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破剛兌、低利率下,炒股不如買基金

“我今天報告的是歷史性的再平衡。也就是說,大家面臨資產配置重新的平衡,一是今年是資管新規的達標年,雖然延期了一年,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產品需要變成淨值型;二是歷史性的低利率。”8月9日,在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0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演講時說。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破剛兌、低利率下,炒股不如買基金

魯政委演講現場

在打破剛性兌付之後,老百姓的資產配置有何變化,以前理財的錢會往哪裡分流?

魯政委介紹,韓國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可供我們參考。20世紀90年代,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韓國銀行業曾經歷了存款流失,當時銀行有信託賬戶,做了很多保本、保收益的產品,類似我們的銀行理財。後來,韓國的監管者發現有問題,1996年至1999年,韓國開始打破剛兌,跟我們現在很像。

在此背景下,韓國銀行業信託賬戶在金融資產中的佔比大幅下降,從13%降至5%,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則出現了顯著的上升。

股票在韓國居民資產中的佔比幾乎沒有變化。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統計的股票沒有穿透,只是看個人直接買的股票,通過其他產品買的股票,即間接持有的股票,是看不到的。收益憑證、債券等都沒有大的變化。

但是,壽險和養老金的佔比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由於老齡化趨勢,加之韓國監管認可壽險和養老金產品剛兌,這些導致了其佔比繼續上升。

魯政委繼續說,韓國在進行資管新規改革時,處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這個階段,之後亞洲國家陷入了長時間的通貨緊縮,大家都把利率降至比較低的水平,跟我們現在很像,由於疫情,全球經濟下行,大家也在降息。

那麼,在低利率下,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呢?假設自己是個投資範圍沒有限制的基金經理,無非是六招,包括加槓桿、拉久期、沉信用、加另類、增權益、投海外等。目前來說,主流的方法是做股票,增權益。

魯政委表示,在低利率背景下,有利於股票估值的上升。與此同時,7月份,中國經濟的各項指標都已經回到了正常水平,意味著中國經濟對於股票市場的大的風險消除了。更為重要的是,政策導向的力度是史無前例的,即前所未有的投資者保護的力度,這有助於市場長期向好。

因此,魯政委認為:“現在還有人在爭論市場有沒有進入牛市,是結構性的牛市還是全面的牛市,看數據,根本不需要爭議了。所有的板塊估值都逐級提升。”

魯政委表示,在這樣的牛市下,會發現炒股票是不行的,不如股票型基金漲得快,呈現出典型的炒股不如買基的特徵。

“再平衡的背景主要是破剛兌、低利率;條件是經濟穩、政策強;途徑則是炒股不如買基金。”魯政委總結。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