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西漢建立初期,因為連年征戰,所以國力整體不夠強盛。當時,劉邦忍痛也不得不以婚姻來換取邊境的和平。而到了漢武帝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當時國家整體實力上漲,漢武帝也有了對外說“不”的底氣。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而說到這個國家之間的對話,就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這樣一種職業:外交使者,放到漢朝,那應該是外派使者。在西漢當個外派使者可是不容易:因為,幹好了差事,回來就是升職加薪!但是如果幹不好,那能不能回來都是兩說!而隨著西漢外交圈子的不斷擴大,對於外派使者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那麼,如果想要成為西漢的外派使者,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首先來說,需要滿足西漢選拔外派使者的基本要求

愛國、堅貞

從基本素質來說,忠於國家且品質高尚是必要條件。作為西漢的“臉面”,外派使者在出使其他國家時,自身的一舉一動都代表的是國家形象。往小了說,這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往大了說,這就是兩國外交!在這樣背景下,使者們就必須以嚴以律己、恪守職業道德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才有希望完成國家交給自己的任務。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比如說,西漢時期偉大的外交家蘇武老前輩,從他的身上就可以看到:什麼叫品質高尚、什麼叫忠於國家!據史書記載:武既至海上,凜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旎盡落。在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下苦苦掙扎,但是他卻依舊沒有向敵人俯首稱臣!

如果不是自身品德高尚和對西漢有著崇高的敬意,那麼還有什麼能讓一個人在這般環境下還苦熬那麼多年呢?所以說,愛國和堅守,是一名外派使者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畢竟,對一個不把國家放在心頭的人,就不要期望他會在面臨生死抉擇時,還能想著為國家做貢獻。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智勇雙全

從個人能力上來說,智勇雙全自然是再好不過。這裡既然說到了智勇雙全,那就說明:學富五車、能言善辯、身體強壯和勇敢無畏,都是使者們所需要的。相信,去年《慶餘年》大火的時候,大家都看過辛其物在談判桌上的優秀表現:只見談判桌上,汗水和口水齊飛,紙張和毛筆齊舞,說話慢的人,恐怕只能趕上吃別人的口水了!

這電視劇雖然演得有些誇張,但是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知道:對於一名外交家來說,能言善辯是最好的。畢竟,在外行走,如果嘴皮子不甚利落,還怎麼能為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呢?當然,這能言善辯往往是和知識淵博綁在一起的,就說當今社會的優秀外交家吧,哪個不是學富五車、出口成章呢?在西漢那樣一個重視教育的年代,自然也不例外。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而這身強體壯和勇敢無畏就更好理解了。西漢時代,交通肯定沒有現如今發達,在那個外出行走靠馬車的年代,一路上只路途遙遠和行走不便就會撂倒一大批身體素質不好的人。而且,那時候的外交,可真的是拿生命在做貢獻。在出使過程中,因水土不服而丟命的人也不是沒有。所以說,只有自身足夠強壯,才能熬過半路上遇到的艱難困苦。

容貌昳麗

最後一個,自然就是加分項目了,畢竟,這容貌端莊並不是每個使者都能達到的要求。俗話說得好:只要五官長得好,三觀跟著五官跑。對於外交使者來說,雖然不能靠臉解決一切問題,但是長相突出的人,總會讓人看著賞心悅目。要知道,古代也是不缺“顏控”的。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據史書記載:充衣紗毅禪衣,曲據後垂交輸,冠禪緞步搖冠,飛翩之纓。充為人魁岸,容貌甚壯。帝望見而異之,謂左右曰“燕趙固多奇士”。從皇帝的評價中可以看出,這相貌突出,也是打敗競爭對手、從而成為使者的一大優勢呀!後來,這江充果然成為了出使匈奴的外派使者。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在西漢成為一名外派使者,你首先得滿足上面的幾點要求。當然,最後一項可以看作是參考項目。畢竟,不是人人都能貌若潘安。

其次,充分把握選拔時機

西漢時期,外派使者的選拔主要有這兩種方式:一種是朝堂任命,另一種就是毛遂自薦。就朝堂選拔來說,又可以分為:皇帝直接任命和百官舉薦兩種方式。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皇帝直接任命

那時候,政府還沒有開始供養專門的外交使者,當遇到需要外派使者的情況時,就需要臨時選拔。而皇帝作為國家的掌權者,他自然有權力之間任命外派侍者。就皇帝的直接任命來說,有外交經驗的、名氣大到讓皇帝也很熟悉的使者自然就是首選。比如說漢成帝時候:詔徵故金城太守段會宗為左曹中郎將、光祿大夫,使安輯烏孫,立安日弟末振將為小昆彌,定其國而還。

當然,有時候皇帝任命使者也不一定就是因為此人經驗豐富,而是皇帝想要鍛鍊此人。漢武帝初登基的時候,由於看重儒學發展,所以就把公孫弘徵為了博士。到有了外交任務時,漢武帝本著給他一個鍛鍊機會的心態,就派他出使出使匈奴了。結果,公孫弘由於業務不熟練,就出現了“使匈奴,還報,不合意,上怒”的結果。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朝臣舉薦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皇帝沒有想好任命人選時,朝廷官員就得發揮自己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功能了。那個時代,為朝廷辦事也得講究“連坐”:差事辦得好,不僅使者受表揚,就連推薦者亦會得到優待;而差事辦得不好時,使者和推薦者就都得被懲罰。所以,經過朝廷官員推選出來的使者,大多素質較高。

比如說西漢時候的馮奉世,他就是因為受到了韓增的舉薦,後成為了出使西域的使者。而他在出使過程中,因為建立奇功,就被漢宣帝封為了光祿大夫。而推薦馮奉世的韓增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嘉獎。

毛遂自薦

這毛遂自薦也就很好理解了,畢竟,除卻朝廷的直接任命以外,西漢政府還會從民間招募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在這種撒大網撈魚的選拔方式之下,不少優秀人才就會被招集到朝廷中去。比如說西漢著名外交家張騫,他就是“以郎應募”,然後“使月氏”,在這個過程中,張騫亦為西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還有漢昭帝時候的傅介子,他也是“以駿馬監求使大宛”,然後就被漢昭帝任命為了外派使者,後出使大宛。


應聘西漢“外交使者”這個崗位,你得滿足哪些條件


也就是說,在滿足自身條件足夠優秀的基本要求之後,你還得時時關注朝廷的選拔時間。畢竟,運氣也是助人成功的一大要素。

結語

所以說,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漢朝使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必須得實力和運氣兼具,勇氣和能力並佳,才能做到脫穎而出,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外派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