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庭审走“云端” 复工复产“不掉线”

李杨 仲晋炎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司法保障不可或缺。船营法院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启“云模式”网上庭审和在线调解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船营法院民事法官李杨就运用云间网上庭审系统,调解一起涉案标的达两百多万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涉案企业争取了还款时间,免除了利息,既保障了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实现了法院“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服务宗旨。


法院庭审走“云端” 复工复产“不掉线”

这起涉企经济纠纷的被告是吉林市一家从事机电设备生产及经销的电气公司,2015年1月,该电气公司向上海电容器公司采购了9套电容器补偿装置,总价款357万元。上海电容器公司按合同约定于2015年6月交付了货物。但由于被告自身原因,一直未能进行验收,项目暂停至今,同时剩余合同价款也未能向上海电容器公司支付,诉讼时被告尚欠原告上海电容器公司货款本金285.6万元和违约金近百万。

考虑到原告上海电容器公司是一家省外企业,为方便诉讼,尽量减少疫情期间当事人面对面接触,促成纠纷尽快化解,在征得原、被告双方同意后,法院决定通过“互联网法庭”开庭。办案法官及案件双方当事人组建了调解工作微信群,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及“云”开庭的操作方法。

法院庭审走“云端” 复工复产“不掉线”

庭审当日,虽然庭前原、被告双方初步达成了和解意向,但在开庭过程中双方在个别具体还款事项上出现了较大分歧,调解几乎中断,但办案法官沉着应对,本着有利于双方长远发展的原则,从被告公司现状、发展势头、履行给付债务能力和原、被告长期合作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剖析利弊,用心用情,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为被告争取了还款时间,并免除了近百万元的违约金,顺利办结了这场相隔千里的跨省涉企纠纷,两地企业不仅化解了纠纷,而且决定重新携手一起打赢复工复产战。


法院庭审走“云端” 复工复产“不掉线”

当前,船营法院切实增强依法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政治自觉,将电话沟通、微信调解、“云端”开庭作为化解纠纷的“新常态”,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屏障,谱写出一曲曲敢战必胜的战“疫”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