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清和月的云川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这句话不只是用来为自己的不被共情开脱的,有的人只会在自己的呐喊得不到理解时笑称是别人不懂,却转而对别人的伤痛冷嘲热讽。敏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脆弱也不代表拥有让别人都让着你的权利。是自己玻璃心,就不要说别人矫情。两千万的房也好,两千的月薪也罢,人类崩溃起来都一个样,面对暴雨灾害烦恼恶心都一样无助,都同样拥有发牢骚宣泄的权利。把张晓晗骂上热搜,除了让她更难过,也只会让你显得更加狭隘。




人间流浪汉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说得有些消沉,但是并不让人绝望。

悲喜不相通,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是对立的。

有可能你的哀愁,在他人看来就是喜剧。

在两个对立的人群中来看,对方的困难就是自己的胜利,对方的痛苦就是自己的欢喜。我们在看到坏人受到惩罚时流露出的绝望,心情是非常舒畅的。因为矛盾对立,所以心情相异。

人心冷漠的时候,对这个世界的冷暖感知是麻木的,对他人的悲喜是无感的,如果想要让对方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向大家诉说心中的痛时,周围的人听得麻木了,基本就没有感觉了。

如果两个人是恶性的竞争关系,你的失败与挫折,会让对方感受到高兴。所以,在工作中,永远不要向潜在的竞争者获取同情。

悲喜也可能是相通的,人类有共同的情感基础——真善美。

两个语言完全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在遇到高兴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哈哈大笑,都会手舞足蹈;在遇到生离死别的时候,都会悲伤哭泣,都会唉声叹气;在遇到美丽的风景,漂亮的人的时候,都会从内心流露出喜欢和欣赏;当遇到丑陋的事物时,都会表现出厌恶和唾弃。

世界不是平的,不能简单的非此即彼。

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和遭遇挫折时,不要指望别人的同情和施救,更需要自己拯救自己。不能对别人期待太高,但不妨我们对别人施以援手。就像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冷嘲热讽,我们主要依靠自己战胜疫情。但当国内平稳以后,我们又力所能及的派出数十家医疗专家组,分赴各国帮忙。

所以,我认为,不能以同理心期待别人,但我们可以以同理心帮助别人。


岁痕星火


是人类,悲喜就相通。

人类与其它动物一样,都有思维,都有情感,但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在于能表达情感,表达思想。人类有自已各自的语言和文字,所要表达的也不外“生、离、死、别)”。

一、人种不同,追求相同

现代文明,我们都是“地球村”的村民,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疆域,各国间贫富不同等级,科技发展有差别,但人们追求生活幸福目标相同。

二、文明度越高,人类关连越紧密

以这次疫情为例,我国最早发现具体疫情,某些国家自以为能独善其身,站在一旁看热闹,讲风凉话,现在呢?他们身陷其中,疫情的严重已远远的超过我国当时的状况。此时,全世界在疫情面前,悲喜只为疫情。

三、人类命运是个共同体,休戚与共

再以这个“冠状病毒”为例,疾病面前,都要面对死亡;疾病面前,防、控手段一致。每个国家,各国人民都为不幸的人们悲伤,为治愈的人们庆生。什么叫休戚与共?就是这样:休,快乐着;戚,悲伤着。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明白了这道理:人类荣辱相关,休戚与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