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深度體驗,美好感受,人文情懷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還沒有復課的這段時間裡

我們選擇了通過聲音帶著小朋友們

穿越千年

一起找尋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國際大都會

一起了解莫高窟是如何開鑿並流傳千年

一起揭曉藏在壁畫裡的故事和秘密

一起發現不一樣的敦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晉行記少年童行

為大家推出

《耳朵裡的敦煌》系列音頻分享

和小金哥哥

一起穿越千年

一起神遊敦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第十四講:藏經洞(二)

課程關鍵詞

藏經洞文物是怎麼流失的?

剛發現的時候,由於王道士本身文化不高,對藏經洞裡面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認識比較缺乏,他認為就是一般的佛經內容,於是就當做一種交換品跟人交換,比如別人上香的時候送一點,藏經洞的文物慢慢的就流失了,大家也逐漸知道了藏經洞發現藏經的事實。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光緒30年的時候,甘肅布政使要求王道士封好藏經洞的東西,嚴加看管不許外露。還有一種說法是布政使要求把東西都運到蘭州去,但是由於缺運輸所需的幾千兩銀子,這個事也沒有完成。

接著外國人就進來

1

1907年,英國的斯坦因在新疆進行第二次中亞探險的時候,從商人口中就知道了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事實,到1907年3月12號,斯坦因就來到了敦煌,當時王道士不在莫高窟,所以斯坦因沒有進入藏經洞。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斯坦因

到5月12號,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和王道士進行初次接觸,表示到藏經洞去看這些資料,王道士因為命令沒有答應。後來斯坦因瞭解到王道士對唐玄奘非常崇拜,於是便把自己裝扮成唐玄奘的信奉者,說他是沿著唐玄奘西天取經的路來的。這一招很靈,在騙取了王道士信任的同時,也達到了騙取藏經洞文物的目的。通過蔣師爺跟王道士商量,取了24箱寫本及5箱絹畫,經過一年多運輸,順利到達英國,入藏在大英博物館裡。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藏經洞前擺放的經卷和文物,1907攝

2

第二個來到敦煌的是伯希和,他是法國遠東學者教授,就是漢學家,對中文特別清楚,特別懂。在他到敦煌之前翻譯了大量古代中國文化典籍,所以精通漢語。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伯希和

因為伯希和是漢學家,把最具研究價值的東西,社會文書這些,全部拿走了,基本上囊括一空,斯坦因雖然第一個去,但是沒有進洞窟選擇,所以斯坦因藏品裡頭,更多是比較完整的經卷,但是文物價值可能以佛經為主,伯希和得以進入藏經洞,選的文物都是藏經洞文獻中文物價值最高的一部分。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莫高窟1908年的景象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伯希和在研究

到1908年2月,伯希和來到莫高窟,到了莫高窟以後,調查莫高窟,全部對莫高窟洞窟進行編號,而且拍攝了大量照片,因為伯希和漢語水平特別高,他就得到了王道士允許直接進入藏經洞挑選文書,這張照片是攝影師拍的伯希和在洞窟裡挑選文獻的情況,慢慢在那兒挑選。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挑選完畢,伯希和在極秘密的情況下與王圓籙談判。結果,在嚴守秘密的前提下,伯希和僅以500兩銀子的代價,便將藏經洞寫本的菁華囊括而去。

伯希和拿到經卷到了北京,藏經洞藏品的流失震驚了那裡的羅振玉、王國維、李盛鐸等中國學者和收藏家。在他們的呼籲下,清廷才如夢方醒。學部馬上電令陝甘總督“請飭查檢齊千佛 洞書籍解京”,並正式撥款六千兩白銀。這時已是1909年,是藏經洞發現後的第九個年頭了。

3

斯坦因、伯希和在敦煌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這個時候日本大和探險隊派吉川小一郎到敦煌來進行考察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右一為吉川小一郎

辛亥革命以後,在敦煌呆了三個多月左右,藏經洞的文物已經押解運到北京去了,他在敦煌市區找託運的人拍攝照片,取得了一部分敦煌文獻,又從王道士手上大概買了三百多件,到1912年離開敦煌。

4

第四個來到敦煌的是奧登堡,他是俄國人1914年5月,他們就來到了敦煌,對洞窟進行徹底的研究和考察,詳細記錄了石窟裡面的壁畫,進行了拍攝、繪製和測定。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奧登堡

在莫高窟一直呆到1915年1月份才離開,一共測繪了143個洞窟平面圖,繪製了兩千多張,俄國考察時間停留比較長,在敦煌莫高窟最早的原始記錄,要了解莫高窟資料情況,更多是從俄國人那兒取得的資料。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奧登堡考察隊

5

最後一個來到敦煌的是美國人華爾納,他來到敦煌以後不甘心,用膠布粘了敦煌壁畫,還有供養菩薩,保存在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裡面。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凡爾納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莫高窟第323窟佛教史蹟畫:八人乘船運送一尊佛像

他還以70兩銀子的價格從王道士處購得328窟唐彩塑供養菩薩像,這是一尊唐代最精美的供養菩薩像。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唐代彩塑-供養菩薩像

劫後餘生的藏經洞藏品運往北京的過程也是令人痛心的。所有寫本用席子草草包捆,用大車裝運,運送途中大官小吏層層拔毛,丟失嚴重,運抵學部時,只剩下 8600多殘卷。而當時學部大臣李盛鐸又將其精華細心篩選,據為己有,再以較長的卷子撕裂數段,以充足數。這8600多殘卷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敦煌遺書歷盡苦難之旅,分散世界各地。

更有學者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晉行記研學講師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金俊音(小金哥哥)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志願者講解員

上海中心大廈敦煌大展特約講解員


曾先後在敦煌、蘭州、南京、上海、徐州、重慶等多地分享講解敦煌文化。2019年1月曾受邀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老師一起錄製CCTV1頻道《開講啦》節目,2020年雜誌《大學生》對其進行專題報道。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四講 莫高窟藏經洞(二)

從耳朵到心裡

從遙遠到眼前

少年童行陪你一起成長

假如您和孩子都喜歡歷史、喜歡古建、喜歡旅行

一起關注並加入【晉行記少年童行】大家庭吧!


接下來的每一天,

我們一起用知識迎接希望!

春天已經到來。

抗疫終將勝利,

眾志成城,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