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 “授人以漁”拔“窮根” 激發脫貧內動力

在博羅縣麻陂鎮塘尾村貧困村民李春橋家的樓頂,有一個特別的水池——龜池。他把飼料撒下去後,池裡的龜湧動著搶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養龜以來,李春橋終於找到了穩定的工作。

從“不願就業”到“我要就業”,從“零星就業”到赴珠三角各地或在家門口“自主擇業”,在惠州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各種方式有了就業機會,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努力,加速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村民有活幹,也激發了鄉村振興最微觀的動力。

博羅: “授人以漁”拔“窮根” 激發脫貧內動力

博羅縣湖鎮鎮三水村建起茶葉自動化生產線,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找到“窮根”,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工作

蘇昔連是龍門縣龍田鎮江冚村下塘村小組的貧困戶。早些年,由於丈夫不幸因車禍去世,她開始獨自撫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自己只能在外面打點零工,沒有固定收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上高中的大女兒看我辛苦,好幾次提出要輟學。”回想起三年前的那些日子,蘇昔連的話語中仍帶著一絲辛酸。

幸運的是,通過江冚村“一戶一策”幫扶舉措,她在村裡找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每月有了固定收入,無需外出打零工,家中也開始有一些簡單的種養。如今女兒已經考上了大學,還參與了龍門縣的醫療專業學生資助項目,學業和今後的就業都有了保障。

今年,村裡準備搞水稻種植項目,蘇昔連家有兩畝種植面積,在她看來,只要肯努力,今後日子會越來越好。

在惠東縣白盆珠鎮橫江村,因為村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和旅遊項目的引進,一些村民回村開了農家樂飯店。目前,該村大大小小的農家樂就有近20家,其中兩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50多名勞動力中,大部分都在鎮或村周圍有了工作。”橫江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正文告訴記者,在村裡的溫泉酒店、民宿、飯店、便利店等,還有連片農產品種植等,也大部分是從本地村民中聘請的。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崗位也是傾向貧困戶,七名保潔員中就有三名是貧困戶。

有了工作,收入自然就上去了。該村有勞動力貧困戶家庭年人均收入2016年不足4000元,至2019年底達1.2萬元。

博羅縣楊村鎮羊和村引進的花卉種植基地這個扶貧項目,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就近就業的機會。

本地村民梁清娟自從在村裡花卉基地上班後,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在家門口可以上班,又可以照顧家庭,真的很好。剛進來的時候工資差不多有3000元,工資會漲的嘛,看到這個花是最喜歡的,這個是重點,有時候工資多少這不是重要,開心最重要。”她說。

扶貧工作人員很清楚,在扶貧工作中找到“窮根”,授人以漁方能實現貧困村民的脫貧而不返貧。

“一個人的務工可以帶來一家人的脫貧希望。”惠州扶貧辦扶貧規劃科科長鍾志雲說,該市不斷探索建立農業產業的利益聯接機制,讓產業發展與貧困戶聯接,通過加快產業發展,聯農帶農推動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近就業。

開辦“扶貧車間”,村民轉變成工人

李春橋是塘尾村的一個貧困戶,家裡父母身體不好,兩個孩子還在讀書,就靠他一個人從事零工支撐一家人生活。去年8月份,在村幹部的發動下,他試著開始養殖100只龜。一隻龜苗花費15元,4年後能長到兩斤多,按一斤200多元計算,這100只龜將價值4萬多元——這個預期,讓這個家庭重燃生活向好的希望。

塘尾村駐村幹部經過調研瞭解到,之前,本地村民李偉強在外養龜賺了第一桶金,10多年前把技術帶回村裡繼續從事養殖。當地村幹部找到他,簽訂了合作合同,由他提供技術指導和場地作為養殖車間,村民負責養殖,最後由李偉強負責銷售。村“兩委”還協調市裡提供了一筆50萬元的健康龜養殖專項補貼資金擴建他的養龜基地,以及提供給村民購買龜苗等。

目前,包括李春橋在內,村裡已經有2戶村民開始從事養龜。其他一些貧困戶慢慢看到了甜頭,也打算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去年七八月份,常年在深圳龍崗創業生產VR設備的張橋榮,回到塘尾村開辦了一個扶貧車間,今年4月5日剛剛投入使用。“貧困鄉親可以來上班,也可以從我們這領回半成品回家加工。”他告訴記者,在這裡打工的村民,一天能有50—100元的收入。

張橋榮希望,半年後公司能提高5—7戶貧困戶的收入,接下來想方設法把更多手工外發給村民在家工作,並加強村民技術的培訓和提高創業意識,努力實現共同致富。“爭取明年與村民或村委成立合作社,帶動村民和村委的產業發展,培訓村民的電商意識,打開農村的銷售渠道。”他說。

在其他村,也湧現了不少扶貧車間的例子。

最近,博羅湖鎮鎮三水村的春茶正值上市季。這幾天,村裡的大型茶葉加工車間機器轟隆隆作響,剛剛採摘的新鮮茶青正通過全自動生產流水線進行加工。經過晾青、殺青、乾燥、揉捻、分級、包裝等多個步驟,幾個小時後,這批春茶就變成一箱箱包裝精美的商品。

三水村也是個省定貧困村。村“兩委”引進惠州神山茶業有限公司,通過村企合作的方式開設的茶葉生產車間,給本地貧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當地村民陳志金是茶葉加工場員工之一,主要負責機械維修管理。此前,他在東莞、深圳等地工廠製作模具,因撫養兒女的壓力辭工返鄉,依靠家裡10畝茶田維持生活。然而,陳志金的茶葉常常面臨銷售難,收入時有時無。“現在每天朝八晚五,按月定期領工資,生活壓力減輕不少。”陳志金感慨地說。

總經理張天才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已經與30多戶農戶簽訂了茶青供應合同,通過聘用的模式,直接解決10多名當地及附近貧困村民就業,通過土地耕種、農作物日常管理等臨時聘用的模式,間接帶動了30餘名當地貧困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在惠州博羅、龍門等縣區,如今創建了一批扶貧車間、就業扶貧工作坊等載體。比如位於博羅的隆發鞋業(惠州)有限公司等扶貧車間,就帶動了14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貧困村勞動力就業。

“扶貧車間”不但把工作送到了村民的家門口,而且把貧困村民變為生產線上的工人,發揮“小車間”的大作用。

牽線搭橋,不讓每個勞動力“掉隊”

在村幹部的協調下,塘尾村的貧困村民顏學梅在博羅縣檢察院找到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每個星期去一次,一個月也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

實際上,該村駐村幹部通過開發公益崗位、點對點對接等措施,協調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36名,其中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12名,在惠州市內就業的11名,並安排村委後勤員、村保潔員、園林護理員、護林員等工作。

“我們通過多渠道靈活地給村民匹配就業機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基本都有了工作。無勞動能力的則由政府社保兜底。”塘尾村駐村第一書記陳職勇告訴記者。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不少村都通過搭建貧困戶勞動力的就業平臺,讓貧困戶和企業實行精準對接。

日前,惠東縣多祝鎮永和村第一書記李育輝牽橋搭線,請惠州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到村裡舉辦就業扶貧助復工行動培訓會,推薦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當天就有10名村民填寫了就業表格。

同時,永和村也轉移輸出剩餘勞動力,為他們尋找合適的就業機會。如今,該村大部分貧困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幫扶前的4000—5000元提高到現在的9000—15000元,如願實現了脫貧。

近年來,惠州組織開展了數百場現場招聘活動,為有意願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定期提供服務平臺。特別是實施企業對接幫扶計劃,在貧困村所在鎮舉辦現場招聘會,提供了超過4000多個就業崗位,讓大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實現“培訓一人,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不管是集中式招聘,還是‘一對一’靈活提供機會,目的都是要讓貧困村民有活幹,不讓每一個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掉隊’。”鍾志雲表示。

■記者觀察

加強傳幫帶,掃清技能障礙

有脫貧意願,也得有脫貧技能。

實際上,缺乏勞動技能,是不少貧困戶致貧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脫貧攻堅中,不僅要提供工作機會,也要注重培訓提高技能,讓有就業意願卻無技術的村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近年來,惠州相繼出臺了《關於在我市開展“就業扶貧日”活動的通知》《技能精準扶貧“三個百分百”行動計劃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實際操作中,惠州市農業部門大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領頭雁”。同時,建立健全市、縣級鄉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水平、拓寬農村創業青年視野。

據統計,去年一年,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就開展了農業科技培訓、農業技術講座等活動636場次。其中,針對基層農技人員、新型職業農民、農業創業青年、種養專業人員及相對貧困村村民及負責人等培訓60多場,培訓指導3000餘人。此外,還組織了省級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指導培訓10場,輻射800多名農戶。

其實,讓村民掌握技術或者手藝,不僅推動傳統農民向更專業的產業工人轉變,而且也是增強他們致富信心的關鍵舉措。

筆者瞭解到,接下來惠州將繼續開展農民科技素質提升行動,組織農業科技服務專家下鄉服務,提供“點餐式”技術指導,對縣(區)、鄉鎮的農技人員進行輪訓,培養中草藥、花卉、茶葉、蔬菜、水果等專業人才,促進農村農業群體創業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這些技術培訓,為實現“培訓一人、脫貧一家、帶動一村、致富一方”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當然,相比於理論知識,農民需要的是更具實操性的技能。因此,在技能培訓中不僅要精準,也需更有技巧。比如要因地制宜,為貧困就業人員提供多樣、實用的培訓。種植的田間管理,養殖的動物防疫,農村電子商務……等等,都需要因需施教精心設置培訓課程。

相對來說,貧困村民也往往文化素質偏低。在筆者看來,這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引、傳、幫、帶等多種方式,開展“田間課堂”,讓農戶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確保技術傳授過程中能夠入耳、入腦、入心,調動起大家對掌握技能的積極性和信心,把“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以掃清脫貧路上的技能障礙。

博羅縣塘尾村駐村第一書記陳職勇:

扶志激發,脫貧向心力

2018年11月,惠州市委政法委幹部陳職勇來到博羅縣麻陂鎮塘尾村,開啟了他的駐村第一書記歷程。

在這條曾經的省定貧困村,之前扶貧工作隊伍曾經投下100多萬元入股水廠,但只有分紅卻沒有“造血”功能。“必須轉變思路。”陳職勇說,不能讓村民等靠要,只有有活幹有收入,才能刺激村民的脫貧積極性。

“脫貧攻堅歸根結底要把貧困戶的志氣扶起來,讓他們樹立鬥志,讓其看到光明的前途,使其認識到要想發展致富,只能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辛勤的汗水。”他說。除了鼓勵養龜、種艾等,村幹部也利用當地有個別村民養殖鬥魚傳統,組織更多村民開展養殖鬥魚。目前,村裡已經有10戶養殖戶成立了合作社。在村幹部的策劃下,村裡設立了一個鬥魚展覽館。

人心思變,才能激發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

在村裡一年半,陳職勇意識到,謀劃產業、村民就業和改善鄉村環境固然是很重要的工作,但影響更深遠的還是要喚醒村民積極脫貧的意識、把他們的內生動力調動起來。

發揮村黨組織主心骨作用、強化黨員群眾思想陣地“黨心”建設、大力開展美星志願者“民心”活動——在政法委工作多年的他獨闢蹊徑,提出抓好“三心”,強基固本築魂。

隨後,他和村幹部一方面建立網格化讓每一戶每一位村民都納入網格中,凝聚全村百姓的發展意識;另一方面,則通過建立美星志願者隊伍,共同參與鄉村建設。

剛剛駐村時,陳職勇就動員村裡的婦女們跳廣場舞。在他看來,這有利於大家溝通交流。後來,村裡的這支廣場舞隊伍還參加鎮裡的文藝比賽,在跳舞這一項拿到了全鎮第一名。

陳職勇說,這不僅提高了大家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而且趁這個機會將村裡的保潔衛生、植樹、慰問五保戶等公益活動安排下去,讓大家快速結伴自願參與到活動中。隨後,村幹部繼續在村裡開展“最美勤勞致富戶”的評選活動,給入選者頒發不同星級的榮譽獎狀,對獲得多星的村民給予到鎮裡定點購物商店打折的優惠券——從精神和物質上,激發大家共同建設村莊的積極性。

“大家團結了、有活力了,主體意識增強了,村民們也更樂意參與到脫貧攻堅的工作中來,對村‘兩委’班子也更加認可。”陳職勇說,在隨後開展的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工作不但有更強的向心力,在大家的團結互助中,也讓每一個人特別是貧困戶得到更多的關愛。

來源: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