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或将影响柔性电子器件等技术发展

集微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团队,借鉴中国方圆文化和古代窗格结构,突破了高分子的新概念并合成了有机纳米聚合物,实现了基于中心对称分子排列的立体选择格子化和聚格子化。

我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或将影响柔性电子器件等技术发展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黄维院士和解令海教授带领的团队针对于高分子的局限性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机纳米聚合物的概念,并开创了聚格类有机纳米聚合物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他们借用了1948年荷兰版画大师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创作的《手画手》命名了这一类纳米聚合物,即手画手聚格,表现出了有机纳米聚合物关键特征。

据科技日报报道,解令海表示,在该研究中,我们设计的A2B2型合成子不仅克服了交联问题,而且有效控制了纳米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

此外,黄维院士也表示,有机纳米聚合物半导体将为塑料电子提供新的方案,这将影响新一代有机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电泵浦激光、柔性电子器件、印刷显示技术以及信息存储与神经形态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据悉,4月9日,该成果已在《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校对/小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