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珠仔草、假油甘、潮汕、龍珠草、企枝葉下珠,碧涼草等。大戟科,一年生草本,高10-60釐米,花後結扁圓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於假複葉下面。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莖通常直立,基部多分枝,枝傾臥而後上升;莖帶紫紅色,枝具翅狀縱稜,上部被-縱列疏短柔毛。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葉片紙質,因葉柄扭轉而呈羽狀排列,長圓形或倒卵形,長4-10毫米,寬2-5毫米,頂端圓、鈍或急尖而有小尖頭,下面灰綠色,近邊緣或邊緣有1-3列短粗毛;側脈每邊4-5條,明顯;葉柄極短;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5毫米。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花雌雄同株,直徑約4毫米;雄花:2-4朵簇生於葉腋,通常僅上面1朵開花,下面的很小;花梗長約0.5毫米,基部有苞片1-2枚;萼片6,倒卵形,長約0.6毫米,頂端鈍;雄蕊3,花絲全部合生成柱狀;花粉粒長球形,通常具5孔溝,少數3、4、6孔溝,內孔橫長橢圓形;花盤腺體6,分離,與萼片互生;雌花:單生於小枝中下部的葉腋內;花梗長約0.5毫米;萼片6,近相等,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邊緣膜質,黃白色;花盤圓盤狀,邊全緣;子房卵狀,有鱗片狀凸起,花柱分離,頂端2裂,裂片彎卷。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蒴果圓球狀,直徑1-2毫米,紅色,表面具-小凸刺,有宿存的花柱和萼片,開裂後軸柱宿存;種子長1.2毫米,橙黃色。

葉下珠用種子繁殖,葉下珠種子較小,出芽較慢,4月中旬播種後需25d左右出苗,出苗後定期查苗,當苗高5cm的時候進行定苗,株距以5~7cm為宜,發現缺苗應及時移栽補苗,葉下珠移栽應在下午進行,成活率極高。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一般每年集中除草3次,5月底拔草1次,6月下旬和8月中旬集中用小鋤除草各1次,深度3cm,平時視雜草情況隨時拔除。嚴格禁止使用除草劑。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應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採收,10月中旬後隨氣溫降低葉片很快變黃脫落,影響藥材質量和品質。葉下珠藥用部分為全草,且根系較淺,生長地土壤疏鬆,用手從基部連根拔出,抖淨根部泥土後晾乾。葉下珠每公頃產鮮草24282kg,每4.13kg鮮草可產1kg藥材,大田每公頃產藥材5879kg。注意在晾乾藥材過程中,葉下珠成熟果實大量脫落,收起藥材後將底脫落層果實收集除去雜質,脫粒晾乾後將種子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別名珍珠草,生於平地、山地路旁,小果,形如小珠

葉下珠為大戟科植物葉下珠的全草或帶根全草。夏、秋間採收,曬乾。有平肝清熱,利水解毒之功效。

葉下珠分佈於中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省區,生於海拔500米以下曠野平地、旱田、山地路旁或林緣。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