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三
自控力其實是兩部分組成的:第一個是“”,第二個是“”。在重點說明意志力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動力”的基礎概念。
動力的兩種力量的組成,很像我們昨天提到的“我想要”和“我不要”的力量,只是它們的底層運行機制不同。動力是本能反應,來自我們的基底神經節,也就是爬行腦最原始的部分。所以,大部分情況下“動力”本身不受前額葉皮質的理性控制,但它是可以通過理性調用的,這個我們後面說。
這兩種本能的力量,一個是面對誘惑時的動力,另一個是面對恐懼時的動力。我們可以按產生機制把這兩種動力命名為“多巴胺動力”和“腎上腺素動力”。
第一種,面對誘惑時,我們體內會有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它可以有讓人產生“某種快感”的錯覺,而實際上,它是一種慾望和想要的感覺。人類行為大部分依靠多巴胺,當你一遍一遍翻看著淘寶購物車裡幾百件商品的時候,就是多巴胺在給你這種動力。同樣的,患有抑鬱症的人之所以什麼都不想要,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多巴胺激素失常引起的。
第二種,面對恐懼時,我們本能的會大腦空白,心跳加速,這種情況無論是你在原始森林看到一隻老虎,還是你第一次站在幾百人面前演講,都是一樣的反應。其原因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血液都在往你的四肢上彙集,它對應一種戰鬥或者逃跑的本能。這個時候我們體內會產生一種叫做“腎上腺素”的激素,它會讓我們的身體做出反應,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去做一件事情。不過畢竟我們現在不是原始森林時代了,腎上腺素飆升在現在看來,可以讓一些人做出大膽冒險的行為,也可以讓一個人做平時不敢做的一些事情,但它還是更傾向於衝動行為。
這裡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恐懼的另一面:
憤怒。恐懼和憤怒的區別在於你對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有沒有掌控力,當你沒有掌控力的時候就是恐懼,而當你盡在掌握的時候,就是憤怒了。而憤怒會讓一個人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為,甚至失去起碼的理智,這麼強大的動力,其實就是來自於我們的一個本能。瞭解了這兩種動力,你會發現,這兩種本能的動力都各有利弊,而我們的自控力消耗,其實大部分時間是在和這些本能在周旋。
事實就是這樣,拖延也是一種最原始的本能。所以我們今天的內容,是在用一種當下積極的動力來對付另一種無效的動力了,是可以這麼說吧。
我們有自律的動力,因為那能讓我們更好的掌控生活;同時我們也有躺著不動的動力,因為那來自於我們最原始的降低消耗能量的需求。我們有健康飲食的動力,因為這能讓我們更好的享受生活;同時我們也有胡吃海塞的動力,因為這來自於我們最原始的食物衝動,用來儲存能量,多吃少動就是原始人類的生存方針。
所以,找到正確的動力,忘掉那些原始的動力(因為在現在沒什麼用,演講的時候四肢充血而腦子空白可不是什麼好事情)。把意志力用在正確的動力上,堅持自律,就會有不錯的收穫和反饋,而這種收穫和反饋會進一步強化你的積極行為。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意志力其實是一種正面思考能力。
就像上面所說的,找到正確的動力,我們第一步就是要分清哪些是我們要做的,哪些不用去做,然後再談意志力。那麼,分清這些動力之間的差別,就是一種正面思考能力。
在過去,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有各種差別,有些人是天才,有些人是庸才。但其實我們的大腦的可塑性非常高,你完全可以決定它的生長方向。
當你每天給大腦學習邏輯,那麼你的大腦就會更擅長邏輯梳理;當你每天練習英語口語,那麼你的大腦的語言能力就會增強;當你每天學習數學,那麼你的大腦就會越來越擅長思考數學問題。這些改變不僅是我們默認的思想上的改變,也是生理上的改變。學習和思考可以讓大腦皮層某部分“灰質”變厚,或者可以說讓大腦皮層的面積變大,可以儲存更多東西。瞭解這些大腦工作的基本原理,也是一種正面思考能力。
既然大腦的可塑性那麼高,而且我們也知道了動力的差別,那麼我們只需要找到正確的事情然後強化它就行啦,這個過程有點像鍛鍊大腦“肌肉”。你可以在生活工作中刻意的設置一些意志力挑戰,建議只做正面強化的挑戰,比如說,早起半小時,思考問題舉3個例子,多吃蔬菜等等。這會讓你的意志力部分的大腦得到強化,在其他事情上也會有體現。刻意強化正面的思考習慣,也是一種正面思考能力。
當你知道一個事物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時候,這個事物對你來說就可以為你所用,而不是被這個問題困擾。
就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意志力,當別人在為缺乏意志力而困擾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了意志力的產生邏輯,並且知道怎麼做。簡單總結就是:持續做你認為對的事情,就是意志力。很多人可能卡在“無法開始一件事”的問題上,那是另一個問題,這周最後一篇會提到。
最後,關於意志力的鍛鍊和保持。意志力最形象的描述就是:“”。對應的,這個意志力肌肉也會疲勞,需要休息。當你覺得一個應該去做的事情非常想要去做,但是卻沒有力氣做它,大概率上就是意志力耗盡了。想一想工作一整天后回到家,躺在沙發上什麼也不想思考的狀態,這其實就是身體能量缺失,意志力疲勞的狀態。
那麼保持意志力肌肉足夠強大的方式就是規律的去鍛鍊它,經常使用它。方法有很多,這裡我只說幾個最常用的,也是每個人都適用的方式。
- 冥想
- 鍛鍊
- 休息
第一個:。在鍛鍊意志力上面,冥想可能是最簡單易行的方式了。冥想不是要你去喜馬拉雅山洞裡打坐,而是簡單到隨時可以拿出5分鐘來做一個閉眼深呼吸的練習,就可以
讓注意力更集中,有利於集中精力工作。這個過程裡面的重點就是集中注意力,冥想時只專注呼吸,這是一個去除各種雜念的過程。在第2周的精力管理內容裡,關於冥想有小篇幅介紹,可以移步去看一下。冥想可以提升自控力,提升自己管理壓力、剋制衝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同時在冥想的過程裡,生理上你的大腦皮層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也就是通過冥想,你可以實實在在的鍛鍊大腦的“”。
第二個:。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問題可能在於總是無法開始行動。在第2周的精力管理內容裡,關於運動對於體能的影響有非常詳細的說明了。這裡我說一個典型的誤區,很多人認為運動鍛鍊是一種消耗,是一種折磨。這恰恰是問題最大的原因所在,因為這是一種負面的思考方式,這樣子想就沒辦法從運動中汲取能量。人類的思想很神奇,同樣的事情,不同的看法,得到的結果完全不同。試想一下,讓一群人去體驗幹農活的樂趣,大都會樂此不疲,但要是說幹不完別吃飯,那同樣的事情就變成了負擔。在運動上是一樣的,找到適合你的運動,享受它。這才是正面思考的能力。
第三個:。良好的睡眠和恢復過程可以增加意志力。因為都是和精力相關的內容,所以還是在第2周的精力管理裡面有一篇專門說作息節律的,可以深入去看。這裡除了作息以外,補充一個點,就是“放鬆”。一個會休息的人才會有更好的精力和意志力去完成那些困難的事情。
放鬆的過程分為精神放鬆和身體放鬆。精神放鬆可以通過冥想、深呼吸、聽音樂等方式。而身體放鬆我會經常在睡前感知這個過程,比如說試著感受一下你的眉頭是否緊鎖?如果有,那就擠一下眼睛,感受眉頭放鬆的感覺。再試著感受一下手掌有沒有緊張,把手指伸直3次,感受手指自然放鬆的狀態。這樣也許只要5分鐘,你就可以得到非常高質量的放鬆,再次投入工作也就沒有問題了。
今天我們瞭解了自控力當中的動力和意志力。明天開始學習第一個行動原則:要事第一。
傫傫若遺
“動力”是源於我們心裡對一件事產生了熱情,想要實現它,完成它。當然這種情緒下的產物持續時間不會太過長久,而且會受到各種客觀因素以及主觀因素的影響。例如現在的年輕人徒步,一開始你是不是信心滿滿,鬥志昂揚,一天要走幾十裡甚至幾十公里。可是慢慢的走著走著,你會感到疲勞,哪一天下雨了,你就會在心裡嘀咕“下雨了要不今天先緩緩吧”,哪一天你情緒不佳,然後告訴自己“今天心情真的很糟糕,不想動了”這就是“動力”。至於“意志力”,就是幫助我們克服牴觸情緒的靈丹妙藥。要想持續的做一件事情,堅持下去並形成習慣。需要依靠的並不是“動力”而是“意志力”。再例如徒步,不管天氣好與壞,我們繼續去完成我們一天徒步的計劃,這時你需要的是“意志力”,它激發著你去完成自己該完成的計劃。《微習慣》的作者說,不要靠動力,動力是靠不住的,他說,我們應當用意志力來約束自己,讓自己持續不斷地去做某一件事,只要時間長了,那麼這件事在大腦中形成的迴路也就會越來深,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也就會越來越容易,相應的,你也就會越來越願意去做它。
用戶振華
上聯:推動力取類比象火車頭髮動機火箭筒,
下聯:意志力取類比象金剛鑽千斤頂磨刀石。
橫批:推動力與意志力取類比象數不勝數俯拾即是的自白。
註釋:
1.三辭賦比興,賦直抒胸襟,比取類比象,興浮想聯翩,比最難。為何?大道至簡、道法自然,物異理同。完全枚舉,全無可能。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正如列寧所說:腦力勞動,是體力勞動的倍加。十分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唯有舉一反三,才能三生萬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推動力取類比象的其它枚舉。火藥桶、炸藥包、螺旋槳、推進器、揚風帆、接力跑、撐杆跳、抽水機、加油泵、高壓槍、奔騰海、滾山石、加速度、傳感器、齒輪機、浪激流、龍捲風、挖掘機、推土機、詩言志、歌永言、大合唱、交響曲、當面鑼、對面鼓、衝鋒號、急行軍、警鐘鳴、奏鳴曲等。
3.意志力取類比象的其它枚舉。鑽井機、穿石水、屋漏痕、錐劃沙、萬里徵、萬卷書、萬里路、千萬語、萬千言、高山冰、連天雪、長江水、移山志、長城牆、萬丈樓、深奠基、高築牆、廣積糧、萬言書、洗墨池、百衲衣、密密縫、望穿月、海底針、登月船、光年時、宇宙燈、北斗星、常青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