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幼兒園不開學,大班升小學的小朋友該準備學點什麼?

通城家長幫


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做以下幾點:

•適當的讓孩子認認字,難度不要太大,簡單一點的即可。

•基本的數學運算了解一些,可以側重數學思維的練習。新課改數學對思維能力要求更高了。

•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給孩子一些心理上的過渡,比如小學生跟幼兒園小朋友的不同,有哪些規則需要遵守。


橙媽聊育兒


疫情特殊時期,幼兒園不開學是為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面對低齡學童,開學採取慎之又慎的態度才是負責任的做法。開學不影響畢業和新生招生,首先即將升小學的家長還是多關注學位申請的消息,這是大事。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再回到題主問題,其實就是幼小銜接特殊階段如何開展。王老師喜歡具體談問題,就數學方面系統講下吧,供您參考!

幼兒園-小學數學銜接

家長首先要有個概念,小學數學和幼兒園最大區別是系統學習的開始。

其實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是預留了銜接的內容,教學進度安排比較科學,即使沒有銜接班,家長也可以放心,低年級更重要的是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

很多家長數學認知觀需要全面,數學不只是計算,前期過多枯燥抽象符號運算練習,容易讓孩子對數學產生一些消極的認識。數學思維啟智應該全面,興趣才是學習的源動力。

1,10以內所有數的組成和分解,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系統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計算的基礎。這個家長還是需要重視起來,系統學習的特點就是踏踏實實,分段鞏固。

2,生活中的數學認知經驗

比如鐘錶認知,人民幣認知,分類認知,位置認知,這些和生活息息相關,其實低年級認知特點是結合實物和真實場景為主,知識的學習背後更重要是日常數學認知經驗的積累,這往往是家長容易忽視的。其實數學學習的素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這個階段孩子數學課堂更應該在生活中。數學學習不是老師或家長教的,而是孩子結合自身經驗理解內化的。

3,益智遊戲

王老師一年級趣味數學有一半學員是學前的孩子,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家長應該更大程度去激發孩子學習熱情,很多益智類遊戲在動手操作的同時,其實最重要的是在經歷思考過程,讓孩子享受思考過程,那麼他就會喜歡上數學。

比如數獨四宮格,七巧板等圖形拼組遊戲,火柴棒等等。

4,課外培優

如果家長報名民辦知名小學,可能會又課外培優的需求,王老師的建議是首先孩子願意學,能夠學得進,方法會運用。按照這樣的原則,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學習的過程不是刷題,需要循序漸進,方法要適合孩子認知階段特點,特別是一些複雜題目,本身需要系統的分段學習和鞏固。

以下是某思學前考綱,歸納比較詳細,可以重點進行篩選和學習。以上。

結束語:首先不要大談習慣,習慣是比較空泛的。數學思維啟智也需要載體,那就是有趣的數學題目,引導思考肯定優於灌輸,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最大限度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增強孩子學習信心,那是最好的。

低年級孩子優秀離不開家長的付出,其實伴隨著孩子成長,家長也是需要去學習成長的,你認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你好!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對大班孩子的家長而言,如何讓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目前最為關心的話題。

近日來,疫情好消息不斷,父母已經陸續開始復工,但幼兒園的開學日期還需要繼續等待。於是許多大班的父母有些急了,眼看孩子還有幾個月就要上小學了,幼小銜接怎麼辦?爸爸媽媽彆著急,雖然疫情讓我們“宅”在了家裡,但是在家裡同樣可以行動起來哦!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幼小銜接”,孩子們在家可以準備些什麼~

幼兒園VS小學

家長們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兒園與小學在學習及生活上有什麼不同吧,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園和小學都有什麼不同!

幼小銜接在家做什麼?

❤️ 生活習慣培養

小學和幼兒園相比,比較大的變化是每班孩子數量增多,教師數量減少,一些簡單的事情必須孩子自己去做,不能總指望老師,這就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為爸爸媽媽,我們可以在家這樣做:

(1)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

例如: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會削鉛筆,並能製作簡單的玩具等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例如:明白一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等時間段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廁所、喝水或準備後續活動需要的用品等。

(3)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會簡單的勞動技能。

例如: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在活動、遊戲或開飯前後,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圖書和其他用具等。

(4)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例如:進入小學後,就沒有午睡時間了,在這個學期中幼兒園及家庭都應適當減少孩子的午睡時間,並且上、下午各安排30分鐘左右的學習時間,以此來適應小學的節奏。

❤️ 行為習慣培養

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就象蓋高樓大廈一樣,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樓是蓋不好的,孩子的思維敏捷,聰明伶俐固然重要,但從小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其一生的影響都很大,不可忽視和放鬆。

(1)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一個人的坐姿顯示出這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個人修養,而且良好的坐姿對自己的身體有益處。

(2)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例如:養成做事有準備的習慣,從課前準備工作開始培養。爸爸媽媽可以在進行學習活動前,給孩子十分鐘的準備時間,讓孩子做喝水、上廁所、拿取課本及文具等準備工作,當學習活動開始後,就需要要求孩子專注及投入。

(3)養成有禮貌的習慣。

例如:碰到長輩、老師要主動上前問好,碰到同學要主動打招呼。在公共汽車上碰到傷殘病、老人等要主動讓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用語。在家中與孩子交流時,需要關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語。

(4)養成愛衛生的習慣

愛衛生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體現。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向孩子傳遞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輕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潔的東西,包括有的孩子喜歡咬鉛筆等都需要糾正。

❤️ 學習習慣培養

(1)良好的傾聽習慣。

想要孩子在學業上走的長遠,就必須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這是所有好習慣中的基礎,重中之重。

(2)正確的姿勢。

進入大班後,相信爸爸媽媽們一定非常重視寶貝們的書寫習慣。在讀書寫字的過程中,寶貝們的坐姿、握筆姿勢可要規範哦!

❤️ 良好的心理準備

對於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幼兒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後還要預習、複習功課或做作業。因此,幼兒入學前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準備。

(1)對小學生活感興趣

爸爸媽媽在家和孩子們多聊聊關於小學的事,瞭解孩子們心中對小學的嚮往。同時和孩子談一談自己對上小學的困惑及擔心,幫助孩子收集一些資料來解決疑惑。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雖然出不了門,但是我們可以和上小學的哥哥姐姐視頻聊天,採訪一下哥哥妹妹們,向他們問一些關於小學各個方面的問題也是瞭解小學生活不錯的方式哦!

(3)查閱小學的各種設施及環境

寶貝們對小學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學參觀一下呢?“宅”家的日子同樣也可以參觀到小學哦,請爸爸媽媽上網為寶貝們收集一些小學的照片,我們來一個“雲參觀”。參觀結束後,更可以用畫筆記錄下你心目中的小學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