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用文字,记录你我身边的故事。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文/知阳;图/网络

我曾经以为,“知己”就是特别要好的朋友,关系铁、联系密切,能够相互为了对方“两肋插刀”那种。

所以在我的观念里,“知己”可以有很多。

然而在我中学的时候,外公就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知己。”

当时的我自然无法认同外公的说法,我那会儿以为这是他那个年代的人才有的固执思想,虽出于尊敬我没有反驳外公,但不代表我认同外公的说法。

而直到我30岁,我才真正明白了外公这句话是真的。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越单纯的友情,越不太可能是知己

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我们关系很铁,几乎每天都是一起上学、一起学习、一起午饭,甚至上厕所的我们都要约到一起。

老师有时候都会说:“你们俩就不能分开去厕所吗?”

当时我们互相把对方认为是生命中的“知己”,甚至还商量过要把我们的这种友谊做出典范来——我们不止要友谊好,我们还互相督促共同成长。

刚开始的那会儿我同学是班级前10名,而我是班级后10名。

成绩悬殊太大以至于在我们刚刚关系比较好时,老师经常分别找我们俩谈话。

对同学说:“不要跟某某走得太近,会影响你的成绩,考不上更好的高中,耽误你一生。”

对我说:“不要跟某某走得太近,你会影响别人的成绩,到时候考不到好的高中,你付得起责任吗?”

可对于十几岁的人来说,老师越是这么说,我们越是反叛叛逆。我们之间不仅没有因为老师的劝阻而疏远,反而关系还更近了。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而对于老师所谓的“影响成绩”的说法,我们当然也要“做给他们看看”。

直到初三的时候,我同学已经到了全年级前5名,而我从班级后10名,直接窜到了年级前10,几乎跟我同学不相上下了。

甚至在第一次月考测试的时候,老师一度认为我是抄袭作弊,而抄袭的对象就是跟我关系很好的同学——他们的评判依据是我们很多题的答案相似。

可之后第二次月考测试、第三次我都是名列前茅,这时候他们不得不承认我是真的学习成绩好起来了。

而对于很多题的答案相似就更好解释了,一是我们一起学习的,所以很多知识点的理解,我们是相似的;二是本身很多题的答案就比较固定,成绩相似的试卷答案都会比较相似。

老师们只是被我们“关系”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影响而已。

在这样的结果面前,老师和我们的家长都不得不承认,我跟我同学这种密切关系不会影响成绩,反而会因为两人一起共同促进学习,所以成绩还更好了。

甚至我们屡次在全校大会上被校长、老师等点名夸奖,还让大家都向我们学习,而我跟我同学的这段友谊,曾一度被学校传为佳话。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关系好、成绩好、老师夸、家长笑,似乎我们这段友谊已经获得了所有积极正面的认同,再加之中学年代的友谊本身就比较单纯,所以我们互相把对方认为是生命中的“知己”。

也是在这个时候,有次外公突然跟我说:“人的一生,只会有一个知己。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知己。”

我不反驳,当然也不认同,之后外公还提醒我,“你这会儿的同学情谊是单纯的,所以其实你们之间并不是真正的知己。”

知己不应该就是越单纯越好吗?我心想外公是不是理解错了知己的含义?

外公没有跟我解释,只是深有含义地笑了笑,留下一句意犹未尽的话:“等你长大,你就明白了。”

现在回想起来,外公可真是个睿智老头儿啊,他那句“越是单纯的友情,越不太可能是知己”的意思,直到我长大了,果然就懂了。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经历了风雨,才懂得自己才是最爱自己的人

从初中毕业之后,我跟我同学分别考进了我们县城的两所最好的高中校。

虽然不在同一个学校,但我们依然有密切的联系。那会儿手机还不普及,所以我们几乎每周都会有跟对方写信。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可真的是很单纯,在同一个县城里,每周末还会见面吃饭游玩,但我们依然坚持每周都给对方写信。

可能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人的一种情怀所在吧。就像现在的人每天发消息聊天一样,我们只是用“写信”当微信用而已。

这种关系一直维系到我们上大学和大学毕业之后的前几年时间。

我们一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从写信到电话,再到短信、QQ、微信。

好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刚好见证了从“传统”联络方式到“现代”联络方式的整个演变过程。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虽然我们一直在保持着联系,也每年都会抽空聚聚,可毕竟大家都在工作了,时间精力也有限,大家联络的频率、聚会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而且因为各自都有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交流成长环境,即便我们不愿承认,但事实是相互之间的共同话题确实越来越少了。

直到现在,我们几乎一年都很难打一次电话,偶尔朋友圈看到对方发的动态,也只是顺手点个赞,连评论的动力都没有。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我写这篇文章,我都很难再去回忆跟这位曾经的好友之间的过去。(写到这儿的时候,我还专门去翻了翻他的朋友圈,跟我的朋友圈一样“仅展示最近三天”,好想在这里发一个“捂脸”的表情)

这时候我终于体会到外公的那句“等你长大,你就明白了”的真实含义。

这么多年过去了,等到再回忆起学生时代的友谊时,才发现一个道理:原来那会儿的单纯友谊,并非是指友谊的单纯,而是人的单纯。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上学的时候,每个人的九成精力都只是干一个事情:学习。

所以没有复杂的心思,没有复杂的关系,也就没有复杂的人际交往,大家都是单纯的,所以看似友情也是单纯的。

而实际上,这种友情只是暂时的。从多次的同学聚会中,大家就能够明白,所谓的“同学情”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毕业之后大家有了各自的生活、工作和圈子,经历的事情也各不相同,大家的心境也变得不一样了。

互相之间再也没有了那种无话不谈、无话不说的状态,不是不相信同学,而是经历的风雨多了,总感觉还是自己才是最心疼自己的那个人。

没有了单纯的友谊,也没有了所谓的“知己”,都在为了生计而奔波,防着这个,防着那个。

甚至偶尔怀念旧时的友情,打个电话或者发个消息,都会被误认为你有什么企图。

这样的关系,还能叫“知己”吗?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人一生,可能真的很难找到一个知己,哪怕只是一个

现在我30多岁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真正回想起来自从毕业之后都很少会有那种“深交”的朋友。

同事关系再好,等你辞职了就不再会有过多联系;平时交际的朋友,各个都有自己的圈子;那些看似联系比较多一点的人,似乎也还达不到敞开心扉的境界。

总之,连朋友都很少,哪里还会有知己呢?

这时候我终于明白外公的那句话了。是啊,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很难遇到一个知己,人一生最多能够有一个知己就算是不错的了。

学生时代的同学情谊,那是基于一个单纯的年代、单纯的状态下而存在的,随着人的变化,自然情谊也会变化。

不是感情变了,而是人心变了。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长大之后,我们每天都在跟复杂的社会、暗流涌动的职场、勾心斗角的同事进行着博弈,哪里还有心思去寻觅“知己”?

连曾经的兴趣爱好都被生活的压力给叫停了,就别说什么“知音”了。

见识过身边太多闺蜜翻脸、兄弟反目的现实之后,对于“知己”似乎已经不再奢望了。

有时候在想,是不是等到自己都退休了,才会有可能有时间精力或者有足够的资本才能找到那个“知己”呢?

但是我现在认为,“知己”必然是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的情义的,包括了时间、空间、荣耀和落魄。

所以要是真正等到自己什么都很充足时,那会儿的友情似乎也算不得是什么“知己”,顶多也就算个经常一起跳广场舞的“舞伴”而已。

外公说“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直到30岁,我才真正明白

写在最后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跟我中学同学发了个消息。

大家互相寒暄问候了近况之后,同时都保持了沉默。

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多聊的话题了。

果然如同外公那句话一般:“长大了就懂了。”

我们都长大了,所以我们都懂了,以前我们的“好”,也就仅限于那会儿美好的回忆而已。

不是我们不够珍惜这段友情,只是大家都已经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了。

如果你身边有你的认为是“知己”的人,那么请一定好好珍惜,因为:

“人一生,最多只会有一个知己。”

—END—

本期话题:

你有没有值得回忆的友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