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不为目


《道德经》笔记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不为目
/
/
/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tián)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

色彩缭乱让人眼花;声音纷杂让人耳聋;味道混乱让人失掉胃口;游玩打猎,让人心发狂;珍稀的财物,让人不择手段。

所以,圣人注重内在实际而不注重表象,故而通过关闭日常感官、意识,以便修练更高意识维度。


评注:

前面几章都在讲,我们需要关闭这些日常感官、意识,达到“无”的程度,以便开启更高的感官、意识,进入更高意识维度。

放空自我,达到“无”,才能开启更高的意识,体验到更高的“有”。

本章继续强调:死守原有的感官、意识模式是没有出路,聪明人超越这些有限的表象,开启自身意识的更高维度,从根本上超越原有的意识模式。

五色,代指各种可以用眼睛去看的颜色、美色、视觉享受;

五音,代指各种可以用耳朵去听的声音、听觉享受;

五味,代指各种可以味觉去品赏的味觉享受;

驰骋田猎:代指各种游戏、娱乐;

难得之货:代表各种利益;

在日常感官、意识模式下,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不停的去追求感官享受、物质享受。

古罗马贵族常常举行通宵达旦的狂欢宴饮,为了品尝更多的美味,他们甚至用羽毛挠自己的喉咙,使自己呕吐。

抠吐完,又继续大吃大喝。

中国古代贵族为了炫富,将上等的珊瑚搬出来敲碎,以便证明自己的富有。

狂嫖滥饮,奢靡炫富,这也许能带来一时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无法持久而且有害身心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为了获得参与感、满足感、存在感,人人都在争着获取最新的信息、争着去看最新的电影、去风景最美的地方旅行、购买最时尚的衣服、最新的科技产品、争着挣钱、争着成名、争着成功……

在这一点上,富人和穷人并无本质差别,这是由我们的感官、思维模式决定的。

对感官满足最终极的追求,就是吸毒,这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毒瘤。

吸毒者只有通过不断吸毒来满足生理感官、意识幻象的需要——这种感官需要一旦不被满足,就会疯狂去寻求满足。最终陷入地狱、天堂之间的无尽轮回,直至失去生命。

吸毒者的经历,正是过分追求感官和日常种种需求的极端例子。

老子认为:感官享受、物质追求、乃至我们日常意识所需要的种种身心满足,顺其自然就好,不必过分,不必执着,不必强求。

不轻视金钱、美食、成功、游乐……但眼里不应只有这些东西,如果只有这些东西,那就说明境界太低。

爱因斯坦说:“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来看,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将“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视为“猪栏的理想”,这种大科学家的境界,一般人也许难以达到;但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却是人的天性:我们总在寻找真相和答案,我们内心深处总有善意,我们总会被美的事物打动。

老子并不完全反对声色犬马的感官享受,但如果人只有这些方面的追求,就永远只能在占有与失落、满足与空虚的轮回中打圈。

只有超越旧有的感官和意识维度,才能摆脱这种轮回。

爱因斯坦沉浸在宇宙奥妙的探索中,所以超越了“猪栏的理想”

修练者可以获得超级感官,比如超视觉、超听觉,还可以修得种种异能。

但这些并是修练者的终极目标,甚至这些是不足道的“术”——只有达到“道”的境界,直接体验到宇宙万物存在的本体、终极的实相,才算是真的“证道”。

一旦证道,世界便截然不同——自身的内在改变了,世界也截然不同了。

这就是“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

佛教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一切我们日常意识所认知、体验到的,都是幻象而非真实,通过修练,才能体验和把握更高的存在。

在日常意识状态下,我们也能接受这样的观点: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但是,日常意识的思维结构、能接触到的知识、身边的人和环境,改变的难度很大。

老子强调的内在修练,是直接从改变自身意识着手。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畋”就是“田猎”,指打猎。中外的古代贵族都热衷于打猎游玩之类的活动。

比如“太康失国”的故事:夏禹把原本“禅让”的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直接传给了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夏启又把位置传给了儿子太康。太康喜好游玩打猎,有一次到洛水南岸打猎乐而忘返,足足玩了一百多天。有穷国的国君羿看到百姓对太康早已离心离德,就在路上阻止太康返回。太康的五个弟弟当初为侍奉其母而随太康一同前去打猎,看到太康丢掉了祖宗基业,就作了“五子之歌”以表达悲怨之情,其中就写道:“

我们的祖先大禹说过,在内迷恋于女色,在外沉溺于游猎,纵情饮酒无度,嗜好舞乐不知满足,热衷华美的宫室;这几项只要占一项,就会亡国。”①

正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太康被后羿驱逐后,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王,实际权力操纵在自己手上。但后羿并没有吸取太康的教训,他极善射箭,是传说中射下九个太阳的神射手,他也是一位热衷于游猎玩乐的统治者。有一次,后羿打猎出游很久才回国,他的的手下寒浞发动政变杀掉了后羿,不但如此,寒浞还把他煮了,让后羿的儿子吃,他儿子不肯,寒浞便将他杀了。

太康和后羿只是开始,历代君王热衷于游乐畋猎的数不盛数。

难得之货,指奇珍异宝,这里老子是指生活必须品之外的奢侈品。

在老子看来,能满足基本生活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追求衣食住行的东西,也不必追求各种感官享乐。

老子多次提到这个意思,比如他说,“即使拥有华美的宫室,也要超然视之”②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虽然也提倡减少感官欲望和浮奢的物质享受,但并不严苟。

老子并不绝对反对这些,他只是说要“少私寡欲”,要减少一些,不要过分沉溺。

在老子看来,世人对感官享受、财货宝物、华美奢侈的追求是只看到表面而没有看到本质,这都是“为目”而不是“为腹”。

既然我们旧有的感官只不过是我们认知有限真理的暂时性工具,那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太过执着沉溺其中呢?

这就是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这里的“此”,就代表着“修道”。这个意思在老子一书中多次出现。③

注解

①《尚书·周书·五子之歌》,引语原文为:“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②原文见26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③38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72章:老子再次用了“去彼取此”。老子之所以三次用到“去彼取此”,并不是指人们平常所说的权衡取舍,而是特别提醒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追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