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发行储蓄国债意味着什么?

低调点儿的



而根据财政部1月公布的储蓄国债发行计划,今年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至19日都会发行两期储蓄国债。其中3、5、9、11这4个月为凭证式储蓄国债,只能在银行柜台购买,到期后一次性支付本息;4、6、7、8、10这5个月是电子式储蓄国债,直接在网上就可以购买,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通常老年朋友比较喜欢购买国债,而3月份因为疫情的原因,去柜台购买不方便,所以3月10日发行的2020年第一批储蓄国债已被取消。大家可能会有困惑,随着疫情的解除,去银行柜台购买国债已经很方便了啊,为何暂停4、5月份储蓄国债的发行呢?原因可能是从货币工具角度出发,储蓄国债其实与定期存款差别不是太大,都可以沉淀大量资金,这与疫情防控之后经济需要刺激的宏观政策不相符合,财政部可能也需要进一步观察未来经济的走势以及调控情况,保留部分国债计划,也算是预留了一种调控手段。

现在计划是6月份会如期发行,但是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并不乐观,未来6月份的发行计划再度取消也不是没有可能。



遁逃者


根据最新消息,原计划在4月份和5月份发行的储蓄国债暂停,二季度仅在6月10号开始销售国债。

对此很多人解读是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因为在3月份,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原因,国家暂停了发放储蓄国债,比如邮政储蓄银行称,由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暂停了4月份电子储蓄国债的发行,对于已经到期的3年期和5年期国债,4月9日将自动转入投资者个人账户,不需到网点办理到期兑付业务。

但是我认为,作为深受投资者喜欢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国债的收益率还是非常不错的,三年期利率为4%,5年期利率为4.27%,而且按年付息,从目前情况看,随着基础利率不断下降,这样安全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少,国债的延期发行,必然会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其他理财产品,也会压低其他理财产品的收入。

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暂停四五月份国债发行,一方面是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更重要的,我认为是让资金尽可能地流向市场,为提高经济活力,各省正在出台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政策,肯定不希望老百姓把钱都存到银行里,或者购买国债。

另外,从利率的角度看,国债的收益率已经成了稳健理财产品中的佼佼者,如此高的收益率会吸引投资者把资金转向国债,这样更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所以未来国债收益率下降或不可避免,四、五月份有可能是一个缓冲期。

总之,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国债收益率也不可能一直维持在4%以上,我认为本次国债暂缓发行,一是国家在考虑经济刺激政策,二是有今后的国债利率有可能会降低。


互金直通车


根据财政部官网4月7日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的通知(财办库〔2020〕64 号),二季度中4月5月发行的储蓄国债不再列入发行计划,只有6月份储蓄国债。根据财政部今年1月公布的储蓄国债发行计划,今年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均会发行两期储蓄国债,分别为3年期和5年期。其中,3月、5月、9月、11月为凭证式储蓄国债,4月、6月、7月、8月、10月为电子式储蓄国债。

储蓄国债即储蓄式国债,具有储蓄和债券双重功能,三年期利率为4%,五年期利率为4.27%,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的债券,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是非常适合保守类投资者选择的理财方式,那么为什么现在要暂停储蓄国债的发行呢?

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为了避险疫情反弹,购买储蓄国债的投资者,大多是老年人,每次发行都会有大量的老年人到银行窗口排队购买,当前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国都已解封,各行业也全面复工复产,但疫情还没有全面结束时仍需高度小心,大量老年人到银行聚集购买国债不利于防控成果。

第二,是为了刺激经济,暂时性降低储蓄,前面说了,储蓄国债具有储蓄和债券双重功能,发行国债就会提高储蓄率,而当前受疫情影响,更需要老百姓多消费,暂停国债可以减少资金回流银行,这样就会有更多资金流向消费及实体经济,有助于对宏观经济进行支持。

刺激经济需要钱,虽然暂停了储蓄国债发行,但记账式附息国债、记账式贴现国债都是正常发行的,各类地方债、企业债的发行也不会暂停,政策上正在研究发行特别国债,特别国债主要面向商业银行发售,比如通过降准的方式,将释放出的存准金转为特别国债,既可以减少资金回流银行,又可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撑。

对于通过购买国债投资的人来说,这两个月无法购买国债,手里的资金如果存在银行活期利率太低,可以暂时选择活期理财的方式暂时进行资金管理,比如说选择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2%至3%的水平,或者选择债券基金,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3%至8%的水平,还可以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比如说一月期的中低风险定期理财,年化收益率在3.5%左右。

暂时先通过其他低风险的方式进行资金管理,待6月份储蓄国债重新恢复发行之后,再将资金转出来购买国债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