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 “授人以渔”拔“穷根” 激发脱贫内动力

在博罗县麻陂镇塘尾村贫困村民李春桥家的楼顶,有一个特别的水池——龟池。他把饲料撒下去后,池里的龟涌动着抢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养龟以来,李春桥终于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从“不愿就业”到“我要就业”,从“零星就业”到赴珠三角各地或在家门口“自主择业”,在惠州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各种方式有了就业机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加速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村民有活干,也激发了乡村振兴最微观的动力。

博罗: “授人以渔”拔“穷根” 激发脱贫内动力

博罗县湖镇镇三水村建起茶叶自动化生产线,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找到“穷根”,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工作

苏昔连是龙门县龙田镇江冚村下塘村小组的贫困户。早些年,由于丈夫不幸因车祸去世,她开始独自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自己只能在外面打点零工,没有固定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上高中的大女儿看我辛苦,好几次提出要辍学。”回想起三年前的那些日子,苏昔连的话语中仍带着一丝辛酸。

幸运的是,通过江冚村“一户一策”帮扶举措,她在村里找到一份保洁员的工作,每月有了固定收入,无需外出打零工,家中也开始有一些简单的种养。如今女儿已经考上了大学,还参与了龙门县的医疗专业学生资助项目,学业和今后的就业都有了保障。

今年,村里准备搞水稻种植项目,苏昔连家有两亩种植面积,在她看来,只要肯努力,今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在惠东县白盆珠镇横江村,因为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和旅游项目的引进,一些村民回村开了农家乐饭店。目前,该村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就有近20家,其中两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50多名劳动力中,大部分都在镇或村周围有了工作。”横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正文告诉记者,在村里的温泉酒店、民宿、饭店、便利店等,还有连片农产品种植等,也大部分是从本地村民中聘请的。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也是倾向贫困户,七名保洁员中就有三名是贫困户。

有了工作,收入自然就上去了。该村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年人均收入2016年不足4000元,至2019年底达1.2万元。

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引进的花卉种植基地这个扶贫项目,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本地村民梁清娟自从在村里花卉基地上班后,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在家门口可以上班,又可以照顾家庭,真的很好。刚进来的时候工资差不多有3000元,工资会涨的嘛,看到这个花是最喜欢的,这个是重点,有时候工资多少这不是重要,开心最重要。”她说。

扶贫工作人员很清楚,在扶贫工作中找到“穷根”,授人以渔方能实现贫困村民的脱贫而不返贫。

“一个人的务工可以带来一家人的脱贫希望。”惠州扶贫办扶贫规划科科长钟志云说,该市不断探索建立农业产业的利益联接机制,让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联接,通过加快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推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

开办“扶贫车间”,村民转变成工人

李春桥是塘尾村的一个贫困户,家里父母身体不好,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就靠他一个人从事零工支撑一家人生活。去年8月份,在村干部的发动下,他试着开始养殖100只龟。一只龟苗花费15元,4年后能长到两斤多,按一斤200多元计算,这100只龟将价值4万多元——这个预期,让这个家庭重燃生活向好的希望。

塘尾村驻村干部经过调研了解到,之前,本地村民李伟强在外养龟赚了第一桶金,10多年前把技术带回村里继续从事养殖。当地村干部找到他,签订了合作合同,由他提供技术指导和场地作为养殖车间,村民负责养殖,最后由李伟强负责销售。村“两委”还协调市里提供了一笔50万元的健康龟养殖专项补贴资金扩建他的养龟基地,以及提供给村民购买龟苗等。

目前,包括李春桥在内,村里已经有2户村民开始从事养龟。其他一些贫困户慢慢看到了甜头,也打算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去年七八月份,常年在深圳龙岗创业生产VR设备的张桥荣,回到塘尾村开办了一个扶贫车间,今年4月5日刚刚投入使用。“贫困乡亲可以来上班,也可以从我们这领回半成品回家加工。”他告诉记者,在这里打工的村民,一天能有50—100元的收入。

张桥荣希望,半年后公司能提高5—7户贫困户的收入,接下来想方设法把更多手工外发给村民在家工作,并加强村民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创业意识,努力实现共同致富。“争取明年与村民或村委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和村委的产业发展,培训村民的电商意识,打开农村的销售渠道。”他说。

在其他村,也涌现了不少扶贫车间的例子。

最近,博罗湖镇镇三水村的春茶正值上市季。这几天,村里的大型茶叶加工车间机器轰隆隆作响,刚刚采摘的新鲜茶青正通过全自动生产流水线进行加工。经过晾青、杀青、干燥、揉捻、分级、包装等多个步骤,几个小时后,这批春茶就变成一箱箱包装精美的商品。

三水村也是个省定贫困村。村“两委”引进惠州神山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村企合作的方式开设的茶叶生产车间,给本地贫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当地村民陈志金是茶叶加工场员工之一,主要负责机械维修管理。此前,他在东莞、深圳等地工厂制作模具,因抚养儿女的压力辞工返乡,依靠家里10亩茶田维持生活。然而,陈志金的茶叶常常面临销售难,收入时有时无。“现在每天朝八晚五,按月定期领工资,生活压力减轻不少。”陈志金感慨地说。

总经理张天才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与30多户农户签订了茶青供应合同,通过聘用的模式,直接解决10多名当地及附近贫困村民就业,通过土地耕种、农作物日常管理等临时聘用的模式,间接带动了30余名当地贫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惠州博罗、龙门等县区,如今创建了一批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工作坊等载体。比如位于博罗的隆发鞋业(惠州)有限公司等扶贫车间,就带动了1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贫困村劳动力就业。

“扶贫车间”不但把工作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而且把贫困村民变为生产线上的工人,发挥“小车间”的大作用。

牵线搭桥,不让每个劳动力“掉队”

在村干部的协调下,塘尾村的贫困村民颜学梅在博罗县检察院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每个星期去一次,一个月也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

实际上,该村驻村干部通过开发公益岗位、点对点对接等措施,协调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36名,其中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12名,在惠州市内就业的11名,并安排村委后勤员、村保洁员、园林护理员、护林员等工作。

“我们通过多渠道灵活地给村民匹配就业机会,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基本都有了工作。无劳动能力的则由政府社保兜底。”塘尾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职勇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村都通过搭建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平台,让贫困户和企业实行精准对接。

日前,惠东县多祝镇永和村第一书记李育辉牵桥搭线,请惠州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到村里举办就业扶贫助复工行动培训会,推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当天就有10名村民填写了就业表格。

同时,永和村也转移输出剩余劳动力,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如今,该村大部分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帮扶前的4000—5000元提高到现在的9000—15000元,如愿实现了脱贫。

近年来,惠州组织开展了数百场现场招聘活动,为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定期提供服务平台。特别是实施企业对接帮扶计划,在贫困村所在镇举办现场招聘会,提供了超过4000多个就业岗位,让大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不管是集中式招聘,还是‘一对一’灵活提供机会,目的都是要让贫困村民有活干,不让每一个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掉队’。”钟志云表示。

■记者观察

加强传帮带,扫清技能障碍

有脱贫意愿,也得有脱贫技能。

实际上,缺乏劳动技能,是不少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脱贫攻坚中,不仅要提供工作机会,也要注重培训提高技能,让有就业意愿却无技术的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近年来,惠州相继出台了《关于在我市开展“就业扶贫日”活动的通知》《技能精准扶贫“三个百分百”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实际操作中,惠州市农业部门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领头雁”。同时,建立健全市、县级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拓宽农村创业青年视野。

据统计,去年一年,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就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农业技术讲座等活动636场次。其中,针对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创业青年、种养专业人员及相对贫困村村民及负责人等培训60多场,培训指导3000余人。此外,还组织了省级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培训10场,辐射800多名农户。

其实,让村民掌握技术或者手艺,不仅推动传统农民向更专业的产业工人转变,而且也是增强他们致富信心的关键举措。

笔者了解到,接下来惠州将继续开展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行动,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下乡服务,提供“点餐式”技术指导,对县(区)、乡镇的农技人员进行轮训,培养中草药、花卉、茶叶、蔬菜、水果等专业人才,促进农村农业群体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这些技术培训,为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村、致富一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当然,相比于理论知识,农民需要的是更具实操性的技能。因此,在技能培训中不仅要精准,也需更有技巧。比如要因地制宜,为贫困就业人员提供多样、实用的培训。种植的田间管理,养殖的动物防疫,农村电子商务……等等,都需要因需施教精心设置培训课程。

相对来说,贫困村民也往往文化素质偏低。在笔者看来,这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引、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开展“田间课堂”,让农户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确保技术传授过程中能够入耳、入脑、入心,调动起大家对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和信心,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以扫清脱贫路上的技能障碍。

博罗县塘尾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职勇:

扶志激发,脱贫向心力

2018年11月,惠州市委政法委干部陈职勇来到博罗县麻陂镇塘尾村,开启了他的驻村第一书记历程。

在这条曾经的省定贫困村,之前扶贫工作队伍曾经投下100多万元入股水厂,但只有分红却没有“造血”功能。“必须转变思路。”陈职勇说,不能让村民等靠要,只有有活干有收入,才能刺激村民的脱贫积极性。

“脱贫攻坚归根结底要把贫困户的志气扶起来,让他们树立斗志,让其看到光明的前途,使其认识到要想发展致富,只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他说。除了鼓励养龟、种艾等,村干部也利用当地有个别村民养殖斗鱼传统,组织更多村民开展养殖斗鱼。目前,村里已经有10户养殖户成立了合作社。在村干部的策划下,村里设立了一个斗鱼展览馆。

人心思变,才能激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在村里一年半,陈职勇意识到,谋划产业、村民就业和改善乡村环境固然是很重要的工作,但影响更深远的还是要唤醒村民积极脱贫的意识、把他们的内生动力调动起来。

发挥村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强化党员群众思想阵地“党心”建设、大力开展美星志愿者“民心”活动——在政法委工作多年的他独辟蹊径,提出抓好“三心”,强基固本筑魂。

随后,他和村干部一方面建立网格化让每一户每一位村民都纳入网格中,凝聚全村百姓的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则通过建立美星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刚刚驻村时,陈职勇就动员村里的妇女们跳广场舞。在他看来,这有利于大家沟通交流。后来,村里的这支广场舞队伍还参加镇里的文艺比赛,在跳舞这一项拿到了全镇第一名。

陈职勇说,这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而且趁这个机会将村里的保洁卫生、植树、慰问五保户等公益活动安排下去,让大家快速结伴自愿参与到活动中。随后,村干部继续在村里开展“最美勤劳致富户”的评选活动,给入选者颁发不同星级的荣誉奖状,对获得多星的村民给予到镇里定点购物商店打折的优惠券——从精神和物质上,激发大家共同建设村庄的积极性。

“大家团结了、有活力了,主体意识增强了,村民们也更乐意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来,对村‘两委’班子也更加认可。”陈职勇说,在随后开展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工作不但有更强的向心力,在大家的团结互助中,也让每一个人特别是贫困户得到更多的关爱。

来源: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