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教給孩子“應對”老師的技巧,這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作為父母,你又沒有想過教授孩子應對老師的技巧?

大概很少有父母思考過這個問題,都是教孩子要好好聽老師的,老師讓做啥就做啥,可不會教孩子對付老師。

事實上,父母應該教孩子一些應對老師的技巧,這是充分且必要的。

首先,教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

教育是單方面輸出嗎?是隻能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只能老老實實坐在那裡記嗎?不是,教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老師不僅要輸出,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根據孩子的反饋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假如孩子對老師的教育不做任何反應,相信每個老師都會頭疼,因為他們不知道孩子的掌握情況,不知道是否喜歡自己的教課方法,那麼老師也就不知道下一步如何操作。所以,父母應該教孩子一些應對老師的技巧,不懂的就要提問,對老師講課方法、態度行為等有意見也要大方的指出,而不是做一個老老實實的乖寶寶。

其次,對老師施加積極的影響,爭取最大的權益

現在我們每個老師都面對著30-40個學生,老師的精力有限,厚此薄彼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老師會更加重視學習好的孩子,上課會多提問他們,而對於那些學習差勁的孩子可能會不聞不問,那怎麼辦?難道孩子應該聽之任之?如果這樣孩子的學習基本是沒戲了。

父母應該教孩子積極的表達自己的訴求,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告訴老師“這個問題我知道答案,請老師讓我回答!”

父母要教給孩子“應對”老師的技巧,這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有的父母可能會疑問,掌握應對老師的技巧跟學習興趣有什麼聯繫?

事實是不僅有聯繫,而且聯繫很大。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排斥學習是因為他們不自由,總是感覺被控制、被逼著學習。而人們對於自由的追求是一種本能,因此這種控制感會讓人們特別排斥,所以孩子也就排斥學習。

但是當孩子掌握了應對老師技巧時,他在面對老師時就具有更多的主動性。而當一個人佔有了主動性,他自然會感到對周圍環境的控制感,而這種控制感會讓他更加有自信。當他帶著對環境控制感的自信面對學習時,自然也就減少了對學習的排斥性,因為他會覺得自己可以控制學習。


父母要教給孩子“應對”老師的技巧,這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父母要把哪些技巧要教給孩子

那麼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哪些應對老師的技巧呢?

首先,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勇氣

我們藥培養孩子應對老師的各種技巧能力,但是孩子首先要具備的能力就是勇氣。因為技巧再多,孩子面對老師時膽怯了,怕被批評,那麼再多的技巧也沒有用,因為根本就用不出來。所以,父母首先要培養孩子面對老師時的勇氣。

要培養孩子的勇氣不是光口頭上教育孩子,要勇敢、不要怕,最重要的是父母在生活中有沒有給孩子創造敢於表達的環境。父母要創造一個平等尊重的環境,讓孩子敢於發言,對於孩子積極的表達自我給予鼓勵表揚。只有在這個前提下,將來孩子在學校中才有可能面對老師時勇敢的表現自我,否則,孩子對父母都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就更不用奢望他們敢於跟老師表達自己了。

只要父母培養出孩子敢於表達的勇氣,基本就勝利了一半,其它的技巧更多的是錦上添花。

其次,教會孩子必要的表達技巧

人們喜歡聽什麼樣的話,不喜歡聽什麼樣的話,這些最基本的溝通技巧,父母應該教會孩子。

要告訴孩子,當他覺得老師講的很好很棒時,就要及時的表達自己喜愛,要稱讚感謝老師,比如說“老師你講的太好了,我立刻就懂了”、“老師您佈置的課堂練習太有用了,加強了我的課後掌握”等等,老師自然是喜歡學生的認可讚賞,因此會更多采用有利的教育方法。而當孩子對老師的一些行為方法不認可時,更要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感想,比如“當老師您對我發火時,我特別害怕,不敢表達”,老師聽了這話,一般都會加強自我控制,減少發火。

如果父母告訴孩子,通過這些技巧可以控制老師的表現,相信孩子是很願意學習的。而雖然結果是他們控制了老師的表現,但是相對應的孩子自身的學習態度其實也發生了改變。我們教會他們的“控制行為”不正是跟老師積極互動的好孩子的表現嗎?

而通過這些簡單技巧,孩子跟老師建立了積極的互動,最終引導老師的教育行為向更有利的方向發展,而孩子的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了。

父母要教給孩子“應對”老師的技巧,這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總結

估計很少有人建議父母要教孩子應對老師的技巧,我估計是第一個。但是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教會孩子應對老師的技巧是利大於弊的。

孩子在學習上會更加有主動性,可以引導老師的教學行為向更有利的方向發展,這也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促進孩子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