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過大年寫“對子”(5)


【鄉村記憶】•過大年寫“對子”(5)
/
/
/

過大年寫“對子”,感受的是年節民俗,體驗的是鄉下的生活情景。記憶這些過往,並不是懷念那種物質貧乏、生活並不富裕的年代,而是對那個時期民俗文化的留戀。改革開放後,人民過上了好日子,特別是農村、農民更是得益於黨的好政,物質生活得到前所未的滿足,鄉下百姓拍手稱快,但精神生活還是稍有差步。一些我們值得保留和傳承的民俗文化不同程度的受到冷落。也難怪,事物發展是有變化的,客觀規律是必然存在的。筆者研考民俗多年,對此作過考究,考來考去也沒考出個結果,就拿過年寫“對子”來說,為什麼現在人們不“寫”了?莫非嫌麻煩,還是什麼原因?說來費解,但事實就是這樣,你再有情結也是白搭。有年,筆者帶回一幅“對子”,準備在樓裡家門上張貼,老伴和兒子竟說:“你每年貼自己手寫的“對子”,也不咋好看,看人家全是買回的印刷“對子”,快今年貼買的哇?再說這是城裡也不是農村”。咳!這不是有意打擊筆者的“積極性”嗎!當然筆者當仁不讓,堅持貼自己手寫的“對子”了。還好,她們母子也再不言語,隨了筆者這份手寫“對子”的情願。

【鄉村記憶】•過大年寫“對子”(5)
/
/
/

(圖為今年筆者同年夥伴手寫的對聯)

【鄉村記憶】•過大年寫“對子”(5)
/
/
/

過後想,過年手寫“對子”是多年的習俗,那未,外買“對子”也會隨著時間推移也成為一種習俗。但是,少了年味,缺了欣喜,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