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為何蜀漢人才凋零的這麼厲害?是何原因?

澹泊從容


蜀漢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話說起來就感覺非常之悲慘。但事實上,三國時期的蜀漢並沒有真的這麼悲慘。正史上也並沒有“蜀漢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或者相關意思的記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語是出自清朝末年一本反對封建迷信的作品《掃迷帚》中。正史上蜀漢雖然在後期確實出現了人才凋零的現象。但確實沒有悲慘到那種地步。

廖化此人確實在蜀漢政權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歷史記載,廖化從東吳逃亡回到蜀漢後,劉備見到廖化非常的高興,並且任命廖化為宜都太守,後來廖化也是一路官運亨通,成為了蜀漢後期國之柱石般的存在。確實蜀漢在損失了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魏延等人後,整個蜀漢就挑不出多少可獨當一面的人才。雖然在蜀漢後期還有鎮北大將軍,安漢侯王平、左將軍宕渠侯句扶、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張翼以及廖化四人硬撐著蜀漢,但其四人和之前的大將相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這也是為什麼說蜀漢人才凋零的緣故。畢竟前後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了。

首先蜀漢的基礎條件確實是三國之中最差的一個。曹魏獨霸整個北方,人口密集,而且經濟發達,當時世家大族多居於北方。這就使得曹魏根本不擔心人才匱乏問題。東吳孫氏經營江東時代,其統治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東吳也不擔心人才斷層。唯獨蜀漢根據薄弱,而且臣子之間派系眾多。根本就團結不到一起。互相之間競爭太過於嚴重。而且蜀漢這個外來政權也不容易引的人心歸附。

此外人才的選拔制度上,蜀漢也是落後了太多了。曹魏方面曹操強調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不論出身皆可獲重用。蜀漢政權還在延續漢朝的察舉制度,這就導致蜀漢選拔人才方式僵硬,真正的人才很可能因為限制條件而流失。即使蜀漢選拔出來的人才也都是一些之乎者也的窮酸腐儒,真正的有用之才是察舉制選拔不到的。

最後一點我就是諸葛亮的把持蜀漢大權導致蜀漢人才出現斷層。諸葛亮掌控蜀漢時期,其權利慾空前高漲,諸葛亮自己把權利緊緊的握在手中,絲毫沒有培養接班人的意思。即使用人諸葛亮也是任人唯親,這種近親繁殖的選才方式自然沒什麼大用。而且諸葛亮對於不是自己一陣營的人也是刻意的打壓。使得有本事且和諸葛亮不是一陣營的人才遭到打壓。就比如說魏延吧。蜀漢僅剩的大將之才,先是被諸葛亮打壓,諸葛亮死後又被諸葛亮黨羽打壓,最終還含冤而死。如此這般做法,蜀漢能培養出人才就奇怪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三國時期諸侯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漢代以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主要就是察舉制,到東漢後期,人才選拔已經被門閥士族牢牢控制在手中。東漢政府失去了新鮮血液的注入,以至於後期發生農民起義,不得不依靠門閥士族進行鎮壓,同時促使士族的進一步壯大,直到東漢政府失去了對地方的有效控制。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爭霸,歸根結底就是對人口資源和人才資源的爭奪。

曹魏方面,曹操已經吸取了東漢時期依靠士族的弊病,開始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隨著曹操對北方的統一,擁有全國一半的土地以及大多數的人口資源,在人才方面相比劉備、孫權方面更佔據優勢。此外,曹操在名義上掌控者東漢政府,天下大多數士族都是歸心於北方政權。



孫吳方面,隨著北方戰亂,中原許多士族南遷,其中遷往江東的就有以張昭給代表的許多大族。孫策平定江東後,就大力重用南遷士族,對當地土著士族是極力打壓,最終孫策死於江東士族許貢門客之手。孫權接替後,逐步向吳人治吳過渡,周瑜去世後,相繼由有吳人背景的魯肅、呂蒙、陸遜接替其職權。加之,孫權作為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始終將吳地士族處在掌控之下,同時對外採用自保一方的策略,這就保證了孫吳方面人才基本夠用的局面。


蜀漢方面,蜀地也有隨著戰亂遷入的中原士族,但是蜀地本地士族在歷史上始終存排外的特點。劉焉、劉璋時期,隨著劉焉入蜀的東州集團士族就遭到益州本地士族的排擠。劉備入蜀後,帶著荊州士族進入益州,以至於這麼偏居一隅的地方三股勢力進行爭奪。劉備活著的時候,尚能將三股勢力團結在一起,採取重用荊州士族、拉攏東州士族、打壓益州士族的策略,也基本保證了蜀漢政權人才的供給。諸葛亮時期,繼續沿用劉備的治蜀策略,但是益州的外來士族始終沒有真正在這塊土地上紮下根來。隨著諸葛亮的不斷北伐,這些外來士族不斷被消耗,尤其賴以倚重的荊州士族消耗的最為嚴重。劉禪時期,面臨消耗殆盡的荊州士族、尚有實力的東州士族、虎視眈眈的益州士族,也不得不採用孫權的本土化策略。


但是益州士族始終存在的排他性,讓劉禪政府也缺乏人才可用。所謂廖化做先鋒,就形象的說明荊州勢力的急劇衰減的結果。


安定郡小書生


蜀漢後期確實人才凋零。但這個鍋,要甩給諸葛亮一個人,就有些過分了。

劉備、諸葛亮、劉禪、蔣琬、姜維,都有責任。

相比之下,諸葛亮的責任算是比較輕的。

劉備:親手毀掉大半個中生代。

蜀漢的第一代將才,可謂星光閃耀。

夷陵之戰前後短短數年,關張馬黃相繼離世,理應由第二代接班了。

當時,已經有一波中生代湧現出來:黃權、魏延、馬良、劉封、孟達、陳式、吳懿、吳班、馮習、傅彤、張南等。(黃忠也是入川之戰開始閃耀,但年齡偏大,故歸入第一代)

除了魏延,黃權應當是其中最大的發現。

漢中之戰,人人都知道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皆權本謀”。黃權本應是一個新一代帥才。

可惜,在劉備生命的最後幾年,把整個中生代給端掉了一大半。

首先,上庸之亂中,孟達反叛、劉封被殺。

隨後,夷陵之戰中,劉備更是虧大發了:在江北領軍的黃權投魏;馬良、張南、傅彤、馮習更是悉數遇難!

就這樣,劉備基本上親手葬送了自己大半中生代力量。

諸葛亮:建設一部分,摧毀一部分。

公平的說,諸葛亮算是對蜀漢提拔了不少優秀人才。

姜維自魏國來;王平自中級軍官提拔(劉備時,王平只是牙門將);其他如張翼、張嶷、馬忠等人,也都成長為不錯的將領。

此外,劉備時期留下來的中生代將領,在諸葛亮手下也表現得相當不錯。

滷城之戰中,魏延、吳班、高翔,大敗司馬懿,展現出他們的實力。

有朋友說:諸葛亮窮兵黷武,只顧打仗,不注重培養人才,這是不客觀的。

且不說諸葛亮是不是窮兵黷武。軍事人才,難道是靠和平環境,讀書培養出來的?

不過,諸葛亮卻在人才上,仍有幾次關鍵錯誤。

馬謖,原本是優秀的參謀人員。

諸葛亮要鍛鍊鍛鍊是好的。可卻一開局就拿去對張郃這種猛人。結果···

魏延,原本是經驗最豐富,也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每次北伐,多以他為先鋒。

可是,卻在諸葛亮死前稀裡糊塗害死了。(諸葛亮是否故意弄死魏延尚有爭議。但毫無疑問,魏延之死諸葛亮是要負責的。)

另外,受到權力鬥爭的影響,李嚴等人也未能人盡其才,稍顯遺憾。

不過,因政治鬥爭造成人才損失,是誰也避免不了的。魏的荀彧、夏侯霸;吳的陸遜、諸葛恪,都在政治鬥爭中折損。用美國那位甩鍋總統的話說:“這就是生活”···

後諸葛亮時代:後繼無人

把諸葛亮死後蜀漢缺乏人才完全歸結於諸葛亮是不合理的。

諸葛亮於243年去世,此後,蜀國繼續存在了20年。

這20多年,除了對面過來的成名將領夏侯霸,蜀軍再沒有湧現出名將。

蔣琬、費禕、董允頗有相才,姜維將略有餘,但都基本沒有提拔出青年才俊。

姜維數次北伐,所依賴的人才,多還是吃諸葛亮留下的老本。

其中原因,或許一方面因伯約自己地位都不穩,權限不足,另一方面與姜維用兵的特點有關,光是段谷一戰,即折損將領十餘人。

最後,年近八十(也可能過了八十)的老將廖化為先鋒,就不足為奇了。

總的來說,蜀漢後期的人才凋敝,劉備、諸葛亮、劉禪、姜維等人都有責任。

當然,最應該為蜀漢後期人才匱乏負責的,還是劉禪、黃皓等人。連頂樑柱姜維都要遠去沓中避禍了,哪裡還有環境讓新的人才湧現出來呢?

至於諸葛亮嘛。這個鍋,全部甩給他,就不客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