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弄潮人

一条小河沟自西向东贯穿村子,河沟两边遍布着很多高低不一致的农田,农田北外围是一条小丘岗。西南方向是著名的亘山,自亘山向东北方向延伸下来是一片丘陵,有很多坡地。丘岗里、坡地边、山脚下很多农家散落其间。一湾溪水自亘山山脉弯了一个大圈后朝北流入一口大垱,叫陈管垱。从此,村子就叫陈管垱,先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繁养生息,冬去春来,播种收割,过着农耕生活。

乡村弄潮人

在我的记忆里,村中有条小街,铺子、诊所、榨坊、那时挺热闹的,是周边村庄所不及。铺子街上坡是四合院小学堂,还上坡是高年级完小班,接收邻近两个乡五六个村的孩子读书。从小学一年级读到六年级,最后一届六年级毕业的都70岁不差几了。

我上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是在四合院读的,后来公社修中学把四合院撤去了。文革时期,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再没有设六年级,我就在原完小教室读完五年级。好高大的土墙屋学堂,两边是教室,中间是走廊,在土屋学校里有着快乐的时光和难忘的记忆。

在我的印象里,村里很多农家的房屋低矮阴暗,还有部分稻草房。在改革开放前农村的房子基本没多大改变。直到改革开放后,稻草房才换成瓦房,没有钱买,自己可以烧瓦,这在以前是不允许的。

乡村弄潮人

村民经历过各种运动,开展过各时期生产,试行过许多耕作方式,就是想怎样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提高生活水平,减轻繁重的农事劳作。由于种种原因,终因收效甚微,没有多大改变。

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号角唤醒了古老的乡村,打开禁固已久的思想闸门。一些旧框框旧体制被打破,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发挥智慧,发挥才干,在有限的土地上拿下更高的产量,创造更多的价值。政府也出台一些富农政策,以粮食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模式,尽快使农民富裕起来。在探索中试种了一些经济作物,不是销路不畅,就是产量不行,没有经济价值,或是根本不适合我地种植。

乡村弄潮人

正当大家寻求不到好的经济作物之时,国际国内需求大量棉花。我地以前就有种植棉花的历史,属于长江中下游棉花主产区。气候湿润,夏季炎热,适应棉花生长。开始大家小心谨慎,只有小面积种植,考虑棉花成本大,种植经验不足,怕种多了搞亏。正当农民彷徨之时,政府重视及鼓励,使农民吃了定心丸。引进良种,指导生产,利用广播宣传,印发通知单,传授技术,制定生产细节,预测病虫,做到及时防治。

村民渐渐尝到了甜头,开始由小丘块扩大到整体,塘水田、冷浸田、溶田、只要能排水的田,都种上了棉花,这些田还抗旱稳产。

棉花生长季节长,从制缽育种到采摘棉花,这种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白天采摘棉朵,晚上要把花从棉朵里剥出来,饿了吃方便面,困了随身在棉花上躺会儿,通宵达旦,有的两夫妻一个还在村棉花加工厂打工。

棉花生产初步形成规模,那时还是以供销社代收模式。后来,国家指导价格,放开市场,允许个人收购,扎花、销售。市场的放开像一针兴奋剂,使村里少部分人看到商机,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立即行动起来,筹备资金,腾出空房,建扎花屋,买扎花车。由最初布袋子统花,到后来打包机包装,发展到自动扎花机。

涌现出一批以谭结、陈卫华为代表的杰出村民,他们以其敏锐的眼光,敢做敢干,涌立潮头,捕足先机,收购附近乡村村民生产的棉花。还使村民在种好责任田同时,到他们加工厂打工,搞副业增加收入。带动了一批小商贩走村窜户收花,不少村民在加工厂卸花抬花,喂花、打包、统棉籽、上车、及其它打杂。

棉花采收季节,村里好热闹,各种大小车辆进进出出,运籽花进来,运花包出去,棉花棉籽运往全国各地,一派繁忙景家。还带动了歺饮、零售、车辆运输。棉花生产、加工高峰期,我村棉花加工销售在湖南省村级中是拨尖的。

乡村弄潮人

一些年的棉花生产,乡亲们渐渐腰包充实,想赶下街去趟县城,没有客车坐。谭结等人挂记在心,村民的事就是他们的事。为了村民上街方便,他们跑政府定线路,线路定了购置车辆。营运当天,鞭炮声声,一辆辆红色的中巴车从村里出发,经过乡中心,途经大堰垱镇,走曾(家河)大(堰垱)公路进入县城,结束了我乡不通中巴车的历史。村民出行方便了,说他们为村里为全乡做了一件大好事,称赞他们有出息、好样的。

今年有事回到家中,坐了村里的中巴车去县城走亲戚,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往东南方向拐进一条村道。我有点疑惑,问师傅去哪里?去偏远的关垱。原来,几个偏僻的村每天中巴车都要到点,那怕一个人就是跑空照行不误,真是人性化的营运,为老百姓着想,方便老百姓。

乡村弄潮人

近些年,受国际影响,棉花产业不景气,村民又恢复水稻生产。陈卫华谭结等人,立即行动,打报告,选地址,在公路边的一个丘岗上,推场子,建收贮粮仓,添置烘干机。村民从田间收割的稻谷就近运到收购点出售,方便了村民,就近能卖粮食,村民称呼的粮店。

村里的弄潮人还有很多,王宏平谢承双也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也是从收购棉花转行承包稻田。很多人都出去了,田地留给在家的人耕种,留在家里的人渐渐力不从心,部分稻田抛荒在那。王宏平谢承双等人,见良田荒芜,良心与责任心的驱使,不顾偏僻远近把这些荒田承包下来,种上了水稻。

王宏平和一位合伙人,购买旋耕机、收割机,除自己承包的200来亩稻田外,还给村民整田、收割,已经是第二台收割机了。看到村民打药困难,蹿蹿跌跌,今年还添置了遥控打药飞机,既方便了村民,又增加了收入。

乡村弄潮人

每次回到家,只要遇见王宏平,都和他聊会儿,种了多少亩,收成可以吧。他微微一笑:吃亏、搞的个热闹。看着他高高黑瘦的样子,正是这份对土地的热爱与执着让他坚持了下来。

后记:谭结、陈卫华、王宏平、谢承双,还有很多。合村并乡,我村合了原鱼山村,鱼山也涌现出了许多振兴乡村致富人,他们是陈管垱村杰出代表,是时代弄潮人。他们敢为人先,涌立潮头,为陈管垱村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出行方便,为国家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内心深处挺钦佩他们,他们没有外出打工,立足乡村,发挥才干,照样干得有声有色,是现代乡村的典范。良心的驱使,早就有这个想法,要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通过我一个平凡人,浅薄的文字传扬出来,也是一份正能量传递,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