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放了?帶回家?疫情中實驗動物可怎麼辦

新冠病毒導致大學關閉,科學家們不得不按要求待在家,許多人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用於研究的動物。

這些烏龜蛋臨近孵化日期,但Vivian Páez不確定它們能否存活。她和丈夫Brian Bock都是爬行動物學家,在哥倫比亞安提奧基亞大學的實驗室裡培育著近100個對溫度敏感的龜蛋。Bock研究極危的馬格達萊納側頸龜(Podocnemis lewyana),Páez則研究易危的紅腿象龜(Chelonoidis carbonarius)。3月17日,他們意識到因為COVID-19,實驗室關閉已經近在咫尺。

殺了?放了?帶回家?疫情中實驗動物可怎麼辦

大學實驗室關閉後,一種烏龜的蛋被重新安置並在幾天後孵化出小龜 | Jessica Rene Bock Páez

第二天,大學停止了所有的研究和教學活動,Bock和Páez把所有的龜蛋都搬到了車庫裡。Páez說,這個過程十分讓人傷腦筋:移動、噪音和溫度變化都可能影響龜蛋的健康。這對夫婦屏住呼吸,把蛋放在Bock工作臺上的塑料容器裡,並用防水布蓋住。

各地的研究人員都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在封城、大學停課和實施就地避難(shelter-in-place)命令的情況下,究竟該如何處理研究動物。一些科學家仍能夠在他們平常的設施中照顧動物,並且讓動物護理人員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來保持社交距離。而其他人,例如Bock和Páez,則選擇把動物帶回家或釋放從野外捕獲的樣本。可悲的是,許多動物已經或將要被殺死,特別是像小鼠這樣的小動物。

生死攸關的決定

這種選擇對於工作內容直接影響人類病人的科學家尤其有壓力。Maria Eugenia Duarte是巴西里約熱內盧國家創傷學和矯形外科研究所的主任,負責監督多發於兒童中的罕見惡性肉瘤相關研究。她的團隊有大約100只免疫缺陷小鼠,這些小鼠被植入了患者腫瘤,用以研究這些腫瘤如何生長,以及哪種藥物對它們最有效。

由於里約已經封城,每天只有一名研究人員可以進入動物房。Duarte自己並不可以,因為她已經超過了60歲。她的實驗室成員輪流花12小時在實驗室喂小鼠,對籠子進行清潔和消毒,並檢查小鼠的健康狀況。但是如果任何設備壞了,比如用來給籠子消毒的機器壞了,則沒人能修好它。Duarte說:“我們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也許我們需要考慮優先犧牲[部分]動物。”

許多實驗室已經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不得不對三分之二以上的小鼠實施安樂死。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說,他們處死了600只小鼠;哈佛大學的兩名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殺死了一半的研究小鼠;凱特琳癌症中心的一個團隊被要求保留不超過60%的動物。

美國緬因州巴爾港的一個非營利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傑克森實驗室(The Jackson Laboratory),每年銷售數以百萬計的研究用小鼠,並且能夠提供定製的小鼠品系。其高級項目經理Rob Taft表示,他們注意到冷凍小鼠精子和胚胎的要求在增加,這樣可以在日後重建特殊的小鼠系。不久前,該機構派車前往紐約、西雅圖、波士頓、舊金山、休斯頓和芝加哥等城市收集小鼠進行冷凍保存;其他城市也有相關計劃。

但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涉及到在野外捕獲的研究用動物時,在維持或保存研究項目這個問題上幾乎沒有選擇。美國尼古拉斯州立大學的魚類生物學家 Solomon David已經決定重新放生他和同事之前收集的48條野生斑點雀鱔(Lepisosteus oculatus)。David本打算從這些魚身上收集胚胎並運送給合作者,但是最後他的同事們卻不得不把這些魚裝進兩個大的冷卻箱,拖到碼頭,再倒進河口。

殺了?放了?帶回家?疫情中實驗動物可怎麼辦

在成魚被放生後,Solomon David繁殖雀鱔(圖中所示為其幼體)的計劃被擱置 | Solomon David

並不是所有的實驗動物都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意大利米蘭大學的動物福利負責人Giuliano Grignaschi表示,在動物保護方面,米蘭大學並沒有多大的變化。Grignaschi監管的實驗室共有約1萬隻小鼠、2000條斑馬魚,以及兔子和非洲爪蟾。他說,學校並沒有對任何動物實施安樂死,照顧這些動物的工作人員也保持著社交距離

Grignaschi補充道,米蘭大學希望研究人員能夠在疫情結束後儘快恢復他們的工作。他說科學研究極為重要,不能停止太久,“還有很多有其他問題的病人仍在等待治療。”

同樣,華盛頓大學的靈長類研究中心主任Sally Thompson-Iritani和比較醫學主席Thea Brabb說,儘管他們錯開了工作人員的休息和午餐時間,但是並沒有改變對動物的照顧。Thompson-Iritani說,華盛頓州實施了居家令,但是“我們所有的動物護理人員和研究後勤人員都是必要的工作人員”。該校的研究者目前正在開展幾項動物研究,旨在開發潛在的COVID-19療法。

就地保護

另外還有許多人,包括Bock和Páez,選擇把他們的動物帶回家,使得就地避難的命令變得更加有意思。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昆蟲學博士生Maria Cramer和她的舍友不得不與她的兩個最重要、最具多樣化基因的瓢蟲種群共享兩室的地下公寓。她把它們裝在大飯盒裡帶回家,放在窗臺上。她說為了喂這些瓢蟲,“我們的冰箱裡全是有機蜂花粉。”

至於Páez和Bock的龜,到目前為止已經孵化了大約15個蛋。孵出的小龜大約6釐米長,與Páez和Bock 19歲的女兒同住一間臥室,女兒剛從大學回家。在這個家庭的封閉式門廊裡,這些烏龜佔據了兩個水箱。二人打算在出行限制解除之前一直飼養它們——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然後將它們送回野生棲息地。“至少我們不用養美洲虎或鱷魚。”Páez說。

殺了?放了?帶回家?疫情中實驗動物可怎麼辦

原文作者:Anna Nowogrodzki

原文以 Cull, release or bring them home: Coronavirus crisis forces hard decisions for labs with animals為標題發表在2020年 3月 30日的《自然》新聞上。

原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Nature 自然科研“,如需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殺了?放了?帶回家?疫情中實驗動物可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