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业分组,老师强调只能5人以下作为一组,一般都是以寝室为单位,我是6人寝,我要重新自己组队吗?

孟伟康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比较深入的体会,以为我也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几乎每一门课程老师都会分小组的形式,一方面是为了学生可以跟好的学习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项目,大学中,很少有书面作业的,大多数是项目作业,一个人很难完成,这时就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作来完成,另一方面,分成小组,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做出来的作业,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还有大学很多自己学习的地方,比如翻转课堂,就需要多人合作。

在分组中,我觉得还是不要和自己一个寝室的分组比较好。一个寝室的,大家一起待久,可能很多想法就会雷同,这要想出来的就比较片面,并且一个寝室的都是男生或者女生,想法也没得那么全面。我在大一的时候,网页课要做一个网页,就需要分小组,四个人一个小组,我们寝室刚好四个人,我们就成为了一个组。在做网页的过程中,那叫一个难受啊。有两个人比较贪玩,一般是要到交作业的期限了才会来赶作业,恰好这个网页比较难,一时间也难以弄好,但是做后还需要把各个部分用超链接连好,在交作业的最后一晚上,我们通宵了一晚上,结果还差强人意,最终老师通过了一半,打回来继续做。改了又改,最终改了n次,才通过。这就是一个寝室的一个小组。思维单一,操作比较困难,导致不好的结果。

因此,我觉得大学分组,可以不跟寝室一个组,单去组个队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可以熟悉更多的同学。


掌理


我一般情况下不会和舍友组队,除非是合作过并且很有默契的室友,否则在合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矛盾再带回宿舍,是很烦人的事情……很庆幸的是我有2位高中同学和我同一个专业,也是非常优秀的队友选择[呲牙][呲牙]如果是经常需要组队的专业,建议发展6-7位互相了解实力的、合作过并且有默契的候选人,以后要组队时给个眼神就好了[大笑][大笑]


AKayKay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可以找2-3优秀的同学为一组。大家都积极配合,你会很开心、轻松。

大学时,我们有个科目那一学期基本都是案例讨论(以组为单位)。

我们也像你说的那样,以宿舍6个人为一个小组。

结果我们在讨论、做PPT时,一同学说你们讨论吧,把PPT做好,到时她上台分享就好。

上课前,我们提前把做好的PPT给到她。

结果上课时,她在台上对着PPT念,还磕磕巴巴的。

最后她说:“不好意思,这PPT不是我做的,我不知道说什么?”

最后老师很生气,老师:“不是团队合作吗?为什么你没参与?你们谁上来讲?”

最后我上台去讲解。

这件事,我到现在还记得。

毕业10年了,还印象深刻,因为当时内心很生气。

内心想法:你要上台讲,至少要熟悉我们的PPT内容,知道分享案例的背景、分析思路、讨论结果、建议……

从那以后,我都主动去找队员,避开她。

团队合作,不是指望部分人参与,而是所有人应该主动配合。

干嘛你不做,人家要把劳动成果分享给你。

加油,不要在意是否局限在舍友,有些时候,找优秀的合作伙伴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