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筆記 第十二章:聖人為腹不為目


《道德經》筆記 第十二章:聖人為腹不為目
/
/
/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tián)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

色彩繚亂讓人眼花;聲音紛雜讓人耳聾;味道混亂讓人失掉胃口;遊玩打獵,讓人心發狂;珍稀的財物,讓人不擇手段。

所以,聖人注重內在實際而不注重表象,故而通過關閉日常感官、意識,以便修練更高意識維度。


評註:

前面幾章都在講,我們需要關閉這些日常感官、意識,達到“無”的程度,以便開啟更高的感官、意識,進入更高意識維度。

放空自我,達到“無”,才能開啟更高的意識,體驗到更高的“有”。

本章繼續強調:死守原有的感官、意識模式是沒有出路,聰明人超越這些有限的表象,開啟自身意識的更高維度,從根本上超越原有的意識模式。

五色,代指各種可以用眼睛去看的顏色、美色、視覺享受;

五音,代指各種可以用耳朵去聽的聲音、聽覺享受;

五味,代指各種可以味覺去品賞的味覺享受;

馳騁田獵:代指各種遊戲、娛樂;

難得之貨:代表各種利益;

在日常感官、意識模式下,我們永遠不會滿足,不停的去追求感官享受、物質享受。

古羅馬貴族常常舉行通宵達旦的狂歡宴飲,為了品嚐更多的美味,他們甚至用羽毛撓自己的喉嚨,使自己嘔吐。

摳吐完,又繼續大吃大喝。

中國古代貴族為了炫富,將上等的珊瑚搬出來敲碎,以便證明自己的富有。

狂嫖濫飲,奢靡炫富,這也許能帶來一時快樂,但這種快樂是無法持久而且有害身心的。

在這個信息爆炸、物慾橫流的時代,為了獲得參與感、滿足感、存在感,人人都在爭著獲取最新的信息、爭著去看最新的電影、去風景最美的地方旅行、購買最時尚的衣服、最新的科技產品、爭著掙錢、爭著成名、爭著成功……

在這一點上,富人和窮人並無本質差別,這是由我們的感官、思維模式決定的。

對感官滿足最終極的追求,就是吸毒,這早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毒瘤。

吸毒者只有通過不斷吸毒來滿足生理感官、意識幻象的需要——這種感官需要一旦不被滿足,就會瘋狂去尋求滿足。最終陷入地獄、天堂之間的無盡輪迴,直至失去生命。

吸毒者的經歷,正是過分追求感官和日常種種需求的極端例子。

老子認為:感官享受、物質追求、乃至我們日常意識所需要的種種身心滿足,順其自然就好,不必過分,不必執著,不必強求。

不輕視金錢、美食、成功、遊樂……但眼裡不應只有這些東西,如果只有這些東西,那就說明境界太低。

愛因斯坦說:“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來看,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裡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末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

將“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視為“豬欄的理想”,這種大科學家的境界,一般人也許難以達到;但是,對於真、善、美的追求,卻是人的天性:我們總在尋找真相和答案,我們內心深處總有善意,我們總會被美的事物打動。

老子並不完全反對聲色犬馬的感官享受,但如果人只有這些方面的追求,就永遠只能在佔有與失落、滿足與空虛的輪迴中打圈。

只有超越舊有的感官和意識維度,才能擺脫這種輪迴。

愛因斯坦沉浸在宇宙奧妙的探索中,所以超越了“豬欄的理想”

修練者可以獲得超級感官,比如超視覺、超聽覺,還可以修得種種異能。

但這些並是修練者的終極目標,甚至這些是不足道的“術”——只有達到“道”的境界,直接體驗到宇宙萬物存在的本體、終極的實相,才算是真的“證道”。

一旦證道,世界便截然不同——自身的內在改變了,世界也截然不同了。

這就是“為腹不為目,故去此取彼”。

佛教中也有類似的觀點:一切我們日常意識所認知、體驗到的,都是幻象而非真實,通過修練,才能體驗和把握更高的存在。

在日常意識狀態下,我們也能接受這樣的觀點: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但是,日常意識的思維結構、能接觸到的知識、身邊的人和環境,改變的難度很大。

老子強調的內在修練,是直接從改變自身意識著手。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畋”就是“田獵”,指打獵。中外的古代貴族都熱衷於打獵遊玩之類的活動。

比如“太康失國”的故事:夏禹把原本“禪讓”的部落聯盟首領位置直接傳給了兒子啟,建立了夏朝,夏啟又把位置傳給了兒子太康。太康喜好遊玩打獵,有一次到洛水南岸打獵樂而忘返,足足玩了一百多天。有窮國的國君羿看到百姓對太康早已離心離德,就在路上阻止太康返回。太康的五個弟弟當初為侍奉其母而隨太康一同前去打獵,看到太康丟掉了祖宗基業,就作了“五子之歌”以表達悲怨之情,其中就寫道:“

我們的祖先大禹說過,在內迷戀於女色,在外沉溺於遊獵,縱情飲酒無度,嗜好舞樂不知滿足,熱衷華美的宮室;這幾項只要佔一項,就會亡國。”①

正所謂“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太康被后羿驅逐後,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王,實際權力操縱在自己手上。但后羿並沒有吸取太康的教訓,他極善射箭,是傳說中射下九個太陽的神射手,他也是一位熱衷於遊獵玩樂的統治者。有一次,后羿打獵出遊很久才回國,他的的手下寒浞發動政變殺掉了后羿,不但如此,寒浞還把他煮了,讓后羿的兒子吃,他兒子不肯,寒浞便將他殺了。

太康和后羿只是開始,歷代君王熱衷於遊樂畋獵的數不盛數。

難得之貨,指奇珍異寶,這裡老子是指生活必須品之外的奢侈品。

在老子看來,能滿足基本生活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追求衣食住行的東西,也不必追求各種感官享樂。

老子多次提到這個意思,比如他說,“即使擁有華美的宮室,也要超然視之”②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宗教,雖然也提倡減少感官慾望和浮奢的物質享受,但並不嚴苟。

老子並不絕對反對這些,他只是說要“少私寡慾”,要減少一些,不要過分沉溺。

在老子看來,世人對感官享受、財貨寶物、華美奢侈的追求是隻看到表面而沒有看到本質,這都是“為目”而不是“為腹”。

既然我們舊有的感官只不過是我們認知有限真理的暫時性工具,那我們還有什麼必要太過執著沉溺其中呢?

這就是老子所謂“為腹不為目,去彼取此”,這裡的“此”,就代表著“修道”。這個意思在老子一書中多次出現。③

註解

①《尚書·周書·五子之歌》,引語原文為:“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②原文見26章:“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③38章: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72章:老子再次用了“去彼取此”。老子之所以三次用到“去彼取此”,並不是指人們平常所說的權衡取捨,而是特別提醒我們意識到:我們應該追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