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現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16例,專家稱聚集性病例基本得到控制

哈爾濱現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16例,專家稱聚集性病例基本得到控制

(4月22日,哈爾濱各防控卡點工作人員落實“哈九條”管控辦法,強化了小區人員出入管控。中新社發 劉長山 攝)


4月24日,隨著最後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武漢市實現重症病例清零。但在兩千多公里外的哈爾濱,形勢卻不容樂觀。


據黑龍江省衛健委通報,4月25日0-24時,黑龍江省內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例,其中哈爾濱2例,牡丹江3例。哈爾濱新增2例均為哈醫大一院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有知情人士向《中國慈善家》透露,哈爾濱現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6名,目前仍在全力搶救中。


院內感染


自4月9日起,哈爾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打破了該省29天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的紀錄。截至4月25日,哈爾濱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60例,其中包含多名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和哈醫大一院的患者、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


根據《中國慈善家》此前的報道,3月29日的一場聚餐是造成此次聚集性疫情傳播的關鍵節點,而未能杜絕的院內感染造成了疫情的進一步擴散。


4月23至24日,哈爾濱新增的4例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均為市二院和哈醫大一院早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對此,哈爾濱衛健委出臺規定,要求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流程及感染防控工作。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慈善家》,為防止院內交叉感染,該院在門診設置了患者通道、急診通道、醫護通道,實現人群分流。候診區地面上貼著間隔1.5米的標誌,要求患者保持安全距離。同時,還將發熱門診設置在單獨的院區。


在哈爾濱兒童醫院,門診已全部實現網上分時段預約掛號,患者在就診前15分鐘可進入門診樓。對符合入院條件的患者先收入院前觀察病房,並在此進行肺CT、血常規、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為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全部實行一人一室封閉管理,同時對需要住院的危重症患兒、重症醫學科和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預備了氣管插管、呼吸機搶救獨立單元。


目前,哈爾濱衛健委要求全市所有醫院嚴格執行一名患者配備一名陪護人員的制度。


跨省傳播


哈爾濱此次聚集性疫情還出現了跨市、跨省傳播。


4月16日,遼寧省撫順市新增1例確診病例,為與哈爾濱87歲確診病例陳某君同時期在哈醫大一院住院的患者之女;4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通報了1例哈爾濱傳入呼倫貝爾鄂溫克旗的新增確診病例;4月23日,大慶1例確診病例為與陳某君在哈醫大一院住院期間同樓層同病區住院患者姜某源的密切接觸。這3例確診病例都是已納入集中醫學觀察的密接者。


另外,遼寧省人民醫院醫生李某去哈醫大一院陪護孩子,未上報行程,導致省人民醫院門診被封。4月24日,遼寧省衛健委在官網發佈公告稱,網傳醫生確實存在瞞報行程行為,但並未確診,醫院門診仍正常開放。


4月16日、17日,李某按照當地規定,接受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但血清抗體IgM檢測結果為陽性。


經專家會診,李某雖然還不屬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無症狀感染者,其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鑑於血清抗體IgM檢測結果可疑陽性,需要進行14天隔離。


“目前哈爾濱市新冠肺炎病例在掌控範圍之內,隔離觀察的病人沒有出現大面積確診病例。”正在哈爾濱參與支援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潘頻華告訴《中國慈善家》,這輪哈爾濱聚集性病例基本得到控制,仍可能有“漏網之魚”,但都在可控範圍。


而從全國來看,雖然局部時有新發病例,但專家認為疫情出現大範圍“反撲”的可能性較小。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告訴《中國慈善家》,“按照中國目前的防控措施與形勢,新冠病毒11月份再來一波的可能性我估計是很小的。”


管向東認為,接下來一方面要控制疫情反彈,另一方面要有序推進復工,但對於一些情況特殊的地區,不能勉強開工。“比如,像哈爾濱出現疫情反彈,復工復產就要謹慎。”他強調,即便天氣轉熱病毒傳播大幅下降,防控也不能鬆懈。


“當氣溫達到30度以上,病毒的存活時間相對較短,對控制疫情也許有幫助,但我們不能指望靠天氣來控制疫情,還是要大家一起遵守管控制度。”管向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