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有必要担心之后大学选专业吗?

乔乔


有必要,以山东省新高考政策实施为例,填报志愿的模式改成了“专业+学校”,而且对专业的报考有“选考科目的限制”,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专业要求你必须选择了物理才能报考,那么没有选择物理的学生,将无缘该专业。不少高校老师都建议考生将职业生涯的规划前置,及早考虑意向专业,并在高一选科时完成选择。

如果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或者是以后向什么方向发展,可以选择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方法,通过测试全面认识自己、科学选择专业、准确定位职业发展方向。测试结束后系统会根据考生的实际作答情况,整合出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分析报告。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等个人优势,结合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国内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以及意向高校对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选择匹配度较高的专业。

类似这些相关信息一般都可以在院校官方网站中的院系和专业介绍中查询到,或者通过高校相关招生宣传材料了解,当然也可以通过拨打高校招办电话等方式进行详细咨询。

建议考生登录阳光高考网,查看院校、专业相关数据,包括院校特色专业、往年录取分数及招生情况、往年录取分数、就业方向等。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提前熟读该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了解相关录取规则以及细节要求。


山东教育快讯


首先高考前是否有必要担心之后大学选专业?我觉得担心是不至于,但是至少该考虑了。

我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说一下:

1、高考文理合并的省份。比如山东,因为高考文理合并,学生需要在高一下学期决定自己的6选3如何选课,而选课是由大学所选专业来决定的。比如:希望学医学,那么高一下学期就要决定了。
2、对于高考之前,有一些重要的升学渠道,比如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招生,这些都是高考之前进行院校申请,也是提前进行专业的选择。

3、由于绝大多数省份均采用平行志愿填报的方式,势必会造成部分院校分数扁平化,部分院校上下限差距过大,比如考虑吉林大学,如果考优势专业势必要在640分以上,而不是根据提档线来考,心中会更加有数。

希望以上内容有所帮助。


大智教育肖天一


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副教授许凯文提到过一个名词叫“空心病”,是指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入北大清华之后,陷入一种空虚焦虑的状态,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

能考入清北的同学,都是学霸中的学霸,然而还是会有这样的心理问题。

我个人觉得选专业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后,为了对自己负责,而必须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

没有理想和爱好的人,对选择专业十分困扰,缺乏内心驱动力,即使分数再高,考到国内最好的大学,依旧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容易患上空心病。

可能最后选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浪费了四年的时间。

但是有了理想和爱好,才能具体化成专业,为了实现理想,会自发产生学习的动力,也因此有了清晰的目标,知道距离理想的差距是多少分,可以细化为具体努力的方向,以及具体方案去如何提高自己的分数,最后才能拼尽全力考进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进修喜欢的知识,毕业后从事热爱的职业。

没有目标而一味的只看中分数,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分数说到底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是实现理想的手段,不能本末倒置,不看重理想只看分数。

光有理想也不行,光有分数也不行,最好是理想带动分数。

因此,在高考前,非常有必要既定目标,决定好想考的专业,再向着具体目标成长前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