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梭罗一样生活?

哲学诗画


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梭罗一样生活?

或许有人会反驳,我们可以像梭罗一样生活啊,辞职,回农村,去山里找一块地盖一所小木屋,白天种点野菜,晚上数星星,当一只闲云野鹤,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我估计大多人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你让他去辞职试试?即使个别人真的辞职住到了山里,恐怕他也坚持不了几天!

或许还有人会说,你看新闻上说的某某道士或者某某居士隐居终南山几十年,可不就是像梭罗一样生活吗?这样的人我相信有,但是你可以吗?反正目前我是做不到像梭罗一样生活。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梭罗一样隐居世外呢?因为我们缺乏勇气来斩断欲望,战胜不了这个肉眼凡胎的自己。

梭罗是一位美国作家,因一部作品而蜚声海内外,这本书就是享誉文学界多年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讲的是一位作家放弃城市里优渥的生活,只身跑到瓦尔登湖边独居,自己建了一个小木屋,白天开荒种吃的,晚上听雨看星星,一个人自给自足,一个人自得其乐,发现了人的另外一种生存方式。

其实,梭罗独居世外,是肉体和精神双重的修炼。在肉体上是一种苦行僧式的修炼,吃的是自己种的粗粮野菜,住的是简陋的木屋,穿的是粗布草鞋,没有锦衣玉食,没有香车宝马,更没有佳人暖被,仅仅是食果腹衣蔽体而已。在精神上更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清修,战胜了孤独,摆脱了的浮躁,保持清醒,保持激情,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创作了举世震惊的《瓦尔登湖》,足见梭罗的坚韧不拔之志。


我们一般人想要像梭罗一样生活,除了需要勇气,还需要克服两个障碍,肉体和精神。现在人懒惰惯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果一切吃住都要自给自足恐怕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但光是肉体吃苦一部分人倒是可以忍受,恐怕最难的是精神吃苦。人是群居动物,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那种精神上的孤独感足以让人发疯,何况还要远离亲朋好友,日日茕茕孑立,时时形单影只,一般人想想都难受。

所以,我们一般人战胜不了自己,缺乏勇气,欲望太多,割舍不掉,就做不到像梭罗一样生活。


龙玄黄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並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性,亲近自然。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约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

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主要作品有《康科德与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马萨诸赛州的奴隶制度》《瓦尔登湖》《为约翰.布朗上校请愿》《远足》《缅因森林》《科德角》《马萨诸赛州的早春》《夏》《冬》《秋》《杂录》等。代表作《瓦尔登湖》作为他的主要作品之一,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二年零二个月又二天的生活和思想记录,这是一部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在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生活的方向和意义,提倡简朴生活,平淡而自然。通过《瓦尔登湖》这本书,成了处于迷惘状态的人们的“生活指南”。梭罗的进步意义:一是他关于生活意义的思考与阐示,另一个是新文体的建立。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亮亮25252743


大家好,我是“喔爱小咪”。很高兴与大家聊天。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美国经典文学著作,《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的故事——

梭罗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1845年的7月4日,28岁的梭罗来到离城市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畔,在一片森林中自己动手建造了一个小木屋,然后住了下来,一共住了两年零两个月才离开小木屋,回到城市里生活。

并且写了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本书讲述了梭罗在湖畔小木屋里独自生活的奇特经历。很快,这本书成为畅销书,风靡世界。大家可能会感到好奇:梭罗一个人在森林的小木屋中生活了两年多,是怎么生活的呢?吃什么?喝什么?一个人住在森林里不害怕吗?

告诉你们吧,梭罗过的是完全自给自足的近乎原始人的生活。首先他自己找朋友借了一把斧头,从森林中自己砍下木头,用这些木头自己动手盖起了一座小木屋。接着梭罗在房子周围种下了豆子、玉米、马铃薯和土豆,这些庄稼就是梭罗食物的主要来源。有时他也去森林里采一些野果子吃。如果想喝水了,他就去瓦尔登湖里挑水来喝,湖水是那么那么的清澈甘甜,比城里给了漂白粉的自来水好喝多了。夏天的时候,梭罗把湖水放到地窖里,放一天再喝时还是冰凉凉的,别提多爽了。为了增加一点营养,梭罗有时还会去湖里钓几条鱼煮着吃。后来他嫌钓鱼煮着吃太麻烦了,干脆不吃鱼了,大部分时间就靠土豆和马铃薯度日。

他就是用这种极简的生活方式,过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确实让人佩服,也让人觉得不可想象。

如果让另一个人像梭罗一样去生活,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早已经从工业时代跨越到了网络加智能的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大到飞机火车的制造,人造卫星上天;小到一双筷子的制作,一块手机贴膜的生产和销售,都须得有专业的人员来完成。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程度越来深,一个人是不可能靠自己的劳动解决所有的衣食住行问题的。

就算是一个农民住在农村里,自己种粮食和蔬菜,养猪喂鸡。没有外界的帮助他也是难以生活的。最起码牙膏、食盐、洗衣粉等生活物资需要从城里购买,还有种田用的农药、种子、化肥也是需要农用商店提供的。 家里用电需要供电局的帮助 ,穿衣服也需要去城里购买。总之,就是一个农民过最简单的生活,也是离不开城市人帮助的。在城里生活的人,更是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他人的服务。离开了他人的服务,城里人想吃饭,想喝水,想出门办事都是难的。

所以说,现在的人是不可能像梭罗一样去生活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梭罗极简的生活态度。吃饭营养够了就行,不必奢侈浪费;衣服有换洗的就行 , 不必太赶时髦;车子能代步就可,不必是豪车;物品够用就行,不必囤积;一年只使用几次的物品就不必买了;朋友有几个真心的就行,无效的社交可以舍弃。因为追求物质富裕的时代已经过去,极简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极简生活真好,因为生活越简单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