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被腰斩那一刻他后悔了吗?

有李戏说


我是路遥知,有幸回答。

李斯不会后悔,踩着吕不韦上位,害怕重蹈吕不韦覆辙,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利。一步步从小民奋斗到大秦帝国丞相这个位置,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却最后仍然身死族灭,何尝不是求仁得仁呢?

少时就追逐功名

李斯是楚国人,年轻的时候曾当过小吏,有一次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害怕地逃跑。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看到这里的老鼠吃的是美味的粮食,也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李斯从老鼠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能不能有出息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就向荀子去学习帝王术,学成之后就去秦国求功名,投到了吕不韦门下,更通过吕不韦进一步获得了秦始皇的赏识,被拜为客卿。

谏逐客令是为了保自己的功名

李斯闻名于世的《谏逐客令》也是为了保自己的功名。当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来离间秦国。请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逐。”

李斯也在计划好的要驱逐的客卿之列,于是李斯就上书《谏逐客令》把秦国历来的客卿们的贡献大书特书,最后秦始皇回心转意,恢复了他的官职。

配合赵高还是为了自己的功名

吕不韦被秦始皇剿灭后,李斯一步步坐到了吕不韦的位置。在这位前任丞相倒台的过程中,李斯有没有出卖他,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在秦始皇清算这位前朝老臣时出了不少力。

秦始皇病死后,到了他抉择的时候了,赵高说了那么多点都没有说动他,唯一说动他的是扶苏倚重蒙恬,威望等等他都不如蒙恬,继位后必定以蒙恬为相。而一旦蒙恬为相,李斯必定会被清算,重蹈吕不韦覆辙,李斯后世子孙必然被牵连。如果立胡亥为帝,则可以安享荣华富贵。这种情况对李斯来说是非生即死的抉择,他根本没得选,又何来后悔?

不愿抛弃功名而死

到了秦二世时,赵高已经基本在精神上控制了胡亥,这时李斯本该功成身退,决然抛弃功名,退出政治旋涡。他不退,还要进,还要去和赵高争。李斯本意是为秦国,可当时他配合立胡亥害死扶苏蒙恬时又把秦国放在哪里?后来就良心发现了吗?

在秦二世眼里,一个是事事奉承的中车府令,一个是已位极人臣的丞相,丞相要再进一步岂不是要当王、当皇帝?何况还是左丞相、右丞相、大将军一起进谏,这简直是要夺权啊,昏庸的秦二世把这三位一起下狱也是理所当然了。进谏的具体内容我就不细说了,不然太啰嗦。

结语

结局是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自杀身亡,李斯还抱有幻想,不愿自杀,最终和次子一起被腰斩于市,夷三族。从年少时为功名由楚国入秦国,为功名阿谀奉承上位,到最后还是为功名而死,他抛不下功名而死,我想他重来一次还是不会后悔。


我是路遥知,原创不易,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关注,谢谢!


路遥知


李斯为秦贡献良多,聪明人。


李斯很聪明,作为秦相为秦贡献良多。面临赵高如此危险的政治投资,他还是干了,应该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至死不悔应该是大人物的特性,我想他不一定会后悔。所以后不后悔,还只有问他才知道!


淡忘忆


李斯那个悔啊,肠子都悔青了。

被斩之前和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倶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意思是我想和你再一次一起带着猎犬去上蔡东门捕猎兔子,还能实现吗?

这句话里是对以前那种平淡的生活深深的眷恋。要是着这个时候,有个神仙突然出现在李斯面前,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回到赵高拉拢他矫诏之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回去改变历史。

李斯轻敌

李斯说到底还是对权利太眷恋了,这份对权利的眷恋赵高看的很清楚。所以赵高敢拉着李斯去矫诏。而李斯则小看了赵高,他打心底是瞧不起赵高的,在他的眼里,赵高一个太监,只能做做服侍皇帝生活的事情,哪懂什么政治。他当时一定是认为,只要把胡亥附上皇位,那他一定会是第一功臣,可以权倾天下。

他忽略了一件事,赵高从始皇帝死后,立刻就想到矫诏,并且把所有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杀扶苏,抓蒙恬,囚蒙毅,秘不发丧,尸体臭了拿咸鱼来盖住味道一直回到咸阳。所有的事情做的滴水不漏,赵高看清楚始皇帝的威信有多高,这一切都在始皇帝的余威下完成。可以说赵高的形势的分析还是准确的。

这样一个太监,有巨大的野心,有执行野心的胆量,这一点连李斯自己都不如,李斯却没看见。所以说李斯轻敌了。


另外,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很信任赵高,赵高也很了解胡亥,凭他对胡亥的了解,他一定可以知道只要胡亥登基做了皇帝,他就可以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要除掉李斯这个同谋者。毕竟李斯是丞相,多年来在朝中还是有很多门生故吏,是有一定势力的,赵高也会怕李斯把这事抖出来把自己干掉。于是,赵高就给李斯下了套,每次在胡亥玩的最开心的时候,让李斯进来求见,几次下来让胡亥很不爽。最后等胡亥真的很讨厌李斯以后,找了个机会把李斯除掉了。

可以说,从赵高怂恿胡亥矫诏登基以后,李斯就一直处在赵高的鼓掌当中,李斯在临死前,应该也是有所醒悟,才会说出想和儿子打猎的话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