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說謊要怎麼辦?

桃園么妹


這個要看孩子多大哦。

小小孩,上託班或者幼兒園這種類型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表達跟不上思維,說出來的在我們看來與實際不符,但可能孩子也不知道他說了啥。比如我們家寶問她今天去哪玩了,她會把她所掌握的所有的詞彙都說出來,或者有段時間是說她最想去玩的那個地方,但實際上當天她並沒有去那些地方,我一般是順著問,那玩了什麼,有什麼是你最喜歡的,遇到你的小夥伴了嗎?等等,然後問著問著,她就說不出來具體的,就開始調整一開始的回答了,今天去了哪裡。

等快要上小學或者是已經上小學的年齡,比如因為考的不好撒謊之類的,分享一個我朋友的栗子。朋友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有一次佈置作業說要背誦課文並家長簽字,第二天老師拍了一個圖片發給我朋友,說xx爸爸,這是您的字嗎?我朋友一看,是兒子模仿他的簽字籤的,他當時超級生氣。

後來他跟我們說,他回去以後沒有發火,而是輕鬆的問了兒子一個問題,說“爸爸有騙過你不?”,兒子想了很久很久,搖搖頭說沒有。

然後朋友又問,“那你有沒有什麼時候騙過爸爸呀”,兒子想了一會低下頭說有。

朋友故作驚訝說“啊,真的嗎?那你一定是遇到特別為難的事情了,可以告訴我,看看我能不能幫助你”,然後他兒子就承認了帶簽名了。

我朋友就繼續說“你是不是覺得背書太累了,一個晚上也肯定背不出來呢,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爸爸和你一起背背看。”

然後朋友說,基本上後來,兒子有什麼事情,都會直接說,困難也會直接告訴他。

所以,如果是低年級小朋友撒謊,糾正是肯定要糾正的,但是需要正面糾正,而這個前提就是寶爸寶媽也是一個言出必行不撒謊的人。

如果是初中或者更高年級的孩子的撒謊,那要分情況了,如果是有自己的小秘密或者隱私這種,也不能算撒謊,還是要給娃一點自己的空間的,想想咱們自己當時也不是什麼都實打實的跟爸媽說的對吧。如果是比較惡劣的那種撒謊行為的話,可能糾正起來,需要花點功夫和耐心了。


林木木是胖媽


所有小朋友都會說謊,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這種行為並不絕對是件好事或壞事。一方面,說謊本身就具有兩面性,雖然謊言可以操縱別人的想法、行為,獲取個體想要的東西;但謊言可以起到保護、安撫的作用,就像白色謊言。另一方面說謊行為是兒童正常心智發展的一部分。一位德國教育學家曾提出:幼兒的說謊行為是想象力和開創性行為的標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謊言讓兒童走出困境,那麼另一個謊言則勢在必行。到了7歲以後,小朋友還持續性地說謊,很可能這種習慣將持續到成年。這個時候成人適時適當地引導和鼓勵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正確引導

懲罰和放縱並不是阻止說謊的有效途徑

有一個實驗,首先將受試孩子分為三組,在遊戲開始前,分別給三組小朋友講一則故事,研究故事對後續遊戲中孩子說謊行為的影響。一組故事是《狼來了》,最後因為說謊小男孩和羊群都被狼吃掉了;一組故事是《匹諾曹》,匹諾曹每次說謊鼻子都會隨之變長;一組故事是《喬治·華盛頓和櫻桃樹》,小華盛頓主動承認錯誤,爸爸表揚了他說實話的行為。三個故事,不同結局。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狼來了》或《匹諾曹》的故事能更有效地減少兒童說謊行為,因為故事主人公因為說謊受到了嚴重懲罰,可以起到一定震懾作用。然而實驗結果恰恰相反,《喬治·華盛頓和櫻桃樹》故事組兒童在後續遊戲中表現出了最少說謊行為。

懲罰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與其向孩子灌輸謊言被拆穿的恐怖,不如引導孩子享受說實話的喜悅。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認為既然說謊是普遍現象,不需要太在意;或兒童的說謊行為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自然消失,因此面對孩子的謊言若無其事、放任自流。事實上,這種做法反而會給孩子某種錯誤的解讀:反正說了謊也沒關係,可以說更多謊。


高質量的陪伴

與懲罰和無視相比,高品質的陪伴或許更有效果。所謂高品質陪伴不是時間上、金錢上、物質上的陪伴,而是真正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理解孩子的需要,不批判、不評價。根據孩子不同氣質類型和特點調整教養方式,如撫養表現出焦躁、牴觸的困難型兒童時要更有耐心。同時以身作則,自己做到言行一致,為孩子樹立正向的標杆。做一個好的陪伴者,而不是看護者。

努力和孩子間建立起結實的情感紐帶。根據依戀理論,幼兒為了個體生存會和照顧者之間建立起一種特殊的情感連接,就是依戀。在安全依戀關係中,孩子能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意願,也能坦然地接受對方的拒絕。這種情況下,不需要通過其他策略(如說謊)達到目的。謊言是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對於還很弱小的孩子們來說,說謊可能是最好的適應社會、保護自己的手段。如果家長不能為孩子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說謊就成了孩子自我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


說來說去,想要培養孩子誠信可靠的品質,最根本辦法就是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和鼓勵,挖掘出他們本性中最好的部分,而不是摩拳擦掌地企圖消除糟糕的部分。正向的鼓勵遠比消極的懲罰更有力量。


兒科醫生鮑秀蘭


回答:從表面上批評孩子說謊是對的,實際這本身就是不正確的方法,批評是對正常孩子的一種教育和行為工具方式,而且批評的方式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現狀,選擇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孩子從小心裡是張白紙,主要是家庭和以外的小環境在他幼小的自尊心裡給他的衝擊,經常說謊意味著他缺乏自信,主要的是家長的責任,任何理由家長都不能推卸家長的過失和錯誤的教育行為方式。

冰心曾經說過:孩子在幼年和少年的時候,他所接受的一切在他慢慢成人以後,會像冰一樣在他的心裡慢慢融化。

最好的辦法是家長找到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在家庭教育和對孩子方面的缺乏正確影響和引導的過失和過錯,以平等的身份心平氣和的向孩子做出解釋,甚至於對自己以前的做事和教育方式當面向孩子做出道歉,取得孩子的理解(對每一個家長來說並不丟人,面對現狀這是你應該做的,這就是真正的家長,如不及時的話很可能走上社會不能自立,到那時候家長可能追悔莫及,反之,你會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幸福),並且以鼓勵的方式增加他的自信心,在以後的教育方面,任何事情的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把他要說的話說完,並且家長要耐心的細細聽他講述,要以平等溫和的討論方式給與說服教育,在任何討論教育的時候,應該耐住自己的性子先聽一聽他的主見和觀點,再好好的加與引導,如果引導無效孩子大發雷霆,作為家長應該忍住性子,暫時給他肯定以後慢慢的給他解開,使他感受到在家庭中有一定的傾訴和主見權利,以此來慢慢增加他的自信心,才能糾正他說謊的習慣。

因為人的任何一種行為不單是表面現象所造成的,都是有一定的心理根源,久而久之這種根源潛意默化的形成了習慣,大多數人的行為在他心裡連他自己都感覺不到,實際都是為了來贏得家長和對方的肯定,增加自己的一點自豪感和信心,到了這個時期,他自己心裡都感覺不出來,這是一種信心缺乏的意識,家長應該友好的給予他提醒,最重要的是在家裡有他平等和他發聲主見的環境,不管他說的對不對,先肯定……後討論……再引導,慢慢的給他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