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在和婆家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抑郁?

Nanayang


首先,从你提问可以看出你没把婆家当自家,你嫁过去了婆家也是的你的家,和家人在一起,毕竟公婆不是跟你从小生活在一起,这都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环境不同性格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有差异很正常,但不管是什么事什么样模式相处,总之相互包容与理解很重,学会换位思考,人无完人,能够包容别人的人同样也会赢得别人理解,抑郁是因为你还没有融入这个家,敞开心扉做好自己,你会发现人和人相处无非就是包容与理解,而不是斤斤计较。


慕容兰琪


你对婆婆一直心存不满,心里有怨气,但因为性格的原因,一直憋着,排解不了。但是,当负面情绪压抑久了,你就会变成一个移动的活火山,随时会爆发,到时就不好收拾了。所以,现在我们先不论是非,先来帮你处理情绪。

暂不论是非,先来帮你处理压抑的情绪。

第一步,请你把你能想到的所有的对婆婆不满的事写下来,一件事一件事地写,每件事都分别写在一张纸的左侧。

第二步,在每张纸的右侧,写上你当时对婆婆的期待,以及当婆婆没有满足你时,当时你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婆婆,当时我多么希望你能……,可是你……,我很……。

第三步,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空间,一个人。坐在一张椅子上,对面放另一张椅子,找一个布偶或抱枕放在那张椅子上。把这个布偶或抱枕想像成是你的婆婆。

第四步,一件事一件事地把你的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

方法是:把写好事件和情感的一张纸贴在布偶或抱枕上,先描述事件,然后描述你的期待和情绪感受。也就是说,对着玩偶或抱枕说出来,就像是婆婆坐在你面前,你面对婆婆说一样。

如果语言表达还不足以发泄你的情绪,那么就用行动表达。你可以对着布偶或抱枕做出任何你想做的举动,来充分发泄你压抑已久的情绪。


情绪处理完了,现在我们再来整理认知。

首先,性格分析。

我推测你婆婆是个外向的人,有什么就说什么,不想带孩子就会直接跟你说出来,护短也会直接表现出来。这种性格的好处是,不会委屈自己。

而你是个内向的人,可能还存在安全感不足的问题。你有什么事不明说,有什么苦也憋着。因为不敢说不明说,所以特别期待对方能懂你的心思,在你不说的情况也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满足不了,你就开始失望了,愤怒了,委屈了。

但是你内向,心理能量又弱,你不会向外表达和发泄,只好对自己下手了。抑郁就是自己攻击自己的结果。

但是,让一个外向的人懂一个内向的人的心思,这有点难,别说是婆婆,即使是一个外向的娘家亲人也难以做到,因为外向的人经常不走心。有什么事,你得明确地说出来,他们才知道。

所以,性格差别大,有可能是婆婆不喜欢你的原因,也是你觉得自己憋屈的原因。


其次,事件推理。

先说说婆婆不给带孩子这件事。你回顾一下,当时婆婆说自己的孩子刚带大,所以不想带你的孩子,这是不是事实?如果你老公跟小姑子年龄差别确实很大,婆婆确实刚把小姑子带大,很疲惫,这是事实,那么你没有理由抱怨。我们不能只想自己省心,不管别人是否劳累吧?

所以,这种情况下,婆婆不给你带孩子合情合理,不能因为自己安全感不足,而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假想敌;把婆婆不帮你带孩子,等同于,婆婆故意伤害你。

再说婆婆护短这件事。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如果婆婆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护着,那才叫真正的可怕。这至少说明,这是一个没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这是一个爱自己儿女的妈妈。婆婆有爱的能力,你要做的就是,如何能让婆婆理解你,爱上你。

还有,你能去照顾流产的小姑子,说明你是一个好嫂子。你之所以去照顾小姑子,因为她是你丈夫的妹妹,你是因为爱丈夫,所以才去爱他的妹妹。你不是因为爱婆婆,所以才去爱小姑子的。这个你要区分清楚。

所以,你去照顾小姑子这件事,跟后来婆婆不理会你,这两件事没有关系。你跟小姑子的关系,你跟婆婆的关系,这是两种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你可能做不成一个好儿媳,但不耽误你成为一个好嫂子。同理,婆婆可能做不成一个好婆婆,但她确实是一个好母亲。你不能因为婆婆对你不好,你就对小姑子不好,这是张冠李戴。她对你不好,你只能用,你也不对她好,来替换。


认知调整好了,现在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还爱你的丈夫,爱你的小家,那么我们就往好的方向去努力。下面是我给你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学会善解

善解你的婆婆。怎么善解呢,就是把婆婆放到她的成长背景中去看她。她小时候是被抚养人轻视的,还是重视的?她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什么?她成年后,与她的婆婆之间关系如何?是不是她的婆婆也不喜欢她?

善解的结果是,你会发现,每个人今天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没有一个人会故意要去伤害谁。所以,虽然婆婆的行为可能伤害了你, 但她肯定不是故意这样的,她这样做一定是有她的原因,只是你可能不知道而已。

你不只是要善解你的婆婆,还要练习善解身边的所有人,你老公、小姑子、爸爸妈妈、亲戚朋友等。每当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情绪不佳时,感觉自己受到伤害时,都用善解的方法尝试理解对方。

善解的目的不是要纵容对方错误的行为,而是能理解他的行为,而不致于让自己受伤。所以,善解他人,既保护自己,也利于他人,是利人利己的选择。当你习惯了善解,你的安全感就大大提升了。


建议二:调整性格

我们每个人的内向或外向的性格,是天生的,不能更改,但却可以调整。

不是说内向的性格不好,内向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弊端。但是,不管是极端的内向还是极端的外向,都是不健康的人格特质,都需要调整。你可以从特别内向调整为不那么内向。

具体的方法是,你尝试着表达自己,尝试着多与人交往,尝试着打开自己,尝试着做一些说话多的工作。另外,充分发挥内向性格的优势,比如善于倾听、关注别人的感受、细心体贴等,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人格日渐完善。

当别人看你,看不出来是内向还是外向,该说的话不少说,不该说的不说,既能动也能静,说明你性格调整得比较到位。

建议三:守好阵地

你要清楚,你自己的小家才是你誓死捍卫的领土,你的婆婆、你的小姑子、其他亲戚等都在这个小家庭之外。不管跟婆婆和小姑子关系如何,只要能维系好跟老公之间的关系,那就都不是事。

如果你有能量和力量,把婆婆和小姑子等人,纳入到你的信任半径里来,那当然很好。如果不能,也别勉强自己。划清边界,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好,提供自己的情绪价值,守好自己的阵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建议四:积极思维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消极的人关注悲哀的一面,积极的人看到希望的一面。

就拿婆婆不帮你带孩子这件事来说,正是因为婆婆不帮你带,你才有机会跟自己的孩子更多地相处,更有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极其有意义的。

再来看婆婆跟你关系不好这件事,婆婆不喜欢你,不愿意掺和你的事,这不正是你跟丈夫携手共患难的成长机会吗?有多少小家庭因为婆婆的强行插手而面临两难的境地,有多少妻子会因为妈宝男老公而不得不变成“男人婆”。

你都不用自己划清边界,婆婆已经帮你划好了,婆婆变相地帮助你的老公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婆婆变相地帮助你跟老公和孩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所以,并不是哪个人、哪件事伤害了你,而是你对这个人、这件事的看法伤害了你自己。换言之,你今天的坏情绪,原因在你自己。也只有归因于内,才能改变和成长。

总而言之,你有三种结局。你可能会因为婆婆不帮你、冷落你而顾影自怜;也可能会因为婆婆不帮你、冷落你而暗自庆幸;甚至会因为你自己的成长,而重新收获婆婆的信任和爱,收获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结局如何,全在你自己,因为只有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和主演。在此,预祝你成功地编导和主演一部生活喜剧和励志剧。

我是心理彦究员,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您身边的心理咨询师。如果您有婚姻情感、家庭亲子类的心理困惑,欢迎关注并留言,我会及时关注并回复。

心理彦究员


我是郭家心理姐,我来回答,其实你对自己认识挺清楚的,是因为心里憋了太多的气,而这种愤怒发泄不出,所以到最后变成了抑郁。

其实患抑郁症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婆媳关系,比如在婆家受了委屈,自己很委屈,郁郁寡欢,所以到最后得了抑郁症。

其实婆媳关系本就不好处,但是可能对你来说你不擅长拒绝,所以呢,会生很多闷气。

就像你所说的,小姑子流产了让你去医院陪三天,其实在你看来你是不乐意的,但是你又不好意思拒绝。

因为这件事情委屈的是你自己,但是你又不敢说,你也不敢拒绝,所以即便你做了心里也是不舒服,而这股气一直憋着,憋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问题。

可以看出在婆家你一直是比较委屈的,很多时候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但是呢,到最后自己生闷气,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

所以为什么在婆家你就比较容易抑郁,因为婆家人太强势了,你没办法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可是自己承担了自己也感觉很憋屈,所以呢,抑郁了。

对于抑郁的人来说,合理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这是预防抑郁的第一步。

第2二步就是把那些花在别人身上耗费精力又费力不讨好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好好爱自己。

抑郁的人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无谓的牺牲,那么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怎么判断自己到底是不是在牺牲?

很简单,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问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还是说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感觉委屈,或者是痛苦?

换句话说,在拒绝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不会有罪恶感,而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又会不会不快乐?

如果是就说明你在做牺牲,如果不是,那你可以放心去做。

其实在婚姻当中,女人真的没必要把自己累到半死还费力不讨好,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整个家庭就会协调很多。

比如男人承担起自己照顾父母,照顾兄弟姐妹的责任。

而女人作为妻子,好好地爱自己,照顾好自己和孩子,这就已经足够了。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再顾及男方的家庭状况,给予适当的帮助。

一个智慧的女人是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不是做一些自己本不该做的事,然后把自己累的半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