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傾力為民謀福祉 百姓冷暖記心間

我在基層做信訪|傾力為民謀福祉 百姓冷暖記心間

傾力為民謀福祉 百姓冷暖記心間 ---記大廠回族自治縣群眾工作部原常務副部長關松發

躬行健 ( 作者:關松發)

民是衣食吾父母,群眾冷暖記心扉。

三嚴三實勤自勉,防微杜漸常思危。

創業創新不停步,山高水長勇不畏。

俯首甘為孺子牛,公僕本色永不褪。

在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有這樣一位普通的黨員幹部,30多年來,傾力於群眾工作,用自己堅韌不撥的精神破解了一個又一個基層難題,用務實勤勉的優良作風、敢於擔當的時代精神、心繫群眾的為民情懷和“嚴”與“實”的修身做事要求,在群眾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口碑。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授予“百姓喜愛的好官”榮譽稱號,同年被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授予“燕趙楷模”榮譽稱號,201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他就是關松發,一位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業績的群眾幹部。

一心為公,他把忠誠落實到為群眾謀福祉上

2003左右的十年間,大廠縣處於企業集中改制期,面臨很多難題,政策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企業職工大規模上訪,此時關松發同志挺身而出,勇挑重擔,為黨分憂,為民解憂,先後參與了幾十家縣辦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或關停破產企業職工安置方案政策把關和貫徹實施,和若干個工作組同志們一起夜以繼日工作,化解了如化肥廠、服裝廠等很多激烈群體訪信訪難題。2004年9月糧食系統改制過程中,由於企業改制領導小組在操作不規範,特別是確定等退人員名單時出了問題,引發百多名職工圍堵縣政府、市政府,幾十人越級到國家信訪局,在這種形勢下,縣委選中關松發同志任進駐糧食局工作組組長,從進駐第一天開始,他就把自己交給了糧食局,吃飯自己動手,晚上住在糧食局,白天審查改制方案執行情況,查資料,晚上找人談話,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個多月下來終於查清了問題原委,頂著巨大壓力,從等退中拿下三個不符合政策的關鍵人物,公示後,群眾拍手稱快,迅速化解了信訪困局。

較真碰硬,他把本領用在政策攻堅克難上

2008年初,地處與北京一河之隔的大廠,由於開發建設加快,如何統籌群眾利益和發展關係成為焦點問題。縣委決定由關松發同志牽頭起草大廠縣失地農民保險政策。為了制定科學規範又切實可行的全縣新民居安置補償方案,關松髮帶領課研組一班人白天調研考察,晚上梳理,反覆測算補償方案,三十多次易稿,最後克服了縣政府需先期投入幾億元大額資金和村集體無力為失地農民繳納集體部分保險金的難題,研究制定了《大廠回族自治縣徵地補償和失地農民安置保障實施辦法》,率全省之先於2008年10月1日正式啟動。幾年來累計發放養老金和生活補貼3億多元,有效解決了徵地難題,保障了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和長久生計,對大廠縣近年來的開發建設和社會穩定起了基礎保障作用。

兢兢業業,他把一腔溫情用在為民解難上

2011年,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建立群眾工作機制,在沒有成功經驗借鑑的情況下,關松發同志苦心鑽研,開拓創新,建立了信息調研中心、信訪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三位一體的大群工格局,形成了運轉順暢,服務優質的縣鄉村三級服務平臺。研究創辦了全國第一個縣級為人民服務網站---大廠為人民服務網,暢通民生渠道,廣泛徵集民智、化解人民內部矛盾,調動廣大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開通四年來,受理群眾生產生活問題15000多件,答覆率百分之百,大部分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成為連接黨委政府和群眾的紐帶,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在工作中他經常講,“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能把我們當親人。”陳府鎮王指揮屯村殘疾人丁玉江,從小得了小兒麻痺,駕著雙柺,做白鐵匠,小本生意。2008年,因資金困難,不能維持,關松發了解到情況後,自掏腰包給他進了鐵板,還為他花三千多元購買電動三輪車,使他小買賣得以延續。多年來,受到關松發照顧的困難家庭不只丁玉江,做希望工程志願者結對幫扶甘肅藏族學生、幫助困難家庭,在賑災和大病救助、牽手公益組織扶助、清真寺捐建等活動中關松發都慷慨解囊,在汶川地震中在捐了一月工資基礎上還向中央交了1000元特殊黨費。十幾年來,關松發的手機號碼從未更換過,24小時開機,群眾無論什麼時候有事找他,推門就進。沒錢辦理保險的群眾,辦理醫保的困難患者,新民居入住的低保戶……關松發為他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有一種偉大叫平凡,有一種美麗叫堅守。關松發同志就是在平凡中堅守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信仰、職責和使命,在平凡的崗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同凡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