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深度体验,美好感受,人文情怀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还没有复课的这段时间里

我们选择了通过声音带着小朋友们

穿越千年

一起找寻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大都会

一起了解莫高窟是如何开凿并流传千年

一起揭晓藏在壁画里的故事和秘密

一起发现不一样的敦煌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晋行记少年童行

为大家推出

《耳朵里的敦煌》系列音频分享

和小金哥哥

一起穿越千年

一起神游敦煌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第十四讲:藏经洞(二)

课程关键词

藏经洞文物是怎么流失的?

刚发现的时候,由于王道士本身文化不高,对藏经洞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认识比较缺乏,他认为就是一般的佛经内容,于是就当做一种交换品跟人交换,比如别人上香的时候送一点,藏经洞的文物慢慢的就流失了,大家也逐渐知道了藏经洞发现藏经的事实。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光绪30年的时候,甘肃布政使要求王道士封好藏经洞的东西,严加看管不许外露。还有一种说法是布政使要求把东西都运到兰州去,但是由于缺运输所需的几千两银子,这个事也没有完成。

接着外国人就进来

1

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在新疆进行第二次中亚探险的时候,从商人口中就知道了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事实,到1907年3月12号,斯坦因就来到了敦煌,当时王道士不在莫高窟,所以斯坦因没有进入藏经洞。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斯坦因

到5月12号,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和王道士进行初次接触,表示到藏经洞去看这些资料,王道士因为命令没有答应。后来斯坦因了解到王道士对唐玄奘非常崇拜,于是便把自己装扮成唐玄奘的信奉者,说他是沿着唐玄奘西天取经的路来的。这一招很灵,在骗取了王道士信任的同时,也达到了骗取藏经洞文物的目的。通过蒋师爷跟王道士商量,取了24箱写本及5箱绢画,经过一年多运输,顺利到达英国,入藏在大英博物馆里。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藏经洞前摆放的经卷和文物,1907摄

2

第二个来到敦煌的是伯希和,他是法国远东学者教授,就是汉学家,对中文特别清楚,特别懂。在他到敦煌之前翻译了大量古代中国文化典籍,所以精通汉语。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伯希和

因为伯希和是汉学家,把最具研究价值的东西,社会文书这些,全部拿走了,基本上囊括一空,斯坦因虽然第一个去,但是没有进洞窟选择,所以斯坦因藏品里头,更多是比较完整的经卷,但是文物价值可能以佛经为主,伯希和得以进入藏经洞,选的文物都是藏经洞文献中文物价值最高的一部分。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莫高窟1908年的景象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伯希和在研究

到1908年2月,伯希和来到莫高窟,到了莫高窟以后,调查莫高窟,全部对莫高窟洞窟进行编号,而且拍摄了大量照片,因为伯希和汉语水平特别高,他就得到了王道士允许直接进入藏经洞挑选文书,这张照片是摄影师拍的伯希和在洞窟里挑选文献的情况,慢慢在那儿挑选。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挑选完毕,伯希和在极秘密的情况下与王圆箓谈判。结果,在严守秘密的前提下,伯希和仅以500两银子的代价,便将藏经洞写本的菁华囊括而去。

伯希和拿到经卷到了北京,藏经洞藏品的流失震惊了那里的罗振玉、王国维、李盛铎等中国学者和收藏家。在他们的呼吁下,清廷才如梦方醒。学部马上电令陕甘总督“请饬查检齐千佛 洞书籍解京”,并正式拨款六千两白银。这时已是1909年,是藏经洞发现后的第九个年头了。

3

斯坦因、伯希和在敦煌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这个时候日本大和探险队派吉川小一郎到敦煌来进行考察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右一为吉川小一郎

辛亥革命以后,在敦煌呆了三个多月左右,藏经洞的文物已经押解运到北京去了,他在敦煌市区找托运的人拍摄照片,取得了一部分敦煌文献,又从王道士手上大概买了三百多件,到1912年离开敦煌。

4

第四个来到敦煌的是奥登堡,他是俄国人1914年5月,他们就来到了敦煌,对洞窟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考察,详细记录了石窟里面的壁画,进行了拍摄、绘制和测定。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奥登堡

在莫高窟一直呆到1915年1月份才离开,一共测绘了143个洞窟平面图,绘制了两千多张,俄国考察时间停留比较长,在敦煌莫高窟最早的原始记录,要了解莫高窟资料情况,更多是从俄国人那儿取得的资料。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奥登堡考察队

5

最后一个来到敦煌的是美国人华尔纳,他来到敦煌以后不甘心,用胶布粘了敦煌壁画,还有供养菩萨,保存在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里面。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凡尔纳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莫高窟第323窟佛教史迹画:八人乘船运送一尊佛像

他还以70两银子的价格从王道士处购得328窟唐彩塑供养菩萨像,这是一尊唐代最精美的供养菩萨像。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唐代彩塑-供养菩萨像

劫后余生的藏经洞藏品运往北京的过程也是令人痛心的。所有写本用席子草草包捆,用大车装运,运送途中大官小吏层层拔毛,丢失严重,运抵学部时,只剩下 8600多残卷。而当时学部大臣李盛铎又将其精华细心筛选,据为己有,再以较长的卷子撕裂数段,以充足数。这8600多残卷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敦煌遗书历尽苦难之旅,分散世界各地。

更有学者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晋行记研学讲师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金俊音(小金哥哥)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志愿者讲解员

上海中心大厦敦煌大展特约讲解员


曾先后在敦煌、兰州、南京、上海、徐州、重庆等多地分享讲解敦煌文化。2019年1月曾受邀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老师一起录制CCTV1频道《开讲啦》节目,2020年杂志《大学生》对其进行专题报道。


童行课堂 |《耳朵里的敦煌》第十四讲 莫高窟藏经洞(二)

从耳朵到心里

从遥远到眼前

少年童行陪你一起成长

假如您和孩子都喜欢历史、喜欢古建、喜欢旅行

一起关注并加入【晋行记少年童行】大家庭吧!


接下来的每一天,

我们一起用知识迎接希望!

春天已经到来。

抗疫终将胜利,

众志成城,我们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