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能出祁山不摧毁祁山呢?


为什么诸葛亮能出祁山而不摧毁祁山呢?

诸葛亮摧毁祁山绝无可能。对于当时的蜀汉和诸葛亮来说,七年五次北伐中原就是诸葛亮一个人的表演。不论功过成败,北伐战争虽未损国力而伤元气,也基本上没有实现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兵法有云:“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意思就是说从来没有过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而诸葛亮执意如此,除了转移蜀汉国内矛盾和骚扰曹魏发展壮大,也许还有“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和“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的原因吧!

面对国力强大、兵强马壮的曹魏,北伐都无法取得胜利,更别说一鼓作气去摧毁祁山了。那么,是哪些决定性因素影响着诸葛亮无法取得进军中原的胜利或者说无法直接摧毁祁山呢?

首先,既定战略的失误。

西蜀北伐距离远战线长,战略配合发挥作用不大;错误使用办事不利的马稷等人致使街亭失守造成第一次北伐失败;松散有限的结盟不能形成战斗力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还有刘禅听信谗言在后方扯后腿也造成了一次无功而返。这些都是诸葛亮事先没有算计到的,都可以归为战略上的失误。

其次,战争补给供应不上。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无不体现出后勤保障对于战争的重要性。而诸葛亮五次发兵三次因为粮草不足而撤兵。在战争中,司马懿算准了你粮草无法供应,就是不战而采取消耗你粮草的策略。粮草问题固然与刘禅的奢侈昏庸有关,但诸葛亮在未解决后勤保障的情况下贸然出兵,也是错误的。

最后,综合对比处于劣势。

曹魏有统一的中原大地,后方稳固,兵多将广,后备力量充足,而且关中又易守难攻;蜀有诸葛亮,但魏有与诸葛亮不相上下老奸巨猾的司马懿,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局面,反观曹魏,人才济济,才智之士不断涌出;就战争环境而言,西蜀是三国最弱小的国家,刘禅又无法与先帝的勤政相比拟,而曹魏虽然曹芳与司马懿争权夺势,但政治还是稳固的,综合国力也始终保持强盛的态势。如此,诸葛亮又如何能够偷得间隙?

题主问为何诸葛亮不摧毁祁山,以上因素不论,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祁山绵延几十公里,山势险峻,居高临下;祁山堡四面如削,城墙坚固,只有一个城门能进出,易守难攻,试问:诸葛亮如何能够办得到?


当文化插上翅膀


诛人诛心,他想收服的是人心!


金龙道学


葛亮在出祁山的时候马超尚在人间,诸葛亮曾经说过,羌人最佩服马超,所以让马超驻守西面是最好不过的了,所以西面大可不必担忧,而诸葛亮一直奉行东联孙权以拒曹操,这些已经在后期得到充分的体现了,就算诸葛不联孙权进攻,但是孙权一时也不会偷袭蜀国,而在1出祁山的时候魏延就说偷袭子午谷,这时他已经合理的分析了魏国的兵力部署以及作战方法,却被诸葛亮否定,兵出祁山,让40万人慢性消耗.蜀国山道难行,粮草运输困难,所以诸葛亮总有缺粮退兵的时候,也出现了失街亭的败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