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長期被誤解的,是哪幾句?有正解嗎?

止語終南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帛書》之前,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人們所瞭解都的通行本《道德經》,而《老子帛書》的出現卻可以顛覆我們過去的認知,更加清楚的解釋《老子》,下面就以第一章為例。

《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帛書》: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妙之門。

一、順序的問題

這是《道德經》中的第一章,卻不是《老子帛書》的開頭,在《老子帛書》中並沒有分為八十一篇,而是以分為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一開始讀《道德經》就給來一句“道可道……”一定把我們搞的很糊塗,一開始就下了個“道”的定義,我沒怎麼能瞭解什麼是“道”呢?而《帛書老子》經過描述,直到下篇才引出“道”的定義,我們可以清楚瞭解什麼是的“道”。

二、“恆”和“常”的區別

這是一箇中國曆史避諱的情況,由於為了避漢文帝劉恆的諱,在《道德經》中的所有“恆”都變成了“常”,這一變雖然只是一個字,但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三、“天地”還是“萬物”

在《道德經》中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在《老子帛書》中則是“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因此“天地名之始”僅從前後文看就顯然是不合理的,更何況天地又包涵於萬物之中。

以上諸多差異造成了對於《老子》的誤解不勝枚舉,需細細研讀《老子帛書》來還原一個正確且不矛盾的解讀。


浮沉的歷史


說句實在話,老子與其編著的《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具有極其偉大的貢獻。它不但促成了中華民族文化與思維的形成,還影響了世界文化的發展,更大的影響力體現在千百年來的科學發展。但由於時間的久遠,社會發展與演變,文籍的流傳過程的發展及學派之間的競爭等因素,有意無意地在抄寫與翻譯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誤解。具體有:

一、錯置。從老子的身處時代來看,老子編著這部鉅著的出發點,是給當時的社會中上層管理者學習的一部社會管理學典籍。可是卻被流傳於社會的中下層之中,並廣泛應用於民眾的教育活動中。難免有一些語言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解,或曲解的。同時,老子提出的諸多觀點,對封建集權集團在日常對生活與管理活動中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而被封建集團擱置,甚至歪解一些關鍵詞句。

二、觀點(這裡不管被篡改的文字、文句)。

1、無為。被大多數翻譯者註釋為“不作為”。老子在書中提出的“無為”,並非要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完全不作為,而是要中高層管理者儘量不去做一些無謂的建設,正如我們今天所說的“虛假政績”、“宮殿建設”、“面子工程”。因為這些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事情是會造成民眾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浪費,是一種浪費現象。只有這些“無為”的舉措,才能阻止社會的攀比、虛浮的生活風氣。也只有如此,才會讓社會不出現無謂的“競爭”,甚至爭鬥。形成“不爭”的社會風氣。

2、虛其心,實其腹,強其骨,弱其志。被解釋成讓民眾養成“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個體,一次也就抨擊成老子的“愚民政策”。前面我們說過,本書是專門寫給中上層管理者學習的。那麼這句話就是說民眾大都存有有淳樸,善良的性格。作為一個統治者就比根據這一特點出發進行合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不應該用一些不合適的舉措引導他們向適合他們生活與生產需要的要素誘導他們進行不正當的競爭。

3、絕聖棄智。被誤解成老子不要聖人,不要人們提高個人智力,以便擁有聰明才智服務國家,是“愚民”又一證據。老子時代面對的“聖人”可是國家中上層管理人士,而這些人士大多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盡做一些與自己職位不同之事,盡所謂“在位不謀其職”喲,才會讓各奴隸主的野心膨脹,造成你爭我奪的兼併戰爭不斷。因此老子認為:這些聖人沒有也罷!至於“棄智”,更可以充分了解到,老子並非不要提高人們的聰明智慧,而是不要讓你爭我奪的智伎,因為這樣的智伎屬於俗話所說的“小聰明”喲,有益於你欺我詐而出現你爭我奪的局面,讓社會永遠置於東方的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國將何安?

4、小國寡民。春秋以前,中華民族正處於奴隸社會。從現在可以瞭解到的史實,當時已經有了國家的模型,但還是由眾多小國(即族群組成)組成鬆散型體制。據說:商朝到周朝的春秋階段,這種國家模型存有100—200個小國家,甚至更多組成。到春秋末期,由於一些強大的奴隸主野心的膨脹,導致了兼併戰火的不斷髮生,才慢慢地出現了一些較大的國家,才出現了後來的戰國七雄、即形成秦國一國獨大的中央集權體制。其實,那時的小國就像是親以後的地方政府,只是權限上就更像一個國家罷了。老子出於看到兼併戰火的不斷,極大地影響著民眾生活與生產。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戰火紛飛還極大浪費了國家的財力,造成民眾的經濟負擔。因此,原先的小國模型就顯得出對民眾生活與生產影響較小,且民眾的負擔也較輕。但這一句可以用現在社會管理方式來理解,那就是“大社會,小政府”的方式。眾所周知,政府大是體現在它的管理機構多了,人員眾多,因此各項管理費用的支出自然也就大了。

三、曲解。

1、對“道”的理解。不但從以前,或是現在的翻譯情況來看,老子的“道”廣泛被註釋成“規律”。其實,只要認真閱讀後,就知道這一註釋體現出它的狹隘性。它體現了“小於間”的特點。所以,這是儒學文化針對人性教育所需要的註釋。老子曾指出:道無名,故稱其“大”。字曰:“道”。這一句話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道只有存在於自然中,才能有“大”之稱。因為只有自然才能“大而泛,小於間”的特點。更何況老子的“道”還具有引導宇宙萬物生繁壯消的能力,引導宇宙運行的秩序能力。她既存於廣闊無間的宇宙之中,又存於細小的塵粒裡。所有的一切,對“道”的理解,明顯被縮小與矮化了。

2、對“德”的理解。由於對“道”的註釋偏離了老子的原意,德也就自然沒有到位了。眾多註釋書籍中,老子這個“德”字,被解釋成“得”。這真是“毫釐之差,謬之千里”喲。從“道”具有著引導作用,因此它就是老子採用的一種擬人寫法。正因為有了人的模擬,這個“道”就是本體,也才有人所具有的秉性,而“德”才有了德性等性格特徵的描寫。

3、天地無情,萬物為芻狗;聖人無情,百姓為芻狗。曲解者,把這段話註釋成:老子把民眾當成了“芻狗”,歧視民眾。眾所周知,我們身處天地間,什麼時候發現天地有情了?正因為天地無情的表現,由它衍生的萬物才不會讓它佔有,由它體現出自己的作用。萬物才會順自然力的引導下,體現出他們自己的“生繁壯消”的整個過程,而不為人所控制。正是老子觀察到“道”這一特點,才勸告聖人們要學習模仿之。以不自誇,不佔有的“無為”、“不爭”的做人胸懷,對待自己治下的民眾。

還有一些被人們誤解的地方,我就不多說了。讓大家閱讀時去把握,去區分。


上坪農夫


老子被誤解的或者說解釋不到位多著呢;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請問有幾個人說得準確 首先要想到老子的思維水平已經達到何等的境界和高度。

他已經進入了超級靜態的複合思維領域,他可以把宇宙萬象複合'抽象到零點狀態然後又以最簡化最聚焦最高抽象成度的起數數式模式通透的說明了宇宙的起原和發展程式。

在人類目前的哲學領域 老子的宇宙起原論斷從最抽象意義上說仍然代表著最高水準。

兩千多年以前的老子已經想到了零點宇宙狀態慣性的統一《道生一》。想到了對立統一是宇宙起原萬象的根本規律《一生二》。他想到了平衡差的絕對性,即相對事物交匯一定會產生不同於相對兩個方面的新事物來即《二生三》。同時老子還想到了根據上述原理事物將無限交匯無限演化。

現在把世界所有哲學家關於宇宙的起原學說加起來也恐怕仍然達不到老子的高度?

老子是多麼的了不起!多麼偉大!

可惜華夏子孫二千五百年來幾乎無人真正讀懂老子的高超的認識境界。

二千五百年來幾乎看不到有真正宣傳和實踐老子的認識成果。遺憾啊!遺憾!


老熊129810922


老子的《道德經》不只有幾句被長期誤解,而是整部全篇都被長期誤解,《道德經》的緣起,《道德經》的斷句,及某些特定用字的含義等等,歷來都不曾被前賢解釋清楚過。亢悔亨貞以前曾簡單解釋過《道德經》開篇幾句,也解釋過道之一二三幾句,都是能夠和《易經》經文相互印證的,後來發現這些曾被亢悔亨貞解釋過的內容被某國學領域的大V全部引用,並宣稱是他自己的重大新突破,看到這樣的內容,亢悔亨貞只有從內心發出一聲不厚道的冷笑,心想《道德經》盡是未解之疑,既然他都有了新突破了,且看他如何解新其它內容,奇怪得很,當亢悔亨貞耐心靜候他對《道德經》其它內容的新的突破性的解釋時,卻未見他再發表有新義的文章。

其實,現實中很多具有爭議性的論題,只要把關鍵點掌握了,就可以觸類旁道,只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可組織出不錯的文章,達到起嗎可以自圓其說的效果。但是對《易經》和《道德經》則不然,因為這兩部古經包含的內容廣大,單一的點的關鍵只能獲得單項性結論,根本無法企及其它內容,若要整體獲取相關的且連慣的新論述,前文提到的那位大V要注意了,你要時刻關注亢悔亨貞不定期的答問或評論,同時提醒你在移植亢悔亨貞的觀點變成你的觀點時,你還要把亢悔亨貞發的原文評論或答間進行屏蔽。

亢悔亨貞一慣認為,《道德經》和《易經》的內容緊密相關,並能相互印證,並由此斷言,老子是完全準確理解《易經》全部內容的,所以才能寫出《道德經》這樣不朽的名篇,任何試圖獲得對《道德經》的正確理解,都必須先正確理解《易經》,否則都將是徒勞無功。現實的問題是,《易經》已然破誤解數千年了,所以說,幾千年來人們對《道德經》同樣也在誤解中。


亢悔亨貞


面對這樣的問題吧,總是兩難。

如果不回答,總覺得會對不起很多想對《老子道德經》真正有所瞭解的人;如果認真回答吧,又會刺痛哪些覺得對自己《老子道德經》已經真正有所瞭解的人。

任何一本書,從它的作者在構思的時候開始,都不想讓讀者對作品引起歧義。《老子道德經》雖然流傳了2500多年了,也被無數人翻來覆去地解讀了無數遍,至今依然有無數人對解讀《老子道德經》趨之若鶩,這本身就說明了形勢早就失去控制:

我們對《老子道德經》的認識和理解存在根本性的錯誤,我們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不是一兩個詞語、一兩段句子,一兩個章節的問題,而是整體到局部到處都被誤解。

下面舉幾個例子:

  • 1、《老子道德經》(世傳本)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很多人都認為,這一章是連串貫通《老子道德經》全書81章脈絡的線索,是全書的總綱。

按照絕大多數人的理解,道是不可能被人所認識的,凡是被人所認識的,就不是永恆的道。正是這種認識,幾千年來,大家都把《老子》當玄學來對待。

這種認識忘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如果道真的不能被人所認識,那麼,老子所講的道又是什麼?難道老子在憑空亂說?

在《老子》帛書本出現之前,有這樣的認識還情有可原。在《老子》帛書本引起足夠的重視之後,還存有這樣的認識,就大大的不應該了。《老子》帛書本這一章不再是《老子》第1章,而是第45章了,並且內容也存在差異: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這一章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呢?薛茂老先生在《老子論》(復旦大學出版社)中說得好:

仔細讀來,本章是講如何認識”道“的,是講方法論的。“道”、“名”、“有名”、“無名”“是客觀真理、客觀存在,要認識這些客觀真理、客觀存在,必須排除主觀慾念(即主觀主義),方能取得真諦。

老子之道,不是不可以被人所認識,只是有些人沒有掌握相應的能力和方法。

  • 2、《老子》(帛書本)第1章。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前,是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既可以用“前”來表示已經過去的時間,也可以用“前”來表示尚未到來的時間。

在理解“前識”的時候,好像商量過似的,大家都把目標時間確定在未來。前識通常被人理解為在事情發生之前所作出的預測,在將來才應該出現的認識也就是超前意識。

對未來的預測跟認識道有關係嗎?沒有。

超前的認識就一定不能認識道嗎?超前的認識、未來的知識都不能認識道,難道是過去的知識反倒能夠幫助我們認識道?

前識,只能是過去積累下來的知識,而且是特指《老子道德經》成書之前的時間裡,人們所積累下來的知識。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類到春秋為止的時間裡所積累的那點知識,只能幫助人們認識道那華麗的表象,根本不能幫助人們認識真正的道。如果一定要用這些知識來幫助自己認識的話,那真是最愚蠢的作法。

因為對前識的誤解,不但把《老子》的結構搞顛倒了,還不知道耽誤了多少去發現《老子道德經》的真諦。

  • 3、《老子道德經》(世傳本)第42章。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這裡是整個《老子道德經》裡唯一一次出現陰陽二字。但就這一次,讓無數人狂歡:終於把《老子道德經》跟《周易》掛上了鉤。

有人據此認為《老子道德經》是對《周易》的解釋,也有人認為《周易》能夠用來幫助我們解讀《老子道德經》。都想多了。

第一,《周易》的的經文部分即《易經》成書於本週的早期,屬於前識的範疇,是被老子認為沒有能力來老子之道的範疇,“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第二,《周易》的傳文部分即《易傳》,成書時間在《老子道德經》之後,以孔子為首的儒生對《周易》在理論上所的闡釋。《易傳》能不能幫助我們理解《老子道德經》,看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所記載的,孔子對老子的評價就知道了,“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第三,不管是《易經》還是《易傳》它們所涉及的知識,都被限定在天地之間,而《老子道德經》則跨越了天地的限制,涉及的是更加廣闊的空間,更加複雜的環境,這些都是《周易》未曾涉及的領域。

第四,《周易》跟《老子道德經》的訴求本身就不一樣。《周易》為禮服務,而《老子道德經》卻是對禮給予了全盤的否定,“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

因此,用《周易》解《老子道德經》,讓我想到了削足適履這個成語,削《老子道德經》之足,適《周易》之履。

只能寫這點,不能再多了,我怕被拍磚。


Pai老子行動


【小編在此】,之所以想說兩句,是因為同情讀者,各位親工作壓力之餘本想輕鬆到此一遊,看了各位絞盡腦汁搬運的苦澀味素,真是浪費了一片好心情,真想問問,有多少是研究【道德經】的人來此欣賞那些連作者自己都不明白的抄襲呢?那各位親不如自己去查資料了。

知識是什麼?是修復生活的元素,讓憂傷變成快樂,失落轉化為追求。對於【道德經】而言,現代人的自我揣摩,不知道違背了老子幾千個意思,又要大言不慚地自以為理解了老子思想,其實老子之所以為老子,就有獨到之處,你若懂老子,也不會成孫子了。

如果說【道德經】只有幾句被誤讀,這至少說明題主的潰乏。【道德經】被人誤讀了幾千年,何止幾句?就連作者的名字【老子】這兩個字都被週而復始地誤解到現在。很多專家把【老子】詮釋為爹或者爸爸,誤認為【道德經】的最後解釋權屬於自己,因為【道德經】是自己老子寫的,自己是經二代。

【道德經】是一部什麼經呢?首先是道經,道教的修行大綱,經中觀點,遠離紅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子一生,懶散隨和,心繫田園。

少年的老子,性情頑劣,愛說個瞎話啥的,就是個放牛娃。據史料記載,當年秦始皇尋視天下,遇到老子放牛,問老子哪裡有廁所?老子遙指杏花村,結果秦始皇喝醉酒,發生了坑儒事件,古代讀書人為了表達心中對老子的氣憤,把坑儒說成坑老子,今天的學者又把【坑老子】誤解成【坑爹】,如今的坑爹現象就是被誤導的。

【道德經】的初稿是一部關於養殖與煉丹的雜記。老子第一次發現養奶牛喝鮮奶可以延年益壽,騎牛到處宣傳牛奶的營養價值。之前牛奶從來不被重視,老子是牛奶行業的創始人。【上善若水】說的就是職業道德,牛奶絕不能摻水。【故常無慾,以觀其妙……】這句來自於【道德經】初稿的【丹經】,老子是說自己不娶老婆是平常性功能有障礙,現在煉丹是為了妙手回春,治癒自己的陽痿早洩。

古版本【道德經】自從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唯存一本,伴隨明朝建文帝的失蹤下落不明,據專家考證,今天的【道德經】與古版傳世【道德經】內容不完全相同。專家表示,在明年有可能充分證明【道德經】到底是被誰誤解的。


白這個顏色


看了很多大牛的回答,覺得很有意思。

第一,誰說道德經被誤解了?你怎麼知道是被誤解?你知道正解?你解的才是正解?如果有無數解的時候,誰敢說自己的是正解?誰敢說誰的是正解?誰敢說別人的是誤解?真理掌握在多數人手上?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上?如果你覺得大家都是誤解,你的才是正解,那可以告訴你,你不正常。如果你覺得大家比較多的人有共識的才是正解,那麼我告訴你,日心說當時就是大多數人否定的,然而它是正解。

第二,老子很偉大,他的想法跟常人很不一樣。但是想法不一樣的人,說話方式也會不一樣嗎?可以肯定地說,不會!世界上那麼多偉大的奇才,他們的大腦那麼奇特,有那麼多偉大的發明創造,但是他們說話的方式還是跟常人一樣。愛因斯坦相對論,是用常人的方式來說的,所以我們能理解。蘇格拉底、佛陀、高斯、歐幾里得、牛頓、伽利略、麥克斯韋、狄拉克、普朗克……他們的發明創造是常人想不到的,但是說話還是常人的方式,所以我們都能理解。怎麼老子說話的方式就跟常人不一樣呢?很多人解釋《道德經》,都不用常人的說話方式去理解,還說是正解,那就奇了怪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明擺著就是兩個生出三個。如果是兩個生出很多,那還說三生萬物幹嘛?老子有病?

第三,《道德經》本來就是滿紙荒唐言,為什麼一定要狡辯說是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甚至有人說歐洲哲學、科學都是建立在《道德經》的基礎上。《道德經》裡面說的,就是老子看到一些自然現象,覺得那是道,因為天地比人大,所以人也得跟著天地自然的運行的軌跡走。把人看成自然物體和動物植物,沒有人性。比如看到人死了人硬的,所以說軟的東西才是好的。又比如看到罈子空的才可以裝東西,所以什麼都要空才有用。荒唐透頂!如果今天老子還在,他看到火車、輪船、汽車都是躺著才有力,他會不會說人也是躺著才是最有力的?

第四,老子那時候認識能力很有限,他看到的天地自然可能是表面現象或假象,並沒看到天地自然的本質規律,所以他發現的道,可能是假的。歷經幾千年發展,人類認識能力已經非常發達,為什麼道德經裡面的發現絕對有錯的。為什麼沒有人去發現,去糾正?把幾千年前人類認識水平和能力很低的發現奉若神明,挖空心思去狡辯,去背書,去維護,覺得世人真有病。也因此,造成國人沒有思想和科學創新,近代對思想和科學技術沒有貢獻


望江一亭


“大器晚成”可以稱得上是《道德經》中長期以來被誤解最深的一句話了。

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那麼“大器晚成”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如果想弄清楚“大器晚成”的真正含義,就需要我們對老子的哲學思想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和掌握,不能把“大器晚成”同老子整體的哲學系統割裂開來、斷章取義、主觀臆測,以至於得出錯誤的結論。

01 大器晚成

對於“大器晚成”的含義,學界通常的解釋是:鑄造越大的器皿(鼎、鍾等),就越晚成型,比喻能擔當大事的人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比較晚。

但這一解釋是否符合老子的本義呢?

我們說,在“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一語境當中,“方”為有隅,“大方”則“無隅”;“音”為有聲,“大音”則“希聲”;“象”為有形,“大象”則“無形”。

意思是說,真正大的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邊角,真正大的聲音反而聽不到聲音,真正大的形象反而無形無象,但是到了“大器”,卻說“晚成”,而不是“器”的反義,這是為什麼呢?

02 大器“免”成

根據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經文乙本,此處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

為什麼是“大器免成”呢?

對此,樓宇烈在《老子道德經注》中是這樣分析的:“‘器’既為‘合成’者,則‘大器’則當為‘免成’者,亦即所謂‘無形以合’而使之成者。如此,則與‘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文義一致。”

也就是說,器皿(鼎、鍾等)既然是鑄造合成的,必然是有形的,而老子之所以說“大器免成”,其實也就是“大器‘無’成”的意思。

但是這裡的“無”,不是說什麼也沒有,也不是說一事無成,而是說,真正大的器皿是無所合成、無邊無界、無窮無盡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無形無象的,但“大器”其實卻是“至大無外”的宇宙之本體所在,不只是“大器”,還有“大方、大音、大象”其實最終都共同指向了作為宇宙之本體存在的“道”,這樣的“道”是無邊無界、無所合成、無聲無息、無形無象的。

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第一章)。

03 “大器晚成”正解

根據我們的理解,老子的《道德經》問世以來,有的後人在詮釋經典著作的過程中,把“大器免成”中的“免”字理解為“晚”的通假字,於是就硬生生的杜撰出了一個“大器晚成”的成語,但是這一闡釋,卻背離了老子在《道德經》中的本義所指,於是,後人就以訛傳訛,最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至此,我們可以作一個小結了:這裡的“大器晚成”,其實應該是“大器免成”, 意思是真正大的器皿是無所合成、無邊無界、無窮無盡的;而“大器”,字面的意思是“器皿”,但更深層的含義指的就是“道”。


紫天雲


最明顯的誤解,孔子曰的“無為而治”,張冠李戴強加於老子言。書籍報刊的不說,今日頭條,絕大多數論老子的帖子都是如此。

老子《道德經》有“無為”二字,論的卻是“聖人之治”,《道德經三章》: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人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無為而治,見於《論語衛靈公篇》孔子曰: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另一個誤解,“道法自然”之“自然”,解作“自然規律”。《道德經》言的很清楚,“域中有四大”,沒五大。道法自然,就是道法自身的樣子。道是什麼樣子?“是謂惚恍”。惚恍,沒有規律言!


趙日金141


老子的道德經,大家都力求正解,也都認為自己的就是正解,沒有誰會故意誤解,更沒有惡意曲解的。

學習別人譯的道德經,感覺到許多地方不對頭。於是試著去敲老子的大門,把《道德經》認認真真研讀了幾遍,輕飄飄暗自欣喜,於是試著譯了幾篇。

譯文的目的是要讀者懂,如果讀者看不懂,或者似是而非,這是在浪費值錢的時間。這類的譯文是不是有點氾濫呢?請大家隨便翻幾篇譯文讀讀,就是譯者可能都是模糊的。

文言文的翻譯分直譯和意譯,無論哪種譯法,儘可能讓讀者一目瞭然。如果讀者也懵的,譯文應該是失敗的。準確、通順、有文采是譯文的要求。下面找幾句譯文來品一品。

抱怨以德

解讀:

抱怨以德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和第七十九。,意思是要人們在處理哪怕滿含怨恨的矛盾,能充分體現自己的品德修養處事能力方式方法。

小議:

這話完完全全理應成為生活的路標,處理矛盾糾紛的方向。而不是你坑我一百元,我還要面露微笑,雙手捧上二百元。對這話的誤解,給我們今天的生活帶來的麻煩,是哭笑不得的。以德抱怨,這句話出自先師孔子之口,語序不同內含完全一樣。只是孔子在後面加了“何以報德?以直報怨”。味道就變了,而且一變千年。用善良去回報惡毒,你願意善良?老子不會這麼淺薄。

哀兵必勝

這個成語的源頭在《道德經》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解讀:

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能客觀分析情況謹慎用兵,就能取勝。

小議:

哀者勝矣,是對前邊的結論,前文找不到一個詞同悲哀沾邊。悲憤的軍隊就能打勝仗?邏輯上是說不通的。美洲的印第安人不悲憤?TA們勝了?

治大國,若烹小鮮(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解讀:

這一章老子用一個比喻句開篇:“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國家就如同廚司做菜。廚司必須精心準備小心翼翼,才能烹調出鮮美的菜餚;統治者就必須用德政,才能創造快樂幸福的民生。

小議:

把小魚小心翼翼翻來覆去的炒,老子不會這麼狹隘,那麼雞鴨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解讀:

1、道生一:在道(氣體)的運動中,物質產生了。

2、一生二,二生三:物質積累到一定的程度。

3、三生萬物:萬物產生了。

小議:

老子筆下的“一”都是“開始”,即是物質生命的開始,不可能聯繫到浩渺無邊的宇宙空間,我們都希望祖宗無所不能,還是要考慮歷史的侷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若守於中。

解讀:

自然界“發脾氣”的時候,萬物就被蹂躪;權力被濫用的時候,就要生靈塗炭。

小議:

首先,老子肯定清楚風狂雨驟山崩海嘯,同“天地”的“仁”與“不仁”毫無關係,其次,除了權力,什麼樣的“聖人”能“以百姓為芻狗”?再次,不管“芻狗”的“出生”如何,這裡都是被“蹂躪”的對象,它只不過是祭奠物的代表。

以上幾句都是《道德經》中“知名度”比較高,流傳得比較廣,也是被誤解比較深的幾句。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