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任性,怎麼辦?

星期天下午爸爸媽媽帶著三歲的瑤瑤到超市買東西,瑤瑤看中一個芭比公主玩具要爸爸買,媽媽說上週剛買了一件,這次就算了。瑤瑤一聽馬上大哭起來,而且坐在地上不起來。惹得周圍買東西的顧客都回過頭看他們,媽媽被瑤瑤鬧得沒辦法,只好又買了一件和上週一樣的芭比公主玩具。

孩子哭鬧任性,怎麼辦?

瑤瑤這樣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和父母外出,都是看上什麼立刻就得要,不給就大哭大鬧,弄得父母提起帶瑤瑤出門就頭疼,不帶孩子出來吧,於心不忍,帶她出來吧,要什麼都是隨心所欲,稍一拒絕就哭喊,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搞得父母十分尷尬。

像瑤瑤這樣的。像瑤瑤這種狀況的孩子相信不是少數,很多寶爸寶媽應該都為孩子的任性感到無助和無奈。有這種習慣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怎樣就怎樣,事事以自己為中心,以為自己就是一切的主宰,周圍所有的人都是為自己服務的,想獲得什麼東西,不管客觀條件是否允許,非得到不可;想做什麼事情,不管正確以否,也是非做不可。越是有人勸阻他們越是堅持。這種壞習慣應該及時予以糾正,否則孩子到社會上會四處碰壁,從而導致無法在生活中立足。

在這裡,我們家長要注意把任性和韌性區分開來。韌性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個性和心理品質,它表現為有毅力、有耐性、有主見;而任性則不然,它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性,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外,很多時候跟我們做父母的撫育心態和方法有關。我們很多家長平時對孩子姑息縱容、遷就放任、百依百順,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想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事由著他們性子來,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定勢,凡事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當然也有一些父母對於孩子要求不管是否合理正確,總是斷然拒絕,表現出無理、頑固,這也是不可取的。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呢?

孩子哭鬧任性,怎麼辦?

首先,從孩子出生起家長就要對孩子的行為加以規範,要用“要”和“不要”、“好”和“不好”加以肯定或是否定,不能含糊和隨意變動,這樣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定行為準則的好習慣。

其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雖然要做孩子的朋友,但這並不等同於雙方處於同樣的地位,父母在很多時候,要正確運用自己的權威,為孩子指引正確的航向,而不是事事都按照孩子的意願辦,一味地放縱,這樣下去只會使孩子更加任性。

孩子哭鬧任性,怎麼辦?

此外,父母在對孩子的要求上要保持一致,千萬不能有分歧,這樣讓孩子有空可鑽,也是放縱孩子任性的一種不好的習慣。

最後就是對於孩子的無理取鬧父母一定要橫下心來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因為孩子哭鬧不吃飯一心疼就做了“叛徒”,這樣只能前功盡棄。

孩子哭鬧任性,怎麼辦?

補充一點,就是糾正孩子任性的壞習慣時,家長千萬不要看著孩子哭鬧刷混而打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暴躁或是懦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