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代都是美好的回憶,你的回憶中有什麼每看不膩的影視作品?

影視互聯網


我的回憶中,每看不膩的影視作品是《怦然心動》。電影《怦然心動》根據美國作家文德琳·範·德拉安南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情竇初開的小女孩JuliBaker與小男孩BryceLoski的初戀故事。影片在明快輕喜的節奏中緩慢推進,舒緩的鏡頭,如扁舟拂過流水一樣,自然順暢,平敘之中穿插著小主人公各自的獨白講述,同樣的時間場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詮釋著或酸或甜,或得意或失落,或討厭或歡喜的複雜與矛盾,這種重複不僅不累贅反而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更是將初戀情結立體化,少女少男悸動不安的企盼彷彿就在昨天,單純潔淨纖塵不染彷彿觸手可及的雲朵,導演用溫和的鏡頭語言把觀眾推上雲端,重溫初戀舊夢感動的一塌糊塗。

反映初戀的故事很多,但在《怦然心動》這部影片中,導演羅伯·萊納旨在通過交錯的鏡頭為初戀尋求一種解釋:那就是在懵懂的年紀,男孩和女孩有著不對等的自我認知和情感投入。

女孩總是早熟,在《怦然心動》中,由瑪德琳·卡羅爾扮演的朱莉,細緻地表現出女孩早期的神經質和脆弱的過敏神經。在朱莉的少女青春期,她只認同三件事:樹是最聖潔的;自己養的雞生的蛋是最乾淨的;還有就是布萊斯將會是自己的另一半。從最初迷戀布萊斯的藍色的深邃的眼睛開始,朱莉投入了一個少女的所有:她的樹、她的雞蛋和她的初吻。朱莉希望布萊斯瞭解自己,至少可以分享自己的摯愛,她積極地環繞在布萊斯的周圍,吸引他的注意力,在那些日子了,深邃的藍眼睛就是朱莉的全部世界。在這段感情裡,朱莉是跑在前面的。

然而男一號布萊斯卻和所有青春期的男孩一樣——晚熟,他不瞭解朱莉的情感,反而認為朱莉的追求是一種困擾。布萊斯總會長大的,幾乎是一夜之間就長大了,淺顯一點說,是布萊斯的生理成熟促成了他的心理成熟。布萊斯突然發現,朱莉的想法很奇特,她的自豪感很獨特,她的身姿總是環繞在自己的周圍,他愛上她了……於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意,然而,他不懂得愛屋及烏,他沒有接受世界上最乾淨的雞蛋,帶著朱莉的初吻滿世界招搖,還喜歡上了頭髮長見識短(朱莉原話)的女孩,更加糟糕的是,他沒能保護朱莉的樹。朱莉的樹被砍掉了,這讓朱莉覺得,可能布萊斯的眼睛並不是那麼深邃,像爸爸說的一樣,可能布萊斯的整體小於部分之和,這讓朱莉十分受傷。朱莉選擇了退出,儘管這個時候,布萊斯已經愛上了朱莉。在這段情感中,布萊斯處在後面。


由於不對等的自我認知和情感投入,兩人的世界越來越遠,布萊斯笨拙的彌補方式反而使得事情更加糟糕。而在男孩的世界裡,征服顯得那麼重要,朱莉越是不理不睬,布萊斯的挫折感就越強,對於朱莉的思念就與日俱增,這讓青春期的少年整日不知所措,像個犯錯的孩子,也像個迷途的羔羊,這就是成長,朱莉所經受的折磨正在變本加厲地植入布萊斯的生活中,如影隨形,不離不棄。


布萊斯有個糟糕的父親,對於世界充滿了厭惡,而真正的原因不過是他自己失去了夢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和懦弱者,這讓布萊斯多多少少受到了負面影響。好在布萊斯有個不錯的祖父,老人喜歡朱莉,也疼愛布萊斯,他們的點點滴滴老人都看在眼裡,藉著修補花圃的機會,老人和朱莉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關係,於是,朱莉和布萊斯的問題迎刃而解。問題的根源在於樹,所以問題的解決即是布萊斯解決了樹的問題,進而解決了朱莉的問題。

影片在拍攝時採用雙重場景再現,在相同的事件和場景中,雕琢不同的人物想法,這讓觀眾清楚地看到對待同一件事,男孩和女孩的想法竟然有著如此巨大的差別。影片看似簡單的故事卻絲毫不顯得單薄做作,導演細膩的鏡頭語言極富韌性,柔軟的絮語才能撫慰心底最柔軟的一方天地,不只是懷舊,不只是回憶,更像是在祭奠早已失掉的純真和早已不在的憧憬。


墨墨愛看劇


題主您好,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下面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各路大咖能夠指出不足之處,大家一起共同進步。

作為一名比較挑剔的看客,我非常喜歡一些有內涵和深度的影視作品。

以前看過的影視劇感覺有幾部非常棒的《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三國演義》。

我非常喜歡這幾部作品,他們的特點各不相同。

《神鵰俠侶》讓人感嘆愛情的偉大,《射鵰英雄傳》讓人領略兄弟情,家國恨的糾結,《三國演義》則揭示了我們為人處世的一些深刻哲理。

讓我從中做選擇,我還是選擇《三國演義》,因為這部作品,相信你仔細去看一百遍,一定能夠從一百個角度去學習到很多知識。尤其是我們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然後再去與劇中情節對比,總能發現相似點,可以作為我們為人處世的一個參考。

最後,希望沒有深入看過得觀眾們能認真去觀看這些早期影視劇,真的非常棒。也祝願大家和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德馨影視


《英雄本色》是我們那個年代最美好的回憶,是百看不膩的經典影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一、我們的年代

我生在70年代,長在80年代,80年代正是中國翻天覆地的時代,改革開放不但搞活了經濟,同時也搞活了老百姓的業餘生活。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有這麼豐富的夜生活,那時有好多家庭連電視機都沒有,收音機算是家裡的大家電了。偶爾放一次露天電影那簡直就像過年一樣,全家老小早早的就拿著小板凳跑到放映地點,只為了搶佔一個好位置。

二、影響我一生的《英雄本色》

到了80年代中後期電視機開始普及,這時出現了一個新的娛樂項目——錄像廳(準確點講應該叫放映廳),我人生看的第一部港產片《英雄本色》就是在錄像廳裡看的,票價才兩毛錢。


那時我才十多歲,像我們這麼大的孩子能進錄像廳看一場電影已經是很奢侈的事了。時至今日這部影片已經上映34年了,我幾乎每年都會翻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觀看《英雄本色》,都會收穫不一樣的感觸。當我看過很多遍以後我才發現,《英雄本色》根本不是一部簡單的警匪槍戰片,而更像一部情感動作片。在江湖恩怨,喋血廝殺的背後是手足情,兄弟義。影片中感情色彩的表達遠遠比槍戰場面濃厚得多,這是需要時間的積澱才能感悟得到的。

三、靈魂人物——小馬哥

長長的黑風衣,大墨鏡,嘴裡隨時叼著根火柴,超帥的用美金點菸,超猛的雙槍齊射。平時吊兒郎當,嬉皮笑臉,關鍵時候為了兄弟連命都可以不要。影片中小馬哥本可以帶上一大筆錢離開,然而為了兄弟情義,小馬哥毅然調轉船頭重新殺回去,與豪哥生死與共,最後不幸身中數彈而亡。為兄弟兩肋插刀,不惜以命相搏。這就是讓我終身難忘的小馬哥,我心中永遠的英雄——重情重義男兒本色,義字當頭無怨無悔!


自從《英雄本色》上映以後,小馬哥的經典造型成了我們那代人的標杆,人人都在想盡辦法,利用一切資源把自己裝扮得更像小馬哥一些,以模仿小馬哥舉手投足為榮,叼火柴棍已經成了標誌動作,用瘋狂來形容當時我們這一代人一點也不過分。

四、時代變遷

三十多年過去了,《英雄本色》在我的腦海裡仍然記憶猶新,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影片所蘊藏的內涵也有了更深的領悟。吳宇森當時正處在事業低谷期,幾年都沒有拍片;狄龍剛被邵氏解約;周潤發因為連拍幾部電影都失敗,被冠以“毒藥發”的稱號;張國榮當時已是歌壇巨星,但怕影響形象,經紀公司不願意讓他出演。這麼幾個時運不濟的人湊在一起拍成了這部片子真的可以用好事多磨,來之不易來形容。


吳宇森導演把他內心的壓抑結合他特有的暴力美學表現手法,再加上幾個未來影帝的精彩表演,成就了這部經典影片。所以影片中許多經典臺詞都包含他們當時的內心寫照。不但影片成功了,他們也成功了,而且還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影響了我的一生。

五、永遠的《英雄本色》;永遠的“小馬哥”

人的一生很漫長,會有很多東西影響你,打動你。對於我來說《英雄本色》是我這輩子揮之不去的,永恆的記憶。
無論是跌宕起伏的劇情,還是飽含深意的內涵,暴力美學的完美表現,又或是義薄雲天的“小馬哥”,總之這部影片對我的影響遠遠不是我的語言能夠表達的,就像影片的所表達的意境,需要時間慢慢領會,慢慢感悟。

六、經典臺詞

“你沒有欠我什麼,我從來不會逼朋友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我有我自己的原則,我不想一輩子被別人踩在腳下。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有多麼了不起,我是要告訴所有人,我曾經失去的我一定要拿回來。”

這段經典臺詞已經被載入史冊。每逢人生不如意的時候,想想小馬哥的這段話,都會從中獲取力量,得到鼓勵。人都會遇到自己人生的低谷,只要你不放棄,堅持到底,你就一定會成功!

《英雄本色》就是我們那個時代的象徵,是一部百看不厭的經典影片,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美好回憶。

致敬永恆的經典——《英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