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诗圣、诗仙,诗鬼,但你知道还有一个诗佛吗?

静下心养生


唐朝是一个各种诗人辈出的年代,在这个以诗歌的兴旺发达的年代里,出现了诗圣、诗仙、诗鬼等流传千年的人物,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因为信奉佛教,对佛理研究非常透彻,诗歌中也经常出现佛教思维,所以被称为“诗佛”,他就是著名的诗人——王维。

01.诗佛王维。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佛王维。这些人是唐代诗人之中最杰出的代表,当然还有王勃、白居易、李商隐、贺知章等人,成就也非常高。这些人代表着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中中国文化的先锋。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还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画家。字摩诘,这个字中就有佛教的含义在内;在仕途上虽然有些起伏,但是曾官居尚书右丞,所以世称“王右丞”。

王维在青少年时期就以富于文学才华而远近闻名。中进士之后,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本来就信奉佛教,随后思想日趋消极,更对佛教信仰趋之若鹜,在心中也日益发展。青年时就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隐居于终南山修佛。

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02.王维著名诗作: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晚春归思
新妆可怜色,落日卷罗帷。
炉气清珍簟,墙阴上玉墀。
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03.结语:

王维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微雨听澜



唐时期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在文化上兼容并包,形成了我国文化极为辉煌灿烂的一页,被誉为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可谓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边塞诗、田园诗、宫廷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派、婉约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诗群星璀璨、熠熠生辉,涌现了很多至今都还耳熟能详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

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骨-陈子昂等等。在此篇中笔者重点回顾一下诗佛王维。


王维生平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以下是笔者参阅相关史料整理的王维生平如图:


艺术成就


其一:诗词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其二:绘画

王维开启了文人画传统。他的画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向往超然、闲适的情怀,追求更多观照内心的与禅宗精神相契合的“自然”境界。其文人画鼻祖的追加定位是始于后人宋代文坛领袖苏轼等人的极力推崇,并随着文人画大兴オ真正开始得以确立。他的画风、绘画思想対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少,后世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系统,都接受了王维的影响,

代表作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怀乡思人,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这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寂。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全诗句句话不离红豆,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明快又不失委婉含蓄,朴素无华,自然入妙。



后人评述


李豫:

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

殷璠:

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司空图:

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

宋祁:

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

苏轼: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陈师道: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敖陶孙:

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辛文房:

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

胡应麟:

右丞五言,工丽闲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贺裳:

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

钱良择:

味淡声希,言近指远,乍观不觉其奇,按之非复人间笔墨,唯有丞也。昔人谓读之可以启道心、淀尘虑。

李因培:

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颡气内充,由其天才敏妙,尽得风流。


姚鼐:

右丞七律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

施补华:

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故其人清贵


END


朗文社


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被人们赋予了不少雅称。比如: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神苏轼,诗狂贺知章,诗鬼李贺。那么诗佛是谁呢?

我来告诉你,诗佛就是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他少年才志,聪明过人。十五岁那年,他去京城应试,他不仅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还有音乐天赋,因此,王维少年时便在京城小有名气。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后来又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等。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多才多艺,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擅五言,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王维的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竹里馆》、《终南山》、《红豆》、《少年行》、《归嵩山作》等。”

王维被人们赋予“诗佛”称号,他与孟浩然也被合称为“王孟”。他还被后人作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