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的秀才,地位如何,待遇究竟能不能養活自己?

秀才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匿,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

这里的秀才,就是指优秀人才的意思。

西汉时期,人才选拔多采用察举制,由地方官员考察人才的知识,道德,能力,进而向中央推选。

这些被推选的人,就叫秀才。

东汉时期,因为刘秀名字的避讳,又改称秀才为茂才。

到了明清时期,秀才成了官方称呼为“生员”之人的别称。


明朝时期的秀才,地位如何,待遇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那么,在明朝,一个生员,或秀才,仅凭自己的身份,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呢?

其实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通过几个片段,来把这事说清楚。

一,

把明清时期的科举,类比为今天的高考,考研,其实有点不恰当,没有多少可比性。

这么说的关键,就在于数量上的差距,量变而成质变,无论往多还是少的方向,都是如此。

举例来说,有明一朝,两百七十年,进士的数量是五万多,举人则是十万多,约莫是进士两倍。

秀才有多少,没有具体数字,但是可以推算。

明朝乡试,就是省级考试,三年一考,录取率仅为3%-10%,

两百七十年参加乡试的,算上重复考的也不过百万。


明朝时期的秀才,地位如何,待遇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然而,能够乡试,不一定就是秀才,还要刨除相当数量的“荫生”,“监生”。

算下来,整个大明一朝,全国秀才数量不超过60万,这是上限。

实际上据统计,清朝268年,秀才也就46万人,明朝大致也就在这个数上下。

明朝时期,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绝大多数一辈子都没出过县。

这样的话,一个秀才,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在偏远乡村的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

运气好,像万历年间的陕西,县官离任没人接任,巡抚急切下,就地提拔了几个秀才顶替,当然这是极端个例。

通常来讲,在农村地区,不要说举人了,就是秀才,也往往能与乡绅名头挂钩。

话又说回来,这也得看,在什么年头,什么地区。

二,

经历元朝的科举兴废,进入明朝初期,尤其是在当时的北方地区,秀才的含金量,待遇,与明末相比,那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明太祖,成祖两朝,到处都缺人,考上个秀才,再不济也能成为当地跟官府打交道的乡绅。

越往后,秀才数量一多,自然含金量就下来了,就出现《武林外传》里吕秀才那种,中不了举,自己又爱面子不知变通的穷秀才了。


明朝时期的秀才,地位如何,待遇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再就是地区不同,秀才的地位也不同。

明朝每县秀才考试录取名额,根据当地粮赋,文风,各有不同,大致下限为8人,上限是20人,通常在10-15名之间。

基本就是说,越富的县,交公粮越多的县,录取名额越多。

看起来好像是越穷的地方越吃亏,实际上越富的地方读书人越多,反倒是穷地方录取率要高些。

话又说回来,穷地方出头的路子也少,秀才留在当地的,地位相应高些,但是能混得生活补贴的路子也少。

三,

有地位,受人尊重,未必就一定意味着衣食无忧,不然吕秀才也不会愁成那样。

一般来说,只有晋级成为举人,才能真正的实现跃迁,改变生活境遇。

秀才么,待遇有,大致有以下几类:

1,明太祖定下的每月供米若干,后来有的地区改成月例银一两,直到明末没变过,历经风吹雨打,翻番的通胀。

明初一两银子可买2-3石大米,到了明末,买一石都够呛,大家可以体会下。

这还是要有“廪生”的资格才可以有,也就是参加考试,成绩排在前几十名。

考试的成本相当高,所以好多自觉没什么希望的,不去参考,也就没有了这份收入。

2,可免家中两人杂役,几亩地的田税,按土地出产有增减。

杂役,也就是劳役,徭役,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其他还有诸如见了县官可以不跪,诉讼时不能轻易受刑,可以添置奴婢等。


明朝时期的秀才,地位如何,待遇究竟能不能养活自己?


总体来说,秀才只是个“功名”的门槛,单靠这个养活自己,甚至家庭,实在勉强。

要么,就努力更进一步,要么就自己活络些,做些管账,文书,教书先生之类。

混得好的,也可以加入官员的幕僚,谋取更好的生活。

但是无论明清,越到后期,通过各种手段,如推选,花钱得到生员身份的,越来越多,这个秀才的地位也就越来越掉价了。

地位,待遇这些,始终会有,但要想生活不太拮据,主要还是跟地方,跟个人的性格,能力有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