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你說要分開的,疫情之下,美國正為貿易徵稅付出代價

有人曾用一句詩來形容中美關係,那就是“東邊日出西邊雨”。

現在來看,雨似乎多了些。

而美國特朗普政府也正在為它的傲慢與蠻橫付出代價。

01

大家都知道,中美貿易摩擦,成了2018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也成了2019年最大的灰犀牛事件:

黑天鵝事件一般指難預測影響大的意外事件,其風險難以預料。

灰犀牛事件一般指比喻大概率會發生而且影響非常大的潛在危機。

一直以來,特朗普都認為中美貿易中,美國吃了虧,中國成了贏家。

早在2017年成為美國總統之初,特朗普就公開講,自從中國加入WTO之後,美國被迫關閉了6萬家工廠,誰惹的禍,中國製造。

在他的眼裡,做生意是零和博弈,不是我們贏就是他輸,不是他輸就是我們贏。

而我們眼裡,做生意是合作共贏,沒有輸家,都是贏家,因為互相需要,所以我們一直在提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所以,大家看到了,這兩年的日子,美國人民的日子並不怎麼好過。

沒發生疫情之前,可能不太明顯。疫情發生之後,就顯現出弊端了。


當初是你說要分開的,疫情之下,美國正為貿易徵稅付出代價


02

根據一個名叫查德· 鮑恩的美國彼得森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寫了一篇文章。

該文指出特朗普政府與中國開打貿易戰,針對中國醫療產品徵收進口關稅導致關鍵醫療物資和設備的短缺。

要知道在中美貿易戰沒打之前,也就是2018年之前,美國對諸如防性防護用品,口罩、無菌手套,醫用護目鏡,防護服,呼吸面罩等的醫療產品徵收的關稅稅率非常低的,一半產品是零頭稅, 有的低於4.5%,有的在6%——8%之間。

此時,美國從全世界進口價值220億美元的醫療物資中,中國佔了約50億美元。

2018年之後,幾番談判,關稅提高到15%到25%之間。

沒發生疫情,一些不是特別關鍵的醫療物資是可以省著用的,比如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服都省著用。

03

疫情不期而遇發展到了美國,其情況大家也都看到了,現在的樣子就是沒有見到拐點,也最多隻能說到了平臺期,每天確診人數增加3萬人左右,對醫療物資還是急需的。

央報道美國的一些醫院的醫護人員正有和垃圾帶保護自己,讓人看了都心酸。


當初是你說要分開的,疫情之下,美國正為貿易徵稅付出代價

來源網絡如侵必刪


有人說,美國可以從其它國家高價買醫療物資,但想一想除了中國外之外,哪個國家不處於病毒纏身之中,本國的醫療物資尚且不夠,怎麼可能有餘力出口。

放眼世界,中國製造名不虛傳,擁有聯合國認定的最完整的產業鏈,加之勤勞吃苦的精神,試問有哪個國家能象中國這樣短期內生產出大量的醫療產品來。

儘管我們有些產品並不領先世界,但其質量也足以對付新冠病毒,保障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 綽綽有餘。

其實,很多東西不是質量越高越好,因為涉及到成本問題,很多時候,合適才是最好的。

好比你有一部高級手機,但只有用來打電話,收發自短信,那麼這部高級手機真的不如一部老年手機來得實在好用。

現在最需要看什麼?看的是生產效率,其最終成效要看質量與數量乘積,而不是光有質量沒有數量。

看了網上視頻,意大利手工口罩,想來質量上乘,但對於疫情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04

雖說在疫情肆虐之下,特朗普於 2020 年 3 月 10 日和 12 日悄然臨時性將某些醫療產品終止了 7.5% 的進口關稅。但僅涵蓋了少部分產品,無法有效緩解緊缺醫療物資的供給。


當初是你說要分開的,疫情之下,美國正為貿易徵稅付出代價

美國正在為特朗普執政期間的錯誤決策,任性所為付出代價,這個代價不僅僅是經濟的衰退,還有美國人民生命的代價,一具具冰涼的屍體,美國人民自信的喪失。

想起一句歌詞來:“當初是你說要分開……”

為什麼東京電視臺播報疫情新聞了說明日本疫情真的嚴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