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對“行孝要趁早”怎麼看?

用戶洋陽


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年輕了,事實上我不認同行孝一定要趁早的說法,孝順應該無時無刻在進行,而不是刻意地提起。

為人子女、為人後輩,孝順是本分,但前提是你得知道什麼是“孝順”。真正的孝順不是你要拿很多錢去養他們,而是真正的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去解決問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最困難的事。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數家庭都像我家這樣,彼此生活在一起卻鮮少交流,除了吃飯睡覺,我不知道你在忙什麼、累不累,儘管那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人,而親密程度卻還不如朋友。坐在一起除了“你最近過得怎麼樣”“錢夠用嗎”的例行問題之外只剩下尷尬,常年的角色缺席讓彼此都覺得陌生。

我真正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是兩年前,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那個人不在了,我甚至沒有見到他最後一面。那個時候的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行孝就是好好賺錢,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但他人不在了之後,我才慢慢回想起曾經有過的事情,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次炒菜,他急切地叫奶奶來吃,說這是妞妞第一次炒菜,你快點!其實那不是我第一次炒菜,只是他們太疼我,在家裡從不讓我做飯,才變成他眼中的第一次。還有許許多多小事,在他離開之後,細節才越發清晰起來,才終於明白他最想要的是什麼。他從來沒有像父母一樣希望我一定有大作為,他對我說,你一個女孩子不用那麼累,又不指望你養家餬口,開開心心的就好。但那幾年,我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愛笑,脾氣暴躁,我到現在還記得他跟我說:“你好久都沒笑了,女孩子要多笑啊。”

別的就不說了,越想越覺得遺憾,在我終於懂事之後,他不在了,有無數次我在想,要是那個時候我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好了,他就會開心一點,也能安心一點,是不是就不那麼為那個壞脾氣的女孩擔心了。

在他離開之後,我一度很喜歡重生的故事,我在想如果時間真的可以重來,我真的想告訴那個女孩:錢不是盡孝必須的,好好陪陪他,別忽略他的感受,做飯給他吃,不然你會後悔的,就像我一樣。


MC陳小陳


“行孝要趁早”是話是對的。因此,我們對父母的孝要做到:

一,從小理解父母的心。

父母對子女的心是什麼?那就是願子成龍,願女成鳳。說明白點,就是希望子女個個有出息,有作為,一代更比一代強,爭光耀祖振家聲。那麼,我們從小聽父母話,努力學習,立志成才。當我們走上社會,父母又擔心我們不務正業,不遵紀守法走邪道,我們要理解父母的心而堂堂正正做人。父母的心永遠憂為子女憂,樂為子女樂,我們理解父母的心,不讓父母為子女操心牽掛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道。

二,孝道父母要關心父母平時生活中的小事。

不要認為父母年紀並不大老,身體健康,對父母放心,其實,父母身體再有病,怕子女擔心而強裝笑臉。因此,我們要善於觀察父母生活中的小事,從言行舉止上知父母的心來關心父母,特別是對父母身體更要時刻注意著,操心著,須知道,父母身體健康是子女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幸福,關心父母身體是最好的孝道。

三,平時多陪同父母聊天。人最重要的是心態,心情舒暢,開心快樂每一天能延年益壽。子女平時能陪伴父母,讓父母開心就是孝道。如果認為待父母年老,日常生活中有困難,再來孝道,別說殺雞買肉讓父母吃,父母端著雞肉,望著湯,只是兩眼辛酸淚,他無法無心吃,那時子女又是怎樣的心?待父母老了,舉行什麼祭祀形式又有何用?有何意義?

因此,我們孝道父母要趁早。


譚文祿


對行孝要趁早我非常贊同。現實生活中就是一個"等"字誤了多少該辦的事到最後沒時間去辦,對盡孝有些人就會說:等我有時間才培父母去旅遊散心,等我有錢了,才買父母喜歡吃的給他們吃,買好的給他們穿,可是你什麼時候才有時間?什麼時候才有錢?你知道嗎?你父母等不起了。直到最後還是沒得你的穿,沒得你的吃。盡孝千萬要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