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平话:一员曹魏猛将,将吕布打出“心理阴影”,闯不出重围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继续结合《三国演义》跟各位聊聊《三国志平话》中的槽点。在演义中,吕布绝对是超一流的顶级斗神,没有任何一个武将可以在与他的单挑中占到便宜,虽然连书中角色都说过,马超有吕布当年之勇,但二人并没有交手记录。所以仅从吕布可查的交锋记录中,我们只能看到他与刘关张三兄弟大战后,全身而退;与曹操手下六员大将混战,在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的夹攻下,仍然不落下风。这一系列的高光表现,证明了吕布在演义里,是不可能被敌人在战场上击败的,想要擒获吕布,只有靠其他办法。

三国志平话:一员曹魏猛将,将吕布打出“心理阴影”,闯不出重围

于是,《三国演义》对吕布结局的设定是:由于他被困下邳城后,整天饮酒作乐,偶然间看到自己身体憔悴,才意识到要振作起来,便下令全军禁酒。但他手下八健将之一的侯成,却因为抓到了一个打算投降曹操的马夫,挽回了不少损失,为了庆祝这个不大不小的功劳,打算请吕布喝酒,结果换来了一顿“背花”,这让侯成彻底对主帅失望,并且转为忌恨。再加上吕布平时更加听妻妾的话,对将士不够信任,而当时曹军兵临城下,赢面本来就不大,军心早已涣散,这一切综合作用,促使宋宪和魏续两人,与侯成结成同盟——侯成偷走赤兔马,连夜献给曹操,而魏续和宋宪则趁着吕布多日指挥布防,在城楼上打盹之际,取下了他的方天画戟,扔到城楼下,然后直接绑上温侯,这才使得这位三国第一虎将,吞下兵败被俘的苦果,最终也只能丧命于白门楼。

三国志平话:一员曹魏猛将,将吕布打出“心理阴影”,闯不出重围

然而在《三国志平话》里,由于吕布本来就不是小说中的第一高手,甚至连前五都排不进去(参见:三国志平话:按照名将之间的战绩对比,吕布的武力根本排不进前五),想要打败并俘虏他,自然也不用那么麻烦。当然,前提是吕布的“外挂”赤兔马需要被偷走,因此,还是侯成负责干这事儿。但缘由有些不太一样,不过是因为侯成对吕布听貂蝉不听陈宫的行为,公开表示不满,才换来了一顿打,这就足够让侯成反叛,偷走赤兔。等到吕布发现自己的坐骑没了以后,只能随便找匹普通战马。但问题是,有赤兔马的吕布在平话中都不是顶级的,更何况少了如此重要的脚力呢?

三国志平话:一员曹魏猛将,将吕布打出“心理阴影”,闯不出重围

结果,当曹军攻城,吕布迎战的时候,他遇上了曹魏阵营中的一位虎将,夏侯惇。平话里的夏侯惇打吕布毫不费力,根本不用想演义中介绍的那样,只能帮典韦、许褚敲边鼓(三国志平话压根就没提过典韦),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将吕布杀得心惊胆寒。直接原因就是“拔矢啖睛”的生猛表现,给吕布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而平话中夏侯惇之所以这么干,正是中了吕布的冷箭,也没有曹性什么戏份。因此,当吕布看到夏侯惇的时候,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一头,再加上跟那匹临时找来的战马没有什么默契,草草应付几个回合后,便拨马败退。

三国志平话:一员曹魏猛将,将吕布打出“心理阴影”,闯不出重围

可是,没等吕布跑多远,张飞就已经飞马赶到,在平话故事中,张飞是收拾吕布最轻松的,更何况吕布早已被夏侯惇吓得斗志全无,再看张飞如凶神恶煞般直奔自己,只能掉头再跑。谁知道,他这一跑又遇上了早就埋伏好的关羽,而这也成为了压倒吕布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倒不是说平话里关羽打吕布多有心得,而是因为这部作品中,侯成偷走赤兔马后,直接遇上了关羽,所以平话里的关羽骑上赤兔良驹要比演义早很多,吕布看到自己的战马在敌人胯下,最后那点自尊和自信也就荡然无存了。

三国志平话:一员曹魏猛将,将吕布打出“心理阴影”,闯不出重围

就这样,通过夏侯惇的震慑,张飞的压迫,以及关羽和赤兔马的刺激,吕布根本不可能再有任何战斗力,闯不出重围,被俘遭擒的结局,也就没有任何悬念了。做个最通俗的对比,假如在《三国演义》,有关羽、张飞、夏侯惇合围吕布的话,虽然要比刘关张三兄弟的战斗力更强一些,但吕布也未必能如此脆弱,起码不会比面对曹操手下六大猛将的围攻结果差多少。由此可见,在平话里如此“窝囊”的吕布,跟演义中威风八面的战神相比,似乎更加真实,但是却让人体会不到三国故事带给我们的更多快乐。那么,对于各位“三国迷”来说,您觉得这两个不同的吕布,哪一个更让人接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