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股票越跌越要加仓”,这是为什么?

太多的不该


这个观点太过笼统,我能理解提问者的意思,“股票越跌越要买”是有前提条件的。分析在何种条件下,股票越跌越要买前,我们先得理解,买股票最基本的原则——不要亏钱。因为一旦亏钱,人的心理就会影响判断和行为。

如附图所示,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他们的“前景理论”里,构造了一个价值函数曲线,描述了人们对于收益的非线性反应:在盈利的时候,函数体现的二阶性质是厌恶风险;而在亏损的时候,函数体现的二阶性质是偏好风险。账户是否亏损成为人们风险偏好和风险厌恶的分界点。所以,巴菲特说过,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因此,今天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投资人采取的是稳健投资法。

首先,稳健投资要求每次建仓最好控制在资金池10%以内,而且入市时,股市正在上升行情,并且并非高位,比如当前A股就正好符合。

其次,选股应价值投资,有基础面支撑,市盈率合理。切忌跟风追游资股、消息股,并且股价并未创新高。放眼当前股市,这样的股票并不少。

最后,如果股价上涨实现盈利,则设定止盈点,不可贪婪,落袋为安。

在以上稳健投资基础上,如果基本面没有变坏,股价却莫名下跌,或者大盘不景气导致个股跟随大盘下行,都不用慌,这个时候就该“越跌越买”,股价每下跌10%,就加仓一次,每次加仓都控制在资金池10%,以拉低建仓成本。比如,以每股10元买入股票A1000股,成本就是10元,结果下跌了10%,则再买入1100股,成本是9元。两次合计买入2100股,成本降低为9.47元,也就是说股票A反弹时,只要回升到9.47元,你已成功解套。所以,只要在稳健投资基础上,越跌越买,就在不断降低建仓成本,后期股价迎合基本面回升(不可能同等基本面只有该股不涨),或者大盘回暖(如遇熊市操作另论),很快就能解套,实现盈利。同样,盈利后,要分批次减仓,最终在达到止盈点前,只留下10%的仓位,这个时候就叫“越涨越卖”。



白天给我火眼金睛


股票越跌越要加仓,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理论,这个理论有一个非常要命的前提,那就是你的钱足够多,甚至是无穷多,如果真的是那样,你的钱足够多,你也就不用炒股了,早就享受生活去了。

每个人的本金甚至是机构的本金都是有一定额度限制的,而我们绝大多数散户的本金应该是在50万元以下,在这种有限的资金额度内,我们是无法做到股票越跌越加仓的。之所以股票下跌而加仓,主要是第一买点选择不正确,通过加长的方法来摊薄成本,以后依靠反弹解套甚至获利,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知识。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股票处于下降通道,股价节节下挫,这个时候你很难捕捉到股价的拐点,一旦你加仓在半山腰,那么你的仓位就非常重了,这个时候股价继续下挫,你就会重仓,甚至是满仓套牢,即便是真正的拐点到来,你也没有能力再去加仓了,所有的反弹都是为了解套,最好的结果就是白忙活一场,而绝大多数人都处于亏损的状态。

股票下跌加仓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操作,但加长的比例和加长点位的选择非常具有科学性,是检验一个交易者是否是成功交易者的试金石,也是交易中比较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这种操作,一般人要慎之又慎,不能盲目的相信逻辑上的推理。


小散李大鹏


有人说“股票越跌越要加仓”的原因在于哪方面?不知道这样说有没有什么前提,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不负责任的。前提我们需要考虑的是:

  • 资金量支撑:越跌越加仓,是有自信股票一定会有底、并且会触底反弹,可惜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只能不断的越跌越加,但是这一路补到底部,至少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支撑,不然还是有可能补完在半山腰了,而且仓位还得做好控制;

  • 对左侧交易理论和实战有丰富的经验:越跌越加仓,说明股价还没有走势明显的上升趋势,多是在股价调整到一定水平之后,提前进行布局,也就是左侧交易者比较擅长的方式;

  • 基本面分析水平:既然有了越跌越加仓的准备,说明对股票的调整还是有长时间的预估的,那对于这种中长线的股票,公司基本面将会是比较重要的支撑,如果公司是有问题的,股价又随之不断走低,这是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这样的股票越加仓只会令自己越被动了。

所以,“股票越跌越要加仓”,这个一定是考虑好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