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

4月1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就石油減產達成協議。這是自歐佩克成立以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減產協議公佈後,國際油價明顯回升,隨後出現震盪。由於減產規模不及市場預期,國際油價依然承壓。

4月1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舉行視頻會議,就石油減產達成協議。與會國家決定今年5月至6月間將日均原油產量削減970萬桶,從今年7月至今年12月將減產規模縮減至每日800萬桶,從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將減產規模縮減至每日600萬桶。這是自歐佩克成立以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

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都表示,這份協議是歷史性的,減產規模大,持續時間長達兩年。“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了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的勝利。”

減產協議公佈後,國際油價明顯回升,隨後出現震盪。但由於減產規模不及市場預期,國際油價依然承壓。

油價長期低位徘徊,主要產油國均承受壓力

今年3月底,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最後一輪原油減產協議到期。3月初,雙方談判破裂,未能達成新減產協議。今年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活動受限,全球石油需求遭到重創。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受疫情影響,全球原油需求量削減了約30%。在此背景下,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宣佈增產,以爭奪市場份額,原油價格戰不斷升溫,石油市場供需基本面嚴重失衡。此外,全球原油儲備空間已近飽和,進一步壓縮原油需求,加大油價下行壓力。今年1月以來,國際油價已下跌超過50%。

油價長期在每桶20至30美元之間徘徊,各主要產油國都承受著壓力。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油層淺、易開採,開採成本在每桶10美元以下,顯著低於俄羅斯的每桶不到20美元和美國的每桶40至50美元。然而,能源產業收入佔沙特財政收入的2/3。埃及赫勒萬大學經濟學教授易卜拉欣認為,要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價格戰並非長久之計,這是沙特同意在減產協議中做出妥協的重要原因。

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日前表示,油價因素已使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收入比預計減少近3萬億盧布(約合408億美元)。今年前兩個月,聯邦預算赤字激增,俄政府不得不動用儲備基金,應對財政困境。俄羅斯明琴科諮詢公司總裁明琴科表示,對俄羅斯而言,減產協議是推動市場遊戲規則向穩定過渡的積極因素,減產的規模是俄羅斯企業可以接受的。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網站4月12日發表聲明說,該協議旨在穩定全球石油市場並從整體上確保世界經濟的可持續性,俄羅斯、美國、沙特三國領導人同意將繼續保持接觸。

低油價也讓生產成本高企的美國頁岩油行業遭到重挫。由於頁岩油產量大增,美國近年來逐步成為全球主要原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分析稱,當原油價格達到每桶51美元時,美國頁岩油企業才能為其今年的資本支出預算提供資金並償還債務。英國行業分析機構伍德·麥肯齊公司指出,到2020年底,如果原油價格從每桶60美元跌至35美元,美國石油行業的現金流可能會消失3800億美元。

陷入“生產即虧損”困境,美頁岩油產業或迎破產潮

4月1日,美國惠廷石油申請破產保護,成為本輪油價暴跌以來首個陷入破產保護的美國知名頁岩油氣企業。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統計,北美地區的油氣公司在未來4年將面臨2000億美元的到期債務,其中僅2020年的到期額就高達400億美元。英國經濟諮詢機構“資本經濟”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威廉·傑克遜稱,受低油價影響,美國能源股股價大幅下跌,已高度負債的美國頁岩油企業將很難再通過借貸方式籌措資金。

目前的低油價不僅使美國頁岩油鑽探無利可圖,還會陷入“生產即虧損”困境。油氣企業紛紛減少資本開支和生產活動以減少損失。美國油氣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4月7日宣佈,今年資本開支和現金支出營業費用將分別削減30%和15%,以應對石油供需失衡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

行業機構普遍認為,如果油價長期維持在當前或更低水平,美國頁岩油產業虧損嚴重,裁員潮和破產潮在所難免。美國頁岩油產業的黃金時代將不復存在,也將觸發更多連鎖反應,對美國經濟構成持續負面影響。

供需失衡未根本改變,產油國需採取更進一步措施

減產協議公佈後,國際油價明顯回升,一度大漲8%。隨後漲幅收窄,出現震盪。分析認為,這表明每天減產970萬桶的規模仍未達到市場預期,市場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由於協議將從5月1日開始生效,過去一個月裡已大幅增產的產油國預計將繼續在未來幾周時間裡向市場大量供應原油。

俄羅斯全國信用經紀人聯盟主席加姆扎表示,減產協議將使油價企穩回升,未來油價將穩定在每桶30至40美元。美國高盛集團認為,市場對達成協議的樂觀情緒可能在未來幾天支撐原油價格,但不會持久,因為原油市場供需失衡仍未根本改變。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全球原油需求仍處於極低點,供需格局非常不穩定。短期來看,“按照市場需求下降30%估計,減產規模可能需要達到每天2000萬桶才能讓油價維持大幅回升”。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全球分析主管克里斯·米德利表示,除非歐佩克採取進一步行動,否則減產“將不足以給油價帶來可持續的、恢復元氣的支撐”。

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4月10日晚間發表聲明說,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維持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之間的平衡,但沒有承諾採取削減石油產量的具體步驟。觀察人士指出,只有全球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原油需求才能大幅反彈。同時,說服更多非歐佩克產油國參與減產,使各方意見儘快達成一致,並使原油減產達到更大規模,油價才可能出現大幅回升。俄羅斯能源與金融研究所能源主管格羅莫夫認為,要採取更激進的措施來減少原油產量,例如每天減少2000萬到2500萬桶,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產油國加入到減產進程中。

目前,美國政府對美國參與減產態度曖昧。一方面,美國國內希望和反對其參與減產的呼聲都不弱;另一方面,美國反托拉斯法禁止美國生產商簽署任何產量協議,美國政府對各州的石油公司管理能力有限,難以強制要求美國油企減產。輿論普遍認為,美國減產原油將不會採用政府主導的方式,更可能通過市場機制來完成,同時,通過稅收、外交等手段推動沙特、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大幅減產。林伯強認為,如果美國不參與減產協議,俄羅斯等國所擔憂的被頁岩油擠佔市場的問題依然存在,各方博弈仍將持續。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