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 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中国统计局公布12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PMI跌破荣枯线,为2016年7月以来首次。

中国12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4,预期50.0。中国12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3.8,预期录得53.2,前值录得53.4。2018年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解读】

统计局官方解读:

中国制造业PMI自2016年7月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统计局称,近期受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稳中有变,12月制造业PMI为49.4%,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减弱。本月主要特点:一是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预期趋于谨慎。新订单指数为49.7%,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7%,环比回落1.5个百分点,均为年内低点。同时,一些行业逐步进入生产淡季,企业对近期市场预期谨慎。二是受外部环境变数较多,内部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近期进出口景气度走低。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6%和45.9%,环比下降0.4和1.2个百分点,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三是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影响,价格指数持续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年内低点,分别为44.8%和43.3%,比上月下降5.5和3.1个百分点。

华泰宏观:

PMI数据回落预示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称,12月中采制造业PMI继续回落0.6个百分点至49.4%,降至收缩区间。PMI数据回落预示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我们预计未来政策将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稳定总需求,相关逆周期调节政策或加码。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明年减税(增值税为主)降费(社保费率调降为主)累计将超今年总体水平,预计在1.3万亿以上。货币政策预调微调,预计将会出现向稳增长切换的过程,逐渐由灵活适度转向稳健略宽松,1月份央行降准可期。基本面回落+货币持续宽松,我们继续看好利率债表现,预计明年10年期国债利率中枢将在3.2%,底部为3%。

中金宏观:

12月制造业PMI数据表明内外需继续走弱,并且通缩压力正在积聚。

12月制造业PMI各项分类指标均有所恶化,凸显出内外需增长乏力、通缩压力加剧。PPI很可能在12月就降至“1字头”,显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现金流可能进一步承压。我们认为,对于增长和金融稳定而言,目前最大的风险点是政策调整继续滞后,尤其是过紧的地产相关政策。在当前的时点,亟需有力的稳增长政策调整,以避免经济陷入增长放缓、通缩预期上升的“负反馈”中。

邓海清:

PPI通缩重现成为必然,警惕“债务-通缩”螺旋

我们在2017年底认为PPI高位不可持续,2018底提出PPI通缩将成为2019年的焦点。从PMI购进价格与PPI的关系来看,PMI购进价格环比领先PPI环比1-2个月,2018年11-12月PMI购进价格环比连续两个月低于-10%,为2010年以来首次,意味着PPI环比将大幅下降。我们预测,2018 年12月PPI同比将降至1.5%,创2016年10月以来新低,并将在2019年上半年转为负值,正式进入PPI通缩,降息可能性将大幅上升。PPI通缩将导致企业盈利增速进一步恶化,并导致“债务-通缩”循环压力在2014-2016年之后再次出现。

企业将从被动补库存进入主动去库存

PMI库存指标一直长期低于50,而统计局产成品库存同比在2016年下半年上行后维持正增速,表明PMI库存指标低于50不代表去库存。

我们认为,更应当关注PMI库存指标的随时间的纵向变化,而不是绝对数值。

我们认为,2016年下半年-2018年初,PMI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双双上升,企业处于主动补库存阶段,对应的是企业对于未来经营预期乐观;

2018年整体而言,原材料库存持续大幅下降,产成品库存上升,企业处于被动补库存,即企业不愿再扩张,而市场对产成品需求不足,库存被动增加;

2018年12月,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双降,企业或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对经济预期悲观程度最为严重。从库存周期来看,如果企业确认进入主动去库存,则会对经济增加额外的下行压力。

相关阅读:

2018年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18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减弱。

12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 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资料图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微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8.4%和48.6%,分别比上月下降0.7和0.6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下。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

新订单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制造业企业产品订货量有所减少。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降幅有所扩大。

从业人员指数为48.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有所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加快。

2018年1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扩张有所加快。

12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 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资料图

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服务业延续增长态势。从行业大类看,铁路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行业实现较快增长。道路运输业、邮政业、餐饮业、资本市场服务和房地产业等行业位于收缩区间,业务总量有所减少。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6%,比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保持在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增速有所加快。分行业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3%,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6.5%,与上月持平。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微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涨幅有所收窄。分行业看,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8%,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分行业看,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3%,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8.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量有所回落。分行业看,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3.5%,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8%,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连续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持乐观态度。分行业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4.5%,比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

2018年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景气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延续扩张态势,扩张步伐有所放缓。

12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 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凤凰财知道(icaizhidao)中国最权威的财经评论

每天都有热点财经新闻的犀辣点评!

觉得文章不错?扫描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