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既是诗人又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

嘉人4748755230297


谢谢提问!

辛弃疾既是诗人又是军人。

从诗人角度来说,他的词以豪放派为主,偶有婉约。他的作品现存600多首,数量是宋代里最多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有十首:《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清平乐•村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并且他与苏轼齐名,史称“苏辛”。

从军人角度来说,他舞刀弄剑,样样精通,并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年轻时,他就曾艺高人胆大地带领数人勇敢而直接对战金兵数万人,然后生擒叛徒后平安回归,可谓武艺非凡。

可他生的不是时候,在军事上,纵使他才华横溢;在报国上,纵使他一腔热血,但终是一生壮志难酬。他也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激情倾泻于他的词作之中,无意插柳,却使他成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词坛大家。



左手诗词右手书画


辛弃疾是历史长河中仅有的,既是词人又是将军的大剑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有人称他的词“色笑如花,肝肠如火",我感觉十分贴切。

我第一次读辛弃疾的《贺新郎》,就被“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所震撼,因此,就迷上了辛弃疾的词,并对他的生平也很好奇,辛弃疾少年得志,中年遭受冷落,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

辛弃疾是唯一一个弃戎从文,而成为诗词大家的,他曾为朝廷征战四方,是一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剑客。他二十二岁时,就拉起数千人的起义大军进京勤王,曾单枪匹马进入敌营生擒叛将。只是这些经历被辛疾弃诗词的盛名所掩盖,很少有人知道。

后代大家对辛弃疾多有评价,胡适称他为词中第一大家,称赞他才气纵横,见解超脱,情感浓挚。刘熙载评论他的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理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天资是何敻异"。


独吟黄昏


辛弃疾是文武双全,诗词并茂的文学史上杰出的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一一四O一一二o七)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出生時金人已经占领家乡十二年。一一六一年他组织两千人参加了耿京领导的农民抗金起义軍,任"掌书记"(负责起草全軍的书檄文告,保管印信)并被派与南宋朝廷联系,完成使命北返時,听说耿京为叛徒张安國杀害,就率领五十名骑兵闯入有五万人的济州軍营中活捉知州张安國,并策动万人反正跟他渡江南下。

辛弃疾发杨了苏轼的词风,后世以"苏,辛"并称,是文学史上杰出的豪放派词人,作品题材广阔,内容深刻,具有時代气息: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也清新朴素,别有一番情趣,辛词数量多,艺术成就高,小令中调,长调都写得很好,往往冲破词的格律,不为形式所枸,他不但用词來写景抒情,还用來发表议论,他能写雄壮豪放的.也能写细致小巧的,生动活泼,风格多样,以前的词人很少能与他相比,惟有時用典太多隐晦难懂,著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还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词这是退居乡间時的作品,词中使用白描手法,构成质朴清新的格调,反映出农家生活的片段和农民们的音容笑貌。此外,他在寄倩山水之余,也写了不少內容消极的作品,反映出他思想倾向中的另一个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