗腦”,成功洗出了一部分對日本有很強認同感的人。最難以令人接受的是,由於二戰之後,韓國和日本同時被美國控制,美國擔心那些民族意識強的韓國人會對其造反,反而重用了這些二鬼子。這也造成了韓國“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的政治亂象。

當年日本戰敗,全世界歡欣鼓舞,唯獨這國人傷痛欲絕

不過被日本洗腦的朝鮮人終歸是少部分,還有相當多的人保持著極強的民族意識。比如韓國的國父金九和朝鮮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

他們分別在吉林和上海組建抗日力量,近最大努力反擊日本人。金日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多次帶著抗日遊擊隊攻入日本統治的朝鮮,還當過東北抗日聯軍的師長。

在國民黨政府的幫助下,金九在上海建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是現在韓國政府的起源。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日本被驅逐出朝鮮半島,金九和金日成希望用談判的方式統一半島。最終由於金九被暗殺,美國人的傀儡李成宛控制了韓國,導致了朝鮮戰爭的爆發。(無名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