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時,日軍是如何對待因為自己負傷而無法行動的傷員?

在二戰時,日軍是如何對待因為自己負傷而無法行動的傷員?

二戰中日軍是如何對待自己無法行動的傷員?

二戰時期日軍是以殘忍著稱的,尤其是對待戰俘更為殘酷。由於崇信武士道,對於生命基本上採取漠視的態度,那麼在戰爭中,日軍又是如何對待自己因為負傷而無法行動的傷員?

具體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戰爭前期,日軍佔有優勢的時候,考慮到對待傷兵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士氣,所以日軍也是會盡可能救助無法行動的傷員。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軍隊都是會盡量地搶救傷兵的,除非重傷員自己已感到無救,那麼這些重傷員才會主動放棄救治或轉移的機會,讓戰友留下儘量多的彈藥抵抗到最後一口氣,或者乾脆自殺及早解脫傷痛折磨。

戰爭初期日軍對待傷員還是非常呵護的,他們會將傷病員送到後方療養,每天食物都很精緻,還有多種娛樂活動。不過傷好後,需要立即回到原部隊,參與下一次的軍事行動。

在二戰時,日軍是如何對待因為自己負傷而無法行動的傷員?

早期日軍對傷員還是很呵護的

東史郎在山東戰場作戰時,曾患上瘧疾,而後又被自己的刺刀柄撞傷腹部,他被送到大連療養,每天可以吃到美味的橘子罐頭以及來自日本的食物,不但可以泡溫泉,每天還有自由外出時間,看電影去喝酒找花姑娘做什麼都可以。東史郎還說,為了能讓自己可以離開戰場,有些日本士兵會故意弄傷自己,他描述一個同縣的士兵就曾自己將手臂割傷,從傷口中能看到青筋在裡面跳動。不過這個傢伙沒有得償所願,他被跟自己有過節的士兵告發,不但捱了軍曹一通耳光,還不允許進入後方治療。顯然是個悲催的傢伙。

和大多數人想象的不同,日軍對於個體還是非常重視的,就連戰死的屍體,日軍都是要全力搶回,火化後把骨灰裝在瓦罐中由同鄉帶回。

在一些歷史照片或者影像資料中,也能看到一些日軍士兵脖子上用掛著白布包裹的盒子或者罐子,這裡面裝的就是陣亡戰友的骨灰。因為日軍部隊基本上都是同一個地方的兵員集中編組成單位,所以同一個聯隊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所以這種由戰友帶回骨灰也是很常見的。

救助傷員搶回屍體也都是為了維持士氣,讓士兵感到不論受傷還是戰死,部隊都是決不會丟棄的,只有這樣士兵才能願意在戰場上沒有後顧之憂拼死作戰。

在二戰時,日軍是如何對待因為自己負傷而無法行動的傷員?

救助傷員也是維持士氣的重要手段

可是到了二戰中後期,日本的戰爭形勢逐漸惡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這個瘋狂的國家對待傷兵的態度也就來了一個大轉彎,受傷的士兵如果不能跟隨部隊行動,為了保證部隊安全轉移或者及時完成任務,就會把拖後腿的傷員殺掉或者鼓勵傷員自殺。

那時日軍在遇到一起行動的隊友負傷且確認喪失行動能力時,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慰或者醫治,而是會毫不猶豫的給他來一刀以了結其性命,之所以選擇用刀而不是用槍,理由居然是不浪費子彈。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措,是因為日軍認為在戰場上救助負傷的戰友將會成為最大的負擔。這其中包括轉運傷員的運輸成本、救治傷員的醫藥成本、照看傷員的人力成本等諸多方面的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二戰後期日本兵員不足,有很多士兵都是從沖繩、臺灣、韓國、朝鮮、菲律賓等佔領區強徵而來,來自這些地區的傷兵就更不受到應有的救助。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也不會像美國人那樣經常去看內外科醫生或者有自己的家庭醫生。對弱者的關照對日本人來說顯然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前菲律賓上校軍醫哈羅魯德·格拉特里曾經在中國臺灣被監禁了三年,他在講述自己的戰俘經歷時曾說:“美軍戰俘獲得的治療條件要比日軍好。在戰俘營中,盟軍的軍醫可以照顧自己的戰俘,而日軍卻幾乎沒有專業軍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給日軍看病的唯一的醫務人員就只是一個非專業的下士,到後來變成了一箇中士,而這位中士自己每年最多也只能見到軍醫一兩次。”

在戰爭後期,因為物資匱乏,前線日軍已經沒有了訓練有素的醫療隊伍(這也是我們在看有關二戰的戰爭影片中,極少看到日本軍隊裡有軍醫和醫療兵的原因),能夠在子彈紛飛的戰場上搶救傷員,並進行及時的救治,也沒有一個系統的醫療設施,例如前線救護所、後方野戰醫院以及在遠離前線的地方建立一些康復醫院等,至於醫療藥品的補給就更不用說了。在一些緊急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帶來麻煩,乾脆就會直接把傷病員幹掉。尤其是在菲律賓和新幾內亞,日軍往往會在傷病員還沒來得及被轉移的情況下,就不得不從還有臨時醫院轉移,而在敵人即將佔領臨時醫院的時候,日軍醫院的負責人就會開始執行所謂的“撤退計劃”。其實這種計劃就是在臨走時將傷員全部殺掉,或是給傷病員留下手榴彈讓他們自殺。

在二戰時,日軍是如何對待因為自己負傷而無法行動的傷員?

到戰爭後期對傷員就基本要“解決”了

所以,綜合而言,在二戰前期,日軍的日本對待傷員還是比較負責任的,會對傷員進行全力救治,傷勢嚴重的傷員還會想辦法運回國內去救治,而到了戰爭的中後期,日軍的殘忍不僅表現在對待敵人,同時也表現在對於自己在戰場上相依為命的戰友,傷兵基本上都是簡單包紮,而對於那些不能行走的傷員,日軍的做法確實毫無道義可言。

因為隨著戰線拉長,以及戰爭時間的拖延,日軍的戰備資源逐漸枯竭,藥品也越來越少,為了節約資源,日軍高層做出了一個慘無人道的決議,對那些傷勢嚴重的傷病員直接處死,美其名曰“這就是戰爭,帝國幫不了你了,為了讓你不那麼痛苦,只能如此了。”其實這是物資缺乏的表現,不願在傷勢嚴重的傷員身上浪費資源,而還擔心這些傷員被俘虜後洩密,才做出這種慘無人寰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