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毋向遼東浪死歌》

這是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山東鄒平人王薄在長白山舉旗造反時傳唱的一首政治宣傳歌曲。“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是說與其肯定死在征戰高麗的戰場上,還不如起義造反,就算死了也“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過癮了一回!可見,連年的征戰已經將老百姓逼到了什麼份上?!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個王朝。自東晉十六國以來,南北分裂,戰禍不止,綿延270多年,被隋文帝楊堅統一。隋朝的建立,推動了民族大融合,消除了南北經濟交流的障礙,有力地繁榮了社會經濟和文化,使國家實力有了質的提升。

楊堅的兒子楊廣即位後,勵精圖治,做了好幾件影響久遠的大事。營造東都洛陽,將政治中心成功東移到更加安全且對南方掌控力更強的地帶;開鑿運河,連接黃河,長江,海河,淮河,錢塘江五大水系,解決南北運糧難的難題,成為世界上最雄偉的工程之一;滅吐谷渾,敗東突厥,佔領安南、佔婆等地,拓地千里,解除了北方的邊境憂患;創建科舉取仕制度,以考試詩賦選拔人才,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為古代中國的統治者輸送了大批優秀的人才。

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清人王夫之曾經評論說:“隋統一天下,……以啟唐二百餘年承平之運。”可以說唐朝是站在隋朝的肩膀上成長為巨人的,可是這個國力雄強的隋朝僅僅國祚38載,就亡於盛極之時,這點和秦朝倒是十分相像。

那麼,這麼有前途的國家為什麼突然又不行了呢?發生這種重大歷史轉折作用的最根本原因在於楊廣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1、牛逼楊廣:三徵高麗均無功而返

大業三年,楊廣北巡,恰好在東突厥啟民可汗的王庭遇見高麗使者。楊廣當即命其轉告高麗王高元,讓他入朝覲見,否則將親往其國“巡視”。可是,面對楊廣的威脅,高麗王沒“感冒”,根本無感。於是,早就想收拾高麗小國的楊廣發動了對高麗的征討之戰。

大業八年正月初一,隋帝國第一次東征高麗的100萬大軍完成集結,由皇帝楊廣親自帶隊從薊城正式開拔。共有左右各12軍,每日派遣一軍,依次出發,魚貫前進,整整用了40天,大軍才出發完畢。各軍首尾連接,鼓角相聞,旌旗綿延長達960裡。此外,楊廣直屬的十二禁軍,朝廷的三臺、五省、九寺的隨駕官員隊伍也長達80公里。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如此浩大的兵力,用了7個月的時間,得到的結果是遼東城數月久攻不克;來護兒水軍平壤遇伏,盡喪四萬精兵;宇文述三十萬大軍因戰線太長、缺乏給養被迫引兵西還,渡河之際全軍被殲僅剩2700人。第一次遠征高麗,就這樣慘敗而終。

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大業九年春,楊廣再度御駕親征,於三月初四率領百萬大軍進抵遼東。久攻之下,遼東城依舊固若金湯,國內卻傳來了楊玄感造反的消息。6月,遠征軍只能倉促撤軍,堆積如山的軍資、器械、糧草全都來不及運走,白白地送給了高麗人。

大業十年三月十四日,楊廣再次率領大軍開始三徵高麗。此時的高麗,表面上還在堅決頑抗,實則早已筋疲力竭了,之前的兩次大戰已經令他元氣大傷,所以高麗王高元選擇投降。楊廣欣然接受降表,立刻傳令來護兒班師還朝。沒有想到,高麗的低頭只是權宜之計,大軍回師後他們根本沒有踐行臣藩之國的責任。楊廣知道被他們騙了,頓時暴跳如雷,可國力耗盡,已經無計可施。

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2、苦逼楊廣:連年征戰掏空了國家的腰包

這場本來可以不打或者等國力充實了再打的戰爭,在楊廣的一意孤行下終於拖垮了大隋帝國。自從楊廣即位以來,系列大型工程和連續對外擴張已經極大地消耗了隋文帝楊堅為他留下的家底,長年被徵發徭役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整個大隋已經陷入了深深的危機之中,而極度自負的楊廣卻被自己取得的一系列成功矇住了雙眼,沒有休養生息,卻執意發動了這場沒有什麼必然意義的戰爭。

三徵高麗帶來的直接消耗是搭進去將近40萬精兵,以及數不清的軍事物資,還有楊廣三次御駕親征的排場費,都是驚人的巨資。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多起民變。山東是當時主要的戰備後勤基地,當地百姓飼養戰馬以供軍用,同時徵調大批民夫運送糧食前往遼東前線。由於運輸途中車輛損毀嚴重,牛馬死亡量大,加之頻繁的徭役擠佔了耕種時令,導致山東、河北大量農田拋荒,糧食價格暴漲,再加上黃河氾濫,老百姓食不果腹,已經被擊穿了生存底線。大業七年,山東鄒平王薄率先造反。緊接著,劉霸道、孫安祖、張金稱、竇建德、孟讓、郭方碩、郝孝德、格謙、孫宣雅等泥腿子紛紛揭竿而起,門閥世族楊玄感也發起了叛亂,可謂盜賊成群,烽煙遍地,天下蕭然,民生凋敝,世族大家離心離德,百姓民間哀鴻遍野。

三徵高麗,不了了之。老將來護兒當著部將的面就扼腕長嘆:大軍三出,未能平賊,勞而無功,吾竊恥之!此時的楊廣,已經不再是那個雄心勃勃、建功立業、讓人追隨的英明君主,而是一個為了面子不惜搭上國運的“戰爭獨夫”!

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3、傻逼楊廣:在江都溫柔鄉里當起了鴕鳥

威望值已經降到最低的楊廣,還沒有收住自己作死的腳步,而是在國破家亡、身敗名裂的道路上滑得更快了。

三徵高麗無果之後,楊廣也明白國庫空虛,不允許他再發動遠程奔襲的戰爭了,英(zhuang)雄(bi)夢還沒有泯滅的帝國君王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北巡。這次北巡的結果是雁門被圍三十三天,差點把老命都搭進去,嚇破了好大喜功的楊廣的膽!

楊廣已經明白自己對天下的掌控能力一天不如一天了,可是他不願意相信。他不願意相信,老爹通過“開皇之治”給自己留下的殷實的家底能真的有敗光的一天;他不願意相信,自己做了那麼多建功立業、開疆裂土的大事,結果怎麼能這麼悲催;他不願意相信,自己掌握著天下人生殺予奪的權力,朝堂的臣子、民間的百姓們真的都有膽量反抗君命神授的天子嗎?!然而,答案是肯定的,天下已經開始再次紛亂。

楊廣寧願相信天下無賊。凡是敢於在他面前呈報實情的大臣,不是被奪官,就是被下獄。為了耳根清淨,他乾脆開始南巡,乘龍舟沿新修的大運河向歌舞昇平的江都翩然而去。

楊廣曾作詩曰:我夢江南好,徵遼亦偶然。然而,江都卻辜負了他,這裡不是王朝嶄新的起點,卻是楊廣埋骨的深淵!在楊廣沉醉於江都溫柔鄉而不自拔的時候,瓦崗軍赫然發展成為義軍裡最大規模的一支,相繼又有劉武周、梁師都、郭子和、薛舉、李軌、蕭銑等核心人物舉旗反隋。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這些人造反可不是本著為了吃飽飯而來的,他們要的是:天下!

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在群雄逐鹿的歷史舞臺上,大隋朝最重要的掘墓人——李淵父子終於按奈不住,也從晉陽起兵。此後的戲碼中,各路叛軍爭相割據,血戰連連,隋煬帝已經徹底從舞臺中央淪為二流配角,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長安了,所能做的就是及時行樂,長醉不醒。他在江都的離宮中開闢了一百多座精緻的別院,每一座院落都美輪美奐,而且美女常住,美酒佳餚常備。楊廣在這一百多所別院中逐院流連,尋歡作樂,就這樣渾渾噩噩地走到了生命盡頭,為宮廷政變亂軍身死,時年五十歲。

窮兵黷武隋煬帝:因雄心而誤國,因勤勉而敗家


結語

後世人常常罵楊廣荒淫無道,其實真是對他存在著很多的誤解。楊廣錯在太想當一個雄才偉略、四合歸一的有道明君了,他是個有相當能力的君王,但是野心矇蔽了他的雙眼,更矇蔽了他的心靈。他過高地看重士大夫階層在國家穩定中的作用,而無視了最底層人民的安危苦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楊廣當時也知道這個道理,也許他真的能成為一代明君也說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