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不出山,可能活的更久。如果是你會出山嗎?

於野洋


如果三顧茅廬他沒有出山,他在歷史上會不會仍舊是位傑出的人物或者壽命更長呢?這是肯定的,他或許不是軍事家,不是政治家,但可能是獨具一格的茶客、養生家與文學家!仍舊是令人欣賞不已的人物!

讓我們看看諸葛亮隱退前後的作為就知道一二了。

書、茶具基本是諸葛亮出山前後的形影不離的東西,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之遠。完全是養生專家的套路。

讓我們再看看其他兩個總跟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人,一個是劉伯溫,一個是曾國藩,他們兩人也跟諸葛亮一樣,幾乎一生書茶不離身。

除了政績與軍事才能,更多人折服於他們的文學修養與人品。所以,人還真得相信那句話,人品好的人運氣通常都不錯。

如果諸葛亮不出山不那麼鞠躬盡粹和操勞,胸懷寬廣且能修身養性,壽命自然比普通人要高。


酒城酒痴


諸葛亮飽讀詩書、精通八卦、熟知天文地理,他儒、法、道造詣都很深,他一生淡薄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羽扇綸巾,仙風道骨,道家底蘊尤為豐厚。他不出山,一定少很多煩勞,會活得很久。如果是我,我會出山,因為我更崇尚他身上所體現的精神風骨。

一、諸葛亮的追求

1、諸葛亮儒家的情懷

諸葛亮《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實際上說出的是諸葛亮的心聲。處在亂世,深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趨勢,更加洞悉“亂也必然,治也必然”的歷史規律。

儒家文人操守情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紮根於心,他治亂不驚。他隱居南陽、躬耕隴畝,廣泛瞭解社會情勢,堅持讀書和思考,不斷地修養自己,“窮則獨善其身”,通過修煉為有所作為做準備,以求“達則兼濟天下”。

2、諸葛亮的道家追求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有一首插曲叫《臥龍吟》,很能反映諸葛亮的追求: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諸葛亮身上有著濃濃的道家情懷,中國道家都是治世隱於泉林,修德修身;亂世入世,以治國安邦為己任。適逢天下大亂,群雄紛爭,諸葛亮非常清楚天下形勢,也知道自己的歸宿,但他卻選擇出世修德修身的路,滿懷治國安邦的雄心和滿滿社會責任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出山輔佐劉備,治國安邦,成就事業。

2、治國安邦的抱負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自比於管仲,樂毅。”這說明他想成為匡扶正義、抵抗強暴、安邦定國的賢臣,也按照成就管仲、樂毅一樣事業的追求修煉自己。

劉備“三顧茅廬”誠懇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成就一番事業。他感恩知遇和不負所學,制定《隆中對》國策,然後貫徹國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並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最後為了夢中的理想積勞成疾,病逝在北伐的路上。

二、諸葛亮的出世實踐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聯吳抗曹、取荊州、奪益州、得漢中,稱王稱帝,三分天下得其一;

受託輔佐劉禪、修復聯盟、重典治內、平南中、發展經濟,把蜀國治理井井有條,恢復元氣、迅速積累國力。

興利除弊,積聚力量,六出祁山,五次北伐,命隕五丈原,終未能如願實現統一復興漢室的夙願。諸葛亮死前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求”、“天不助我也”。

水鏡先生在諸葛亮出山時說“孔明雖得其主,而未得其時”。但諸葛亮卻在“不得其時”的形勢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幫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也算是走出一片全新的事業天地。

諸葛亮輔佐劉備17年,輔佐劉禪11年,一生實踐更像一個入世修行者,內道外法,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胸懷坦蕩,是智慧力量的化身;他忠貞不渝、為國為民,是道德力量的化身;他人格高尚、意志超凡,更是意志力量的化身。28年的入世就是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修德修身的實踐。

諸葛亮出山時對弟弟諸葛均說“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28年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出師未捷身先死,星隕五丈原,我們更多的是敬佩和長嘆。

綜上所述:諸葛亮如果不出山,他會活得長久些。但是,作為所學深厚,造詣很高的文人,他的修為之路,更隨著社會時勢需要而變動,亂世治國安邦更是他的追求和情懷,更是他修為實踐道場,修德修身,才是他所有思想和行為的目標。因此,他出山是一定的,寧可壽短,也心繫蒼生,這就是中國文化在他身上積澱的道德力量。

這個歷史人物給我們的啟示:“淡薄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做事業要學得智慧,凝聚道德,強化意志,心慮專一,才能有所成就。


晴空遠望史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諸葛亮最後的死因是勞累過度而死,如果諸葛亮不出山一直留在隆中的話,那麼安逸的生活一定會讓諸葛亮生活的更好。我很喜歡諸葛亮這個人,今天就嘗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諸葛亮出山前的生活

很多朋友上學的時候都學習過《出師表》,裡面諸葛亮對於自己的生平進行介紹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因為這句話,很多朋友可能覺得諸葛亮真的是在南陽一地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艱苦貧寒的隱士的生活。但是說實話,諸葛亮過得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艱苦度日的耕地生活,他種地可能就是為了陶冶情趣、打發時間,就像陶淵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一般。這種種田並不專業,也不能養活自己,畢竟種出來的田沒法看,往往是“草盛豆苗稀”,讓真正的老農民看到怕是要大罵幾句。

諸葛亮自幼就是個孤兒,父母雙亡,只有一個弟弟諸葛均,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便去投靠自己的從父諸葛玄。諸葛玄這個人是豫章太守,並且與荊州牧劉表關係很好。劉表早年是個士人,曾經身陷黨錮之禍,素有文名,與諸葛玄等文人交好也不奇怪。

此後在天下大亂的情況下,諸葛玄一家便投奔了劉表,之後在荊州安定了下來。俗話說得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諸葛玄的家底子應該不薄,再加上劉表的照顧,諸葛亮一家的生活水平應該是非常好的。諸葛亮“身高八尺”,如果沒有豐厚的家底支撐估計也長不了那麼高。

之後諸葛亮就去讀書了,在東漢末年,讀書不是人人都讀得起的,只有真正的有錢人才能讀書。我們舉諸葛亮的主公劉備為例,劉備家中貧窮沒有錢讀書,因此劉備讀書的錢都是他的族人劉元起資助的。劉備讀書的時候都幹了什麼呢?據記載: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也就是說劉備讀書的時候,憑藉著劉元起給他的生活費就可以去玩狗馬、玩音樂、買很多衣服、結交朋友……由此可見讀書是一個花錢的事情。

而諸葛亮的老師不是別人,是當時出名的大儒水鏡先生司馬徽,因此諸葛亮在讀書上的花銷估計也不遜色於劉備。

諸葛亮身邊的朋友也不是一般人,其中有潁川石廣元、潁川徐元直、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襄陽龐士元等人。裡面崔州平太尉崔烈的兒子,崔均的弟弟。剩下的幾人出身恐怕也不簡單。(徐庶遊俠出身)

諸葛亮曾經評價大家“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要知道在東漢末年,當官主要依靠的是“察舉制”和“徵辟制”,這兩個制度非常依靠家世的加成,如果出身貧寒之家,那麼光憑藉能力恐怕很難做到一州長官,必須依靠身邊親朋好友的舉薦才行。例如說龐統一開始在劉備麾下僅僅是一個小縣令,後來依靠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才得以在劉備麾下嶄露頭角的,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家世關係的加成,一個人很難在東漢出頭,更別說是做到一州一郡的長官了。

據田餘慶先生的分析,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提出不是簡單地對著地圖說話,雖然益州西涼一帶諸葛亮很難到達,但是諸葛亮勢必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於荊州附近進行了考察,因此才能提出“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的建議,這說明諸葛亮至少是對荊州附近的地形非常熟悉的。因此我們可以想象諸葛亮在學習之餘非常注重實地考察,頗有一些顧炎武的“經世致用”精神的影子在。

分析到這裡,我們可以對諸葛亮在出山之前的生活做一個大體的概括:諸葛亮生活富足,喜歡看書,閒暇時候喜歡進行一些體力活動以鍛鍊身體,交友廣泛,朋友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二代人物,身體力行,喜歡外出進行一些戶外考察。

因此可以說諸葛亮在荊州的生活是安定而且富足的,如果諸葛亮不出山的話,他可以在荊州一直延續這種生活,憑藉著諸葛亮的能力和在荊州的聲望,他可以過著非常好的生活。

二、諸葛亮為什麼出山

如果我是諸葛亮的話,我一定會出山的。俗話說的話:“學得屠龍術,賣與帝王家”。諸葛亮學了一身本領,如果日後不能用在輔佐君王之上,那麼這一份本領就大打折扣了,就彷彿是“錦衣夜行”一般,雖然好看但是沒人能看見。

首先來說,諸葛亮對於實現自我價值有著非常高的期盼。《三國志》中記載:

“(諸葛亮)身長八尺,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諸葛亮喜歡《梁父吟》,《梁父吟》的內容就是講的是晏子二桃殺三士的故事,說明諸葛亮在內心之中不排斥殘酷的政治鬥爭與陰謀詭計,這可以從側面說明諸葛亮內心是一個不甘於寂寞的人,他希望自己的一身本領都可以得到施展。

另外,諸葛亮喜歡將自己比作管仲、樂毅,管仲為良相,樂毅為良將,諸葛亮以此二人來比對自己,說明諸葛亮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個“上馬打仗,下馬治國”的全能型的人才。此後的歷史發展也證明諸葛亮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是十分傑出的人,可以說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代表人物之一了。

因此從自比管仲樂毅與《梁父吟》一事中可見諸葛亮是十分希望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

其次,諸葛亮的身邊人都對諸葛亮有著非常大的期盼與讚賞。例如說諸葛亮在自稱管仲樂毅之時,身邊的人都覺得諸葛亮大腦不太好,只有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徐庶等人真的認為諸葛亮的才能比得上管仲樂毅。

諸葛亮的老師司馬徽也稱讚諸葛亮為“臥龍”,而最初提出“臥龍”這個稱號的則是龐德公。由此可見諸葛亮的親朋好友老師同學都十分欣賞諸葛亮的才華,在這一批人的鼓勵之下,諸葛亮更願意去彰顯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困死在荊州一地中。

最後,劉備對於諸葛亮的信任與認同。有句名言說得是:“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這種信任感與贊同感往往會換來古人的誓死效忠。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劉備已經是天下成名已久的英雄人物了,而諸葛亮在很多人眼裡只是個酸書生和大話精。在這種情況下,劉備願意去犯下身段三顧茅廬去見諸葛亮,這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我們反觀曹操,在實力強大之後面對著張松的歸順,曹操居然幹出了羞辱張松之事,最後張松便投降了劉備。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在《出師表》中曾經回憶了這段感情,諸葛亮寫到: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因此從《出師表》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深切的感情。

因此從以上三點來分析,諸葛亮即便是死,也非常願意走出隆中來表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即便諸葛亮最後死掉的時候,他也仍然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自己的價值,留下了自己萬年傳誦的故事。

正如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中引人深思的一段話一樣:

“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這樣拼搏的人生,即便是最後累死,也是諸葛亮所喜歡的吧。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