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暉×戴錦華:陳映真,人的體溫、骨頭與勇氣|文化客廳

汪暉×戴錦華:陳映真,人的體溫、骨頭與勇氣|文化客廳

陳映真,對於我們來說,也許是一位遲到已久的作家。在近期他的小說全集出版之前,我們少有人瞭解他一生完整的創作面貌。

陳映真被稱為“臺灣的魯迅”,他的作品筆調樸素,關切人的內心與命運。他為歷史“后街”上的普通人立傳:臺北街頭掙扎求生的小販、揹負著戰爭與歷史傷痕的鄉村教師、為信仰受禁錮的左翼青年、落寞的小知識分子……

溫柔辛酸的人間浮世繪,構成20世紀平凡人的精神史。

走過當代歷史的后街,一個理想主義知識人書寫他所身處的時代,一一回應和碰觸疼痛的歷史議題,他的小說,是真實的歷史,真實的詩。他的小說,他的“第三世界”,他所親歷的時代,他的豐富性和“不合時宜”,都值得我們今天“第一次”討論。

2020年10月13日,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理想國,推出線下特別活動。我們將在Naive理想國咖啡館,邀請戴錦華、汪暉、吳琦帶來分享:

人的體溫,人的骨頭,人的勇氣

閱讀陳映真·文學沙龍

汪暉×戴錦華:陳映真,人的體溫、骨頭與勇氣|文化客廳

| 嘉賓簡介 |

汪暉

著名學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資深教授,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著有《世紀的誕生》《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等。

戴錦華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年》《昨日之島》等。

吳琦

《單讀》主編。

| 你將聽到 |

(1)陳映真的小說魅力與閱讀記憶。

(2)陳映真的“后街”:普通人的故事該由誰書寫?

(3) “上班,是一個大大的騙局”,“華盛頓大樓”系列作品所映照的當下性:異化的人,物化的人、資本社會中的人。

(4)寫實主義的文學風格過時了嗎?

(5)不合時宜才是知識分子應盡的義務?如何看待陳映真作為左翼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

| 時間地點 |

Naive理想國(北京朝陽區郎園vintage南門2號樓1層)

10月13日19:00-21:00

| 報名方式 |

本次活動需憑票入場。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徵集鏈接,留下你的姓名、手機電話和想要來參加活動的理由,我們將選出30名讀者參與我們的線下的活動,並在10月12日晚上短信通知被選中的讀者。短信為麥客表單後臺發送的短信,請查看手機是否屏蔽了該類服務短信,以免漏收。

| 直播鏈接 |

若無法到場參與活動,可關注@新京報書評週刊 微博收看現場直播。活動當天,我們將在微博發佈直播預告。

微博入口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