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我们叫她《城市 · 山谷》。

缘起|Cause

如今,创客群体层出不穷,但目前城市的生活状态却是职住完全分离,缺乏适合个人创业者生活工作于一体的空间,以此为起点,引发了我们的设计——从产品到居住单元再到建筑单体,通过模块化的手法进行的一系列横向设计。

▼人视效果图|Effect Drawing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鸟瞰图|Aerial View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室内外空间|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View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概念|Concept

项目将居住单元当做细胞,从细胞到组织到躯干,多次拓扑变形以后的复杂有机体带入到设计中,形成从居住单元,衍生的系列单元,到配合公共空间的社群组织,再到多个社群组织叠合的立体城市体系。在基地中生成塔楼体量,选择三个优势界面置入创客单元,在底层设置生活馆,将北侧原本的消极空间升级成为公共空间模块,将建筑打散切碎,与城市结合,形成了城市山谷。

▼形体生成|Body Block Generation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城市山谷|City Valley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建筑|Architecture Design

建筑功能分为3大模块:创客单元、竖向分布的公共空间、裙房部分的创客生活馆。创客模块有3种基本款产品,分别是A模块90平米单层,B模块180平米单层和C模块复式产品,在这三种模式下,可衍生出十几种单品模式和几十种组合模式,基本的创客模块、绿色空间和共享社交空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社群精神的空间气质,不同的组合方式也产生不同的气质类型。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3大模块:创客单元、竖向分布的公共空间和裙房部分的创客生活馆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创客A模块、B模块、C模块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

公共空间内设置了内容丰富的共享功能,如观演、阅读、运动、休闲等。每隔3~4层设置一组公共空间,既为创客提供了公共需求又为标准单元带来了良好的通风透气和绿化条件。这种设定同时也确保了随着居住人数的增长,通过叠加和变化使空间具体可生长性。

▼公共空间带来的良好室内外环境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产品|Product

产品单元模块定制化,使人们可以通过预设的APP选择想要的模块种类,位置、邻居、毗邻的公共空间。而产品场景控制智能化,则是在模块内部,通过一系列设定机制形成空间模式的定制,如通入导轨和智能设施实现墙体移动智能化,利用加厚的楼板及空腔墙体实现空间收储智能化。3种基本模块也可形成十几种可高频次转换和实现的场景, A模块能够在居住模式、重创模式、交互体验模式,健身模式,宠物模式,音乐Studio模式间进行转换。B模块可实现超级居住模式,超级创客模式。C模块具有超级运动模式,超级起居模式。

▼墙体移动智能化,利用加厚的楼板及空腔墙体实现空间收储智能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基本模块高频次转换和实现的场景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生活馆|Living House

生活馆的设定是与城市相融的超级开放空间,面向未来的建筑实验室,光影无限的动感空间,洒满阳光的空中花园和包容无限的城市客厅。因此,通过建构端“榫卯”结构体系完成建筑空间模块可插拔的条件并实现无数种空间可能性。结合全息投影技术等,该空间可以作为生活体验中心让人们感受高新科技,也可以成为品牌展示馆,进行相关项目,科技,相关品牌的宣传,成为城市中公司良好的展示窗口。场馆其他区域可通过模块变化产生丰富的类型空间,这是基础模式下的一个简易平面布置。

▼“榫卯”结构体系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生活馆功能转化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生活体验中心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品牌展示中心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其他空间

面向未来的创客生活社区,创业者们的期盼

赛事名称:世茂集团“Living in the Future 栖居未来”设计挑战赛

参赛单位:云翔国际

联合团队:世茂华北地区2组+云翔国际方案八所

云翔团队:许春臣 曹琭 王龙龙 李澌洁 赵伟 王伟 薛荣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